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思維訓練方法

  幼兒的思維訓練可以通過遊戲、專門的課程來進行,但是也可以通過日常學習和生活來進行思維訓練。關鍵是要怎麼操作起來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一:

  1、 全方位觀察。對於任何問題,都要認真考慮它的利和弊。更深一層的思考能使孩子認識到顯而易見的答案未必就是最佳答案。

  2、 找出規律。教育的基礎就是將一點一滴的知識聚沙成塔。把知識分類之後,我們就可以避免反覆不斷地學習同一內容。

  3、 養成質疑好習慣。人類進步的歷史就是一部推翻定見成規的歷史。孩子在許多方面尚未定型,總喜歡質疑以往的做法,為人父母應當鼓勵他們養成終身質疑、不滿現狀的良好習慣。

  4、 說話準確。準確的用詞不僅能避免誤解,而且有助於思維敏捷。

  5、傾聽他人的意見。孩子們往往只管發表自己的意見,不善於傾聽他人的意見,這不利於他們擴充套件視野。父母們應當培養孩子學會考慮他人的觀點,請孩子旁邊的人或其他小朋友對同一件事發表意見,是訓練孩子傾聽的好方法。

  6、寫日記。鼓勵孩子堅持寫日記,因為寫作也是一種思維。

  7、 提前思考。鼓勵孩子對短期、中期、長期的後果進行提前思考,雖然這並不容易。不過,今天對明天可能發生的事情有些準備,還是可能的。

  8、 學習。知識不能代替思維,思維也不能代替知識,學習能使人在更高的層次上思考。

  9、 堅持不懈。孩子並不能一夜之間就養成邏輯思維的好習慣,應鼓勵他們堅持不懈。

  二:

  第一階段:兒童注意力訓練

  1、吉米諾骨版

  2、讓兒童看畫有線條的圖,數出共有幾條線。

  3、讓兒童在8~30橫排列的數字中,按順序找出8、12、24這三個數,要求用手指出數字,並念出聲來,越快越好。

  4、讓兒童在豎排的數字中順序找出數字1~10,要求用手指出數字,並念出聲來,越快越好。

  5、讓兒童在放置衣架的衣櫃中數出有幾個衣服架。***形象辨別訓練法***

  6、讓兒童在有多種動物的畫片中找出與動物數量相應的數字。

  7、成人依次念下列的動物名稱和水果名稱,讓兒童聽到動物名稱拍一下手,聽到水果名稱拍兩下手。***快速反映訓練法*** 公雞,大老虎,蘋果,梨,兔子,香蕉,長頸鹿,桔子,西瓜,菠蘿。

  8、成人無規則地說出人體器官的名稱,讓兒童快速指出來。然後調換方式,讓兒童說出人體器官名稱,成人指出相應的器官。

  9、讓兒童把一個乒乓球向上丟擲,然後接住,反覆20次。

  10、成人把一些木柴棒胡亂地堆放在一起,要求每根木柴棒至少與另外一根相接觸,然後讓兒童把木柴棒一根根地拿起來。要求在拿起木柴棒時越輕越好,儘可能不要使其他的木柴棒被觸動。***延時訓練法***

  11、成人給兒童許多塊各種形狀的積木,讓兒童把這些積木一塊塊疊加起來,疊加得越高越好。在兒童進行疊加時,成人要指導兒童儘可能地慢慢疊,這樣會疊得高些,並提醒兒童注意平衡。

  12、讓孩子看一張畫有數種動物的圖片***或東西,實物也可以***,限定在一定時間內看完,開始時間可長些,逐漸減少看的時間,將圖片拿走後,讓孩子說出圖片上有哪些動物。如果他記住的不多,可能將動物分類記,如獸類有幾種,鳥類有幾種,魚類各有幾種,這樣就能記得快些。

  13、讓孩子閉上眼睛,說出你現在身上穿的衣服鞋子是什麼顏色。如果你也閉上眼睛說出孩子的衣服鞋子顏色,將會引起孩子對這個遊戲的更大興趣。

  14、媽媽和孩子兩個人以打電話的方式來玩這個遊戲。媽媽可以問孩子家庭住址,家裡的電話號碼,爸爸媽媽的生日,特別是名人生平等。

  15、媽媽可以將家裡的小動物玩具集合起來,事先給每個小動物編上號碼,開始時讓每個小動物都站在自己的號碼上,請孩子記住,然後媽媽再將號碼拿起來,並把號碼弄亂,再讓孩子給每個小動物把它們原來的號碼貼上,看看孩子是不是能夠準確地把號碼和小動物一一對號入座。

  16、你和孩子有空時可以玩記憶遊戲,寫一些詞語,和孩子一起想辦法把它們按照一定的順序***從前往後、從後往前***記住。

  當然,其中有一個祕密,就是可以通過編一個故事,來記住這些詞語。比如:1、太陽、2、鞋子、3、膝蓋、4、門、5、蜂廂、6、手杖。你可以設想一些荒謬的畫面,一本書在燃燒,因為太陽藏在裡面;你把鞋子扔到郵箱裡所以得整天單腳跳;一匹大馬踩在你的膝蓋上——哎喲,好疼;你的臥室門打不開了,因為一張巨大的郵票把它帖得牢牢的;你開啟收音機,被裡面蜂廂裡湧出的大群蜜蜂給蟄了一頓;你用手杖來攪一杯茶等。

  17、寶寶畫冊:家長帶孩子外出或旅遊時,要提示孩子他看到些什麼?回到家後,讓孩子用畫筆把他在遊玩過程中所看到的內容全部畫下來,並把這些畫集結成冊裝訂好。這個遊戲孩子一定喜歡,而且還能練習他的繪畫能力,等孩子長大一些,這本畫冊也可以成為孩子成長的紀念品。

  連鎖記憶法就是運用了這個記憶規律。它告訴人們,當需要記憶大量獨立的資訊時,可以人為地創造一種聯絡,使許多獨立的資訊成為一個組塊,從而提高記憶效果。例如,幼兒要記憶許多動物的名稱,“大象、老鼠、貓、狗、豬、雞……”家長可以這樣指導幼兒運用連鎖記憶法。先教幼兒把“大象”與“老鼠”聯絡起來,如可以這樣想象“老鼠鑽到大象的長鼻子裡了。”再把“老鼠”與“貓”聯絡起來,如可以這樣想象“貓抓住了老鼠”,再想象“狗與貓在打架”,再想象“狗與豬是好朋友”,再想象“雞站在豬的身上”……這樣就把這些內容連鎖起來了:只要一提到“大象”就會想到鑽到它長鼻子裡的老鼠,然後就會想到貓抓住了老鼠……

  第二階段:注意力、記憶力協同訓練階段

  1、找不同訓練法

  通過讓兒童尋找兩種材料之間的不同之處,從而達到訓練注意力和記憶力的目的。

  2、找相同的訓練法

  找出兩種材料***或兩種以上材料***之間的相同之處,從而達到訓練作童的注意力和記憶力的目的。

  3、合成訓練法

  例:⑴父母與兒童一起數數,每人依順序數3個數。如父親:1,2,3, 母親:4,5,6 兒童:7,8,9。

  ⑵父母拿出一些書,然後與兒童一起整齊地擺到書架上。要求父親一次擺一本,兒童一次擺2本,母親一次擺3本。

  4、在圍棋盤或象棋盤上,擺上7,8個棋子,讓幼兒看1分鐘,然後拿掉,再讓幼兒照原樣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