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簡短成語故事

  關於有哪些呢?漢語成語是在中國特有的社會背景、文化背景中逐漸產生的一種精練的語言文化系統,更是人們日常生活中觀察、累積的結晶,無論是在傳統社會還是當下,它從來沒有從我們的視線裡消失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與借鑑!

  篇一:曲盡其妙

  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出身於三國東吳的世族大家庭,祖父當過丞相,父親當過大司馬。

  晉朝建立後,他與弟弟陸雲一起到京城洛陽,兩人的文章傾倒了當時的士大夫,被稱為“二陸”。

  陸機寫了許多詩,但大部內容空虛,感情貧乏,過分追求文字技巧。不過,他作的《文賦》,是古代重要的文學論文,在我國文學理論的發展上有一定的貢獻。

  《文賦》前有一篇序,序的開頭是這樣的:每當我看了才智之士的著作,對他的用心私下有所領會。文章意用的表達、辭彙的運用,變化很多,但文辭的美醜好壞還是可以論述的。每當自己寫文章,尤其能體會才士們寫作時的用心和心情。我常常怕自己的意思和所要表達的事物不相符合,文辭也不達意。這不是因為難以知道它,而是因為難以掌握它。所以作《文賦》來講述前輩才士豐茂華美的文章;並通過這些文章討論寫文章時為什麼這樣寫有害的原因。待到寫成後將來看時,也許可以說,它竟然將事物的妙處全部生動細緻地表現出來了。

  篇二:景公求雨

  齊國天旱已經很長時間,齊景公召叢集臣並詢問:“已經很久沒下雨了,老百姓都在餓肚子。我命令占卜乾旱的原因,***是***作祟的鬼怪藏在高山和水裡。我想稍微多徵一點賦稅,祭祀山神,可以嗎?”眾臣沒有人回答。晏子站出來說:“我認為不可以。祭祀山神沒有

  益處。山神把石頭作為身體,把小草樹木作為頭髮,天長時間不下雨,發將要焦黃,身體也會暑熱難當,他難道不想下雨嗎?祭它有什麼好處?”景公說:“不能這樣***的話***,我將要祭祀河神,可以嗎?”晏子回答:“不可以。河神把水作為國家,把魚鱉作為子民,

  天長時間不下雨,泉水將斷流,河川將要乾涸,國家將消亡,子民將要死亡了,他難道不想要雨水嗎?祭它有什麼好處呢?”

  篇三:如膠似漆

  在漢朝的時候,有一對學問很好的朋友,一個叫雷義,一個叫陳重。他們一塊到京城去考試,結果雷義上榜了,陳重卻名落孫山。

  雷義覺得陳重的學問其實比他好,卻沒有考中,很替朋友不平,就向刺史要求把自己的功名讓給陳重。刺史當然不會答應;雷義就躲在家中裝瘋,不去上任,刺史只好把他除名解職了。

  過了幾年,雷義和陳重又去考試,這回兩人同時都考中了,而且一起被皇帝選為尚書郎,而成為同事。

  當然,鄉人見到兩人的友誼深厚,都讚歎的說:“膠和漆合在一起,可以說是十分的牢固,但卻比不上雷義和陳重的情誼呀!”
 


  看過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