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團發聲訓練教案

        大全來啦,還在為教案煩惱的你,快來看看小編的這篇文章吧,對你有幫助哦。

   1

  教學目標:學會歌唱的發音、狀態、氣息運用,使學生懂得在合唱集體裡所發揮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運用自己的嗓音在集體的合唱社團中能協調和控制並達到統一的共性。

  第一課時:合唱社團的組織

  一、挑選隊員、劃分聲部

  考慮到合唱對隊員的要求較高,就是說選擇合唱隊員的範圍應在具備一定的識譜能力、聽音能力與歌唱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進行,所以,我們組建的合唱社團所吸收的成員都是學習成績優良、有良好的聲音、較寬的音域、音調準確、聽辨能力較強,並對音樂感興趣的隊員。

  選好隊員後根據隊員的音色特點,將高音區發聲輕鬆自如、音色清亮充實的劃分為高聲部,將高音區發聲緊張、吃力,而低音區發聲堅實、寬厚自然的劃分為低音部,另外還應根據隊員的身高體形整理隊行的排列和聲部的安排。

  二、歌唱姿勢:凡是藝術就會涉及到技術、技巧,在談論技巧之前,我們要強調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唱歌的姿勢。

  1. 坐姿:坐著更容易體會氣息——腰部像翅膀一樣膨脹、擴張。

  2、站姿:兩腳張開,身體前傾,重心傾定,肩膀放開***不得上抬***

  三、合力分配合唱團職位

  助理團長:負責全團所有工作:點名簽到、請假、衛生、紀律、組織、通知傳達等。協助指揮老師做好每節課和每次活動正常開展!

  助理指揮:本職位設定三名隊員。主要職責:合唱社團的日常排練指揮,各聲部之間的協調等。

  聲部長:負責各聲部出勤情況,以及各聲部日常訓練的帶領等工作。

  2

  第二課時:聲樂基礎的訓練

  1. 呼吸訓練

  氣息是發聲的動力,只有掌握正確的呼吸後,才能獲得理想的聲音。我們在訓練合唱前,首先要求隊員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即胸腹式呼吸法。一般用兩種呼吸方法訓練。①舒起練習。吸氣時,根據指揮手勢,口鼻一起緩緩吸氣,吸後停留瞬間,用輕柔的“嘶——”聲,有控制地慢慢撥出。②突起練習。緩吸後停一會兒,用跳音“嘶、嘶、嘶、嘶”將氣撥出。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隊員在發聲練習中便逐步感覺到了氣息的支援,並能逐步運用到歌唱中來。

  2.發聲訓練

  剛入合唱團的隊員都未經過正規發聲訓練,聲音“白”而“扁”,氣吸淺,位置低,口腔打不開,下巴緊。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先採用哼鳴進行練習,以便儘快統一聲音位置,取得聲音的共性。

  在發聲訓練中注意了結合咬字吐字進行練習,我們要求隊員將不太容易讀的字用漢語拼音標好,每首歌詞都用普遍話正確朗讀,隨時注意糾正不正確的咬字吐字,結合發聲訓練用,對準同聲母、韻母的正確口形,逐步學會自然圓潤的發聲。當咬字唱詞訓練有了一定基礎之後,我們才進行合唱訓練。

  附訓練內容:

  練聲曲:

  一、連音練習,要求持續不變的連貫。按由易到難的程度可選擇以下幾條:

  1. 5 5 5 || 5 - - ‖

  ī ā ū

  2. 5 4 3 2 | 1 - - - ‖

  ū

  3. 5 3 4 2 3 1 2 7 | 1 - - - ‖

  Mi ma mi ma mi

  4. 5 6 5 4 5 4 3 4 3 2 3 2 | 1 - - - ‖***三連音***

  Mi ma mi ma mi

  二、跳音,半斷音和斷音

  1. 5 5 5 5 | 5 4 3 2 | 1 - - - ‖

  La le li lo lu

  2. 1 1 | 5 3 1 ‖

  Lu

  3. 5 3 1 | 5 3 1 ‖

  Mi mi mi ma ma ma

  合唱團發聲訓練教3

  第三課時:強調呼吸訓練

  一、呼吸是歌唱的動力。首先訓練“呼吸”的好處是:呼吸是源動力,有了動力才有聲音,符合事物的規律。平時隊員們上音樂課時,很少專門訓練“呼吸”,合唱訓練從“呼吸”開始,學得快、記得住、用得上。

  氣息的基本練習:

  1.調動情緒——讓隊員們站立,兩手叉腰***用手感覺腹部是否擴漲***,象

  只蜜蜂飛到花叢裡,看!美麗的鮮花,多麼香啊!

  2.“聞花”——用聞花香味的體會,用鼻子和口同時快速吸氣***大約用2

  /1秒完成***。

  3.保持——吸氣後隨之憋氣,保持四拍***4秒鐘***。

  4.放氣——氣從牙縫裡發“噝”的聲音,慢慢放出,開始一口氣數六拍***6秒鐘***,繼而八拍或到十拍。

  通過上述練習,讓隊員們體會深呼吸,要保持***氣息控制***,慢呼吸***氣息的運用***等各個環節的作用。 接下來是“嘆氣”練習,讓隊員在深吸氣之後,連聲嘆息***很深的***,去體會氣息的深度———感覺是在胸口以下———實際上是歌唱時所用的氣息支點。

  然後是“彈氣”,練習,在快速吸氣之後,連聲喊出具有彈性和力度的“咳!咳!......”直至氣息沒了。可以發現每喊一聲“咳”,同時腹部、腰部***在腰帶周圍***是向外擴漲一次。

  二、哼鳴同一首歌的旋律,哼鳴有利於合唱隊員更好的掌握鼻腔共鳴以及氣息的穩定,因此必須長期堅持練習,利用熟悉的旋律練習哼鳴能更好地讓他們有興趣做好每次訓練!

  4

  第四課時:強調聲音的訓練

  一、人聲的共鳴腔:人的發聲要想做到完美、圓潤、有穿透力就必須充分利用到人體的各個共鳴腔體!那麼共鳴腔指的是那些腔體呢?下面我們來逐一認識一下:

  頭腔:主要在高音區會運用到,效果:高音具有穿透力。

  鼻腔:利用哼鳴能很快找到這個哼鳴的發聲位置,充分的利用鼻腔共鳴能更好的找到唱歌的高位置,簡單的說就是使人聲聽起來唱歌與說話音色不同,更具有美感。

  口腔:聲樂經常把人的嘴巴分成兩個部分:前嘴與後嘴,前嘴是指嘴脣和前牙齒這一部分,負責唱歌咬字。後嘴是指舌頭跟部,也叫咽部,負責開啟整個口腔,效果:聲音圓潤,發聲統一。也就是俗稱的“字正腔圓”就是這個原理。

  喉腔:裡面是人體的重要發聲器官---聲帶。在此主要講解聲帶的發生原理和保養。

  胸腔:胸腔共鳴在中音區和低音區的演唱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訓練中可讓隊員手輕撫摸胸口感受胸腔的共鳴,對於低聲部的隊員訓練更應加強。

  二、具體聲音訓練:

  1.聲音訓練按一般的方法:用閉口的“ma”或開口的“ma、m、a、o”等字音從C1音開始。

  2.“嚕”字作為“範音”開始聲音練習。在發音時,要求隊員們自然放鬆,開始發“嚕”的長音練習。

  以上練習要求以真假聲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訓練,從C音往上不斷地增加一些假聲的成分,把聲音打在上口蓋稍靠前的位置,充分利用鼻腔和頭腔共鳴,並注意氣息的深度與壓力,音越高越要保持聲音的高位置。

  3.可以用《同一首歌》或是其它隊員們熟悉的歌曲,音符比較簡單的歌,填上“嚕”字演唱,注意速度要慢,待唱好了再提速,這樣訓練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