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丹田呼吸法

  是不是在找一些唱歌的方法?那麼你知道什麼是?下面是!讓小編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些有用的方法,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什麼是丹田式呼吸法

  這是我國古代總結出來的一種歌唱呼吸方法,與胸腹式呼吸法相似。早在1000年前唐代段安節《樂府雜錄》中就記載了“善歌者,必先調其氣,氤氳自臍間 出,至喉乃噫其詞,即分抗墜之音,即得其術,即可致遏雲響谷之妙也”。這裡“自臍間出”指的即是丹田呼吸法。丹田位於臍下,其部位相當於鍼灸之氣海、關 元、陰交、石門穴。

  丹田呼吸法,就是運用小腹收縮,用丹田的力量將“胸氣”托住,開啟嗓子眼兒,胸口放鬆,小肚子使勁頂住。丹田呼吸就是由腹肌控制膈的胸腹式呼吸。它的生理 運動狀態是,起聲以前,先輕輕收縮下腹肌肉,自下而上地給腹腔器官微施壓力,通過腹腔內臟器官的緩衝作用,再將壓力上加至膈,使它壓迫肺並作用於儲存在支 氣管內的空氣。膈由於有下腹肌收縮產生的腹壓及腹腔內臟器官的緩衝作用,可以維持一定的張力,同時感到下胸兩肋處於一種支援狀態。一般說,從下腹部來的這 種輕微的連續壓力,要維持到樂句結束或儲備氣息將近用完的感覺時。

  肺和支氣管內的呼吸過程,在獲得腹壓及緩衝作用後不僅使呼吸、振動、共鳴、吐字等器官肌 肉的能量消耗減少,同時也使聲帶、喉、咽、支氣管肌肉與下腹肌肉之間的協同動作得到保證,從而做到氣息均勻、平穩地撥出,並且易於控制,使聲音豐滿圓潤、 剛柔並濟。

  唱歌時如何做到氣沉丹田

  氣沉丹田是學習歌唱的第一步.也是我們最常聽到的。丹田位於肚臍下三寸左右的位置,也就是肚臍下三個手指的位置,就是人們常說的小腹。之所以唱歌要做到氣沉丹田, 其實就是為了把氣吸得深,用得久。但是氣並不能真正地吸到丹田裡,而只能吸到肺部。那為什麼還有這種提法呢?這只是一種誇張的引導,其實我們把氣吸到肺的 底部.丹田由於受到膨脹肺部的壓迫而變得鼓起來.看似氣沉丹田,實則只是受到肺部氣體的擠壓而已。老師教我們氣沉丹田,只是做了一個深吸氣的引導.而不是 要真的把氣吸到肚子裡。

  我們平時說話也需要用氣,換氣也很密集.但是我們都很少感覺到我們在換氣.這樣的呼吸方法叫胸式呼吸法.每個人都會.但這樣的氣息很淺不夠深.導致我們說話的聲音都傳不遠,近旁的人聽得清楚,遠處的人就聽不清或聽不見。怎麼樣才能氣沉丹田呢?這就需要正確的呼吸方法一胸腹式聯合呼吸法,這是人們本能的呼吸形式,我們睡著時就會本能地用這種呼吸形式。吸氣時.腹部充氣.肋骨向兩邊擴張.丹田鼓;呼氣時.肋骨、小腹收縮。

  要想獲得這種呼吸技能也並不困難:

  首先.用聞花香的感覺來做緩慢而深的吸氣練習.這會使你很快體會到深呼吸。

  其次,在歌唱時保持著吸氣的狀態.儘可能地撐住肋骨而不使它垮塌。相信隨著練習時間的增加,你即使站著也可以自如地運用氣息了。

  用丹田唱歌的練習方法

  1、身體放鬆,呼吸調勻。

  2、壓縮小腹將氣由口中快速吐出,憋住氣,千萬不可吸氣。

  3、重覆第2步直到感覺腹部已快貼到後腰為止。

  4、用手按住下腹部,張開口鼻將氣吸入直灌肺尖,此時手應被推起。

  注意事項:

  ·在這個過程中一般人會犯一個錯誤就是每吐一次氣他又小吸一口氣,我們的目的是要將氣吐光,所以千萬不能吸氣,直到第4步才能大吸一口氣,而且會有活過來的感覺。

  ·將氣吸滿肺部會有一種很滿足的感覺。吸氣時胸部儘量不要擴張,這就要靠你的意志來控制了。

  ·有的人前腹部會很快的擴張,但就吸不下去了,因此要特別控制前腹不要讓它凸起,儘量放低橫隔膜,讓空氣下到肺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