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家教學反思

  《家》是蘇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中的一首小詩。它清新、自然、樸實,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語文《家》教學反思案例,供大家參閱,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年級語文《家》教學反思

  一、設溫馨情景、引學生入文

  在這節課上,由多媒體展示出:藍天白雲、泥土種子、森林小鳥、小河魚兒等多幅畫面,使學生很直觀地感受到它們的親密關係。我開啟音樂,和著音樂的節拍,讓學生聽著錄音機裡傳出的擬揚頓挫、輕柔和諧的解說,再讓學生經過思考走進自然美的意境之中。隨之,我輕輕朗誦課文:“藍天/是白雲的家,泥土/是種子的家,森林/是小鳥的家,小河/是魚兒的家,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再讓學生跟讀一遍,聲音好美、好美,彷彿是領學生走進了詩文中的“家”裡。

  二、用提問尋思、用細讀品味

  在學生輕聲朗讀之後,我隨機又展示了藍天白雲的畫面,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為什麼把藍天比作白雲的家呢?”學生這時展開想象,有的回答:“白雲只有在藍天裡才會有溫馨的感覺”。有的說:“白雲只有在藍天才自由、快樂。”……說得多好。“誰能讀出感覺來?”這時,學生早已迫不及待、躍躍欲試。同樣的方法,我又讓學生想像森林和小鳥、小河和魚兒、泥土和種子的親密感覺。這些想象和描述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讀時感情充溢。在理解內容、品位文字的基礎上,我又讓學生繼續誦讀課文,去體會語言、理解語言,並把體驗到的情感移植到文字之中,用心靈與文字對話,用優美的聲音把體會感悟出來。

  三、讓角色轉換,再體驗溫馨

  當學生還沉浸在有滋有味的誦讀之中時,我逐次在身上貼上藍天、森林、小河、泥土的圖片,向一個個學生招手。在我的指導下,學生不知不覺地實現了角色轉換,變成了一朵朵白雲,一隻只小鳥、一條條魚兒、一粒粒種子,與之相對應的親切溫馨、和諧的關係展現出來。在我的身邊飄浮、玩耍、遊動、靜伏。文字不再只是一種文字,而是有形、有聲的體驗,學生也變成了有感情的文字角色。此時,學生在我的帶領下,已渾然不覺地經歷了兩個層次的體驗:接觸文字,在字裡行間中的體驗;超越文字,在文字創設的意境中去體驗。

  四、拓展文字、昇華情感

  到此,課文已經基本講完,但是我並沒有打住,又展示出了另一幅畫面。我說:“自然界裡有它們的家,那我們小朋友的家在哪裡呢?”學生齊聲誦讀:“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此時我開啟課件中的一首歌曲:“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花園的花兒真鮮豔……”。 在這節課上,我用一顆未泯的童心引領學生與文字解除對話,在誦讀、表演、對話中去體驗、感悟語言帶給我們的溫馨。在這種體驗中,學生的性情得到了陶冶,一堂精心準備的語文課到此結束了。 這節課帶給我的不但是快樂、感動,而且是審美的情趣。讓我感到教學不是枯燥的,而是有滋有味的。這首小詩寫得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情趣,讀起來保持語調歡快、流暢和幸福、愉快的感覺。

  教學時讓學生體驗、感悟詩中的意味,發自內心對祖國的撫育的喜愛之情。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需要不斷挖掘文字,向老教師學習使自己有更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