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簡筆畫手抄報圖片

  製作一份數學手抄報其中也是要有很多的圖片的,就可以用簡筆畫來代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數學簡筆畫手抄報的圖片

  數學簡筆畫手抄報圖一

  數學簡筆畫手抄報圖二

  數學簡筆畫手抄報圖三

  數學簡筆畫手抄報圖四

  數學簡筆畫手抄報圖五

  數學手抄報的資料1

  趣味數學小故事

  最近“數學商店”來了一位新服務員,它就是小“4”。

  一天,小“3”到數學商店買了一支鉛筆,小“4”說:“你應付1元5角4分。”

  小“3”付了1元5角後問:“還有4分可怎麼付呀?”小“4”忙說:“這4分錢你不用付了。”小“3”疑惑地問道:“那你不是要吃虧了?”“不,這是本店的一個規定,叫‘四捨五入’。凡是4分錢或4分錢以下都捨去,如果是5分或5分錢以上,那就收1角錢。”小“4”和藹可親地解釋道。小“3”高興地說:“謝謝你,你真好!”

  “對呀,我也特別喜歡4。”“25”跑過來說,“因為25×4=100,算起來比較簡便,例如:25×87×4=25×4×87,這樣算起來不是又快又簡便嗎?!”

  “不錯,的確又快又簡便,我也喜歡4。”原來是“29”。“25”忙問道:“咦,你怎麼也會喜歡‘4’了?”“29”不慌不忙地說:“這你們就不知道了,一般年份裡的2月份都是28天,只有公曆年份是4的倍數的那一年,二月份才是29天,我4年才輪到一次,當然喜歡‘4’了。不過公曆年份是整百的,必須是4百的倍數,二月份才有29天,這樣的年份叫閏年。”

  “啊,‘4’的用處可真大呀!”“25”讚歎道。

  這位“4”服務員真是個既溫柔又惹人喜歡的服務員。

  數學家祖沖之的故事

  五歲的時候,祖沖之的父親想教他念古文,可他的背誦效率不高,這令父親十分生氣,但父親不知道的是,祖沖之對數學與天文感興趣。

  一天,老師教大家說:“圓周是直徑的三倍。”祖沖之回到家中。越想越不對勁。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拿了一根繩子來到路邊,這時,來了一輛馬車,祖沖之立馬跑上去,問:“老爺爺,請讓我量一量你的車吧!”。老人點點頭默認了。祖沖之先用繩子量了一下車輪又將繩子折成三段,量車輪的直徑,經過那麼一量,他感到車輪的直徑沒有三分之一的圓周長。他又量了不同車子的車輪,得出的結果一模一樣,這是為什麼吶?經過多年的學習,他得知了另一位偉大數學家劉徽的割圓法,割圓法就是在圓內畫出一個正六邊形,他的邊長等於半徑,繼續分成12邊型,用勾股定理算出他的邊長,再24,48……邊形,一直分,所得多邊形各邊長之和是圓周長。

  祖沖之的兒子已經十三歲,他當了祖沖之的助手,由於劉微只求到96邊,只得出3.14的結果,祖沖之決定重新算下去。他準備了許多小竹棍作計算工具,畫了個直徑一丈的大圓,在圓內畫了六邊形。父子倆廢寢忘食,刻苦計算了好幾天才達到96邊,結果比劉微少了一點點。兒子對祖沖之說:“我們算得那麼仔細,一定錯不了,是劉微錯了吧”。祖沖之搖搖頭:“推翻要有依據”。倆人又重新計算一遍,結果和劉微一樣。

  祖沖之一直算到24567邊形,知道無法計算,只好停止。得出的結果是圓周率大於3.1415926,小於3.1415927.

  祖沖之的發現,比後來鄂圖***數學家***的結果早了1000多年,怎能不說祖沖之是個偉大的數學家呢?!

  關於數學的名言

  1、數學家本質上是個著迷者,不迷就沒有數學。——努瓦列斯

  2、可以數是屬統治著整個量的世界,而算數的四則運算則可以看作是數學家的全部裝備。——麥克斯韋

  3、解題是一種實踐性的技能,就像游泳、滑雪或彈鋼琴一樣,只能通過模仿、練習和鑽研來學到它。——波利亞

  4、數學是各式各樣的證明技巧。——維特根斯坦

  5、注意對特殊情況的觀察,能夠導致一般性的數學結果,也可以啟發出一般性的證明方法。——波利亞

  6、我們能夠期待,隨著教育與娛樂的發展,將有更多的人欣賞音樂與繪畫。但是,能夠真正欣賞數學的人數是很少的。——貝爾斯

  7、數學被人看作是一門論證科學。然而這僅僅是它的一個方面。以最後確定的形式出現的定型的數學,好像是僅僅含證明的純論證性的材料。然而,數學的創造過程是與任何其他知識的創造過程一樣的。在證明一個數學定理之前,你先得推測這個定理的內容,在你完全做出詳細證明之前,你先得推測證明的思路,你先得把觀察到的結果加以綜合,然後加以類比。你得一次又一次地進行嘗試。——波利亞

  8、推廣有兩種型別,一種是價值不大的,另一種是有價值的。推廣之後沖淡了是不好的,推廣之後提煉了是好的。用水把酒精沖淡了是容易的,但這沒有價值了;從好的東西中再提煉出更加純淨的精製品是不容易的,但卻有價值。——波利亞

  9、數學的題目一定要做,但學數學並非單單解題,題目太多,沒有思考,便沒有意義:題目要想,想完之後要想怎麼改。——李信明

  10、特殊化與一般化是有用的輔助問題的重要源泉。——波利亞

  數學手抄報的資料2

  數學小知識

  阿拉伯數字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0、1、2、3、4、5、6、7、8、9這些數字。那麼你知道這些數字是誰發明的嗎?

  這些數字符號原來是古代印度人發明的,後來傳到阿拉伯,又從阿拉伯傳到歐洲,歐洲人誤以為是阿拉伯人發明的,就把它們叫做“阿拉伯數字”,因為流傳了許多年,人們叫得順口,所以至今人們仍然將錯就錯,把這些古代印度人發明的數字符號叫做阿拉伯數字。

  現在,阿拉伯數字已成了全世界通用的數字符號。

  九 九 歌

  九九歌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乘法口訣。

  遠在公元前的春秋戰國時代,九九歌就已經被人們廣泛使用。在當時的許多著作中,都有關於九九歌的記載。最初的九九歌是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為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所以取名九九歌。大約在公元五至十世紀間,九九歌才擴充到“一一如一”。大約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紀,九九歌的順序才變成和現在所用的一樣,從“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現在我國使用的乘法口訣有兩種,一種是45句的,通常稱為“小九九”;還有一種是81句的,通常稱為“大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