小學生課外實踐活動教學計劃書

  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進行主動探索與合作的重要資訊途徑。新課程是把小學實踐活動擺在了突出的位置,實踐活動教學是每一位教師面臨的新課題,新挑戰。下面是小編帶來關於的內容,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一***

  一、指導思想: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教學工作強調創新觀念,培育人才。在這樣一個新的形勢下,學校承擔著向社會輸送高素質勞動者的重任,如何教育好孩子,挖掘他們身上的潛力是我們教育者應當關注的最重要的一環。《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指出“好的數學教育應該從學習者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提供給學生充分進行數學實踐活動和交流的機會。”“數學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進行主動探索與合作的重要資訊途徑。”由此可見,新課程是把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擺在了突出的位置,實踐活動教學是每一位數學教師面臨的新課題,新挑戰。

  二、學生分析:

  我們一年級學生雖小,但個個見多識廣,有目的的動手動腦的習慣與思考卻很少做的好,因此在活動中要從孩子的生活經驗和心理特點出發捕捉了一幅幅令孩子們心動的畫面,挑選一個個在他們身邊的、為他們感興趣和樂於思考、樂於接受的學習素材,以引發他們的學習動機。使不同層次的孩子都能在活動中有所收穫,不管是在知識、方法、能力和情感等各個方面,只要有收穫就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有些準備活動要與家長有機的聯手,激發孩子活動興趣,調動孩子參與的積極性。

  三、活動目標:

  1、設計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計劃要有目的性,教師在設計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時,目標要明確,思路要清晰,做到心中有數。每一次實踐活動都要有一個具體目標,讓學生在參與動手動腦的過程中受到一定的教育,從而達到教師預設目的。

  2、設計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要有操作性,注重學生的人人蔘與、親身經歷,加強教與學的互動。

  3、設計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計劃要有開放性,數學綜合實踐活動面向全體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強調突出個性的學習活動過程。

  4、設計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要有獨立性,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要尊重學生興趣愛好,讓學生自己獨立選擇學習的目標、內容、方式,教師則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指導,不包攬學生的工作,從而創設出輕鬆、民主、自由、有序的活動環境,在關愛、輕鬆的氛圍中,逐步培養出學生獨立完整的主體性人格。

  5、設計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要有建立性,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是由師生雙方在活動展開過程中逐步建立而成的,隨著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學生的認知和體驗不斷深化,創造性火花不斷迸發,新的活動目標和活動主題將不斷被創建出來,內容也不斷更新,課程形態也隨之不斷完善。

  四、活動安排:

  時間 主題 實施過程和方式

  三月份 1、一把抓 ,估多少? 設計、活動、記錄

  2、與鐘錶交朋友 查閱資料、操作、活動

  四月份 1、迷路了怎麼辦? 調查、情景體驗

  2、圖形貼畫 觀察、設計、製作

  3、找一找周圍的數 欣賞、設計、製作

  五月份 1、愛護校園 觀察、情景體驗、勞動

  2、零花錢,該怎麼花? 調查、討論、情景活動

  六月份 1、小小資訊員 調查、記錄、分析

  2、測量傢俱 測量、記錄

  3、統計活動—大蒜有幾瓣 設計、調查、操作

  ***二***

  一、學情分析

  本年段學生共264人,他們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著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資訊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和貫徹國家《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以本地區的自然、歷史、人文為研究背景,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實驗為基礎,以教師指導下的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為載體,加強學科有效整合和教師文化溝通,幫助學生學習、掌握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更新教師與學生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形成區域辦學特色而不懈努力。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三、教學方法設計

  1?自主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體驗。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教師的教學應有利於學生自主活動的開展和深化。

  2?開放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創設十分寬鬆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享有充分的心理安全,在時間的安排、主題的確定、方法的運用和成果的表達方面有相當大的靈活性,為學習者發揮個性特長和才能提供廣泛的空間,從而形成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

  3?實踐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調有豐富材料和真實的情景,主張學生在“做中學” 。學生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獲得直接經驗和情感體驗。這些新經驗與原有的概念和技能相互作用,最終形成可應用的個性化理論、模型和技能。

  4?綜合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從學生身邊的事物或問題出發,形成跨越諸多學習領域的活動,以利於知識的融會貫通和多角度、多層面地思考問題能力的形成。通過親身的實踐,使學生了解和關心社會,瞭解和探索自然的奧祕並形成綜合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 以問題向學生質疑,學生通過操作來找出答案,小組合作彙報的形式彙報尋找問題的答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教師加以糾正和示範,學生練習鞏固。

  四、內容安排

  本學期主要以“海西平潭”為大主題,主要安排如下:

  2月期初對平潭資料蒐集

  學生主要通過網路蒐集文字資料,通過採訪父母,親朋等,瞭解平潭過去發生的故事,

  3月平潭的歷史

  學生主要通過網路蒐集文字資料,通過採訪父母,親朋等,瞭解平潭過去發生的故事,通過現場拍攝照片,民間蒐集舊照片,網路蒐集圖片等方式完成對平潭歷史的研究。

  4月研究平潭現狀及未來

  學生主要通過走訪附近的相關單位,實際考察瞭解,詢問自己的親朋好友,瞭解平潭的現狀,通過網路瞭解更多知識,對現狀進行剖析,對未來提出大膽的猜想。

  5月 開展圖片資料展

  將研究資料,圖片等進行展覽 使周圍同學都能對平潭有更深刻的瞭解。

  6月期末彙總

  學生對資料進行補充和完善,分類整理。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