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裡夢外的婺源閱讀答案

  千載一夢,百年一瞬,世事的變遷沒有蒼白婺源千百年的固守,倒是諷刺了無所適從的世人。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夢裡夢外的婺源》閱讀材料

  ①一如戲劇,再華麗的舞美,都不及一個動人心絃的故事所輻射的感染力。婺源的最大看點,其實是隨著腳步的娓娓而來的民宅。那季季耐看、年年可賞的徽式古民居相伴著一株株古樹名木,在小橋流水、青山縈嵐的襯托下,如宋元風格的國畫意境幽遠,又似錢象派莫奈的油畫,處處流淌著光彩和色影融合的韻味。

  ②婺源的民居與徽州古村落如出一轍,依山傍水,粉壁黛瓦馬頭牆,村頭屹立著古牌坊,在河水微瀾中,盪漾著歲月泛起的層層漣漪,也盪漾著遠離塵囂的神祕。

  ③婺源的民宅中,隨處可見明清時期的古建築。如一個叫李坑的村莊,氣勢恢弘的官宅和雕樑畫棟的商宅不勝列舉。看似不起眼的一扇小門,跨進門檻,才發現闖入的是明代某位尚書的客廳,樑坊隔扇上排山倒海的雕花盡顯物是人非的滄桑,層層疊疊的宅院,像迷宮一樣交織和連線,殷實而不囂張。所有的屋宇,都有一種驚心動魄的儒雅之美。房屋的佈局很講究風水,即使一個小小的雕飾,也很強調寓意,如“喜上梅***眉***梢”、“荷 ***合***鶴***和***美好”、“鹿***祿***鳴幽谷”。

  ④徽式民居中,最為考究的當算設在房屋內的天井,每家皆有,一進一天井,套間組合,環環相扣。因徽式民居山牆高築,窗戶很小,天井便成了高牆深院內的天窗,在四面八方的中軸瓦簷下,形成室內另有洞天的氣勢,彷彿能容納大千世界,為屋中人提供了聊以舒心的視覺空間。那翹角走獸,似俯瞰守衛著方寸天地,在日月光輝的投射下,形成光與影交疊、氣與流相通的理學,起到了屋內通風、採風、透氣的調節作用。據說在徽州風水理論中,水是玉氣和財富的象徵。天井巧造“四水歸堂”,鎖型井底蓄水,寓意暗室生財,是想鎖住來之不易的財氣。在建築技法上,天井是典型的虛實結合手法,藉以慰示一種似有與似無、恍惚與朦朧的空間美,亦是徽州人“無中生有,有中生無”的哲學觀,其間更隱含著“臨水成村,闢乾坤於洞裡;因花結屋,駐日月於壺中”的寓意。徽州人的聰明才氣,在一方天井上,可窺一斑。

  ⑤天井,堪稱一種徽州人文現象,他們秉承先輩的一脈儒風,傳承著程朱理學。天井,也表達了徽州商紳慎獨與隱逸的處世心態,這種心態造就了徽商以文化人、以理服人的儒商之道。

  ⑥婺源村落中的任何旮旯,總能感觸到濃郁的古韻和醒目的滄桑。歷經千百年風霜不朽,在人們的習慣思維中,是根基深厚、材質牢固;穿越史無前例的十年***,它們能安然守舊如今,則說明這方神奇的熱土,曾經寂寞於喧囂的紅塵之外,曾經是紛爭遺忘的世外桃源。

  ⑦千載一夢,百年一瞬,世事的變遷沒有蒼白婺源千百年的固守,倒是諷刺了無所適從的世人。為了追求浮華,人們趨之若鶩湧向市塵;飽經燈紅酒綠的眩暈和高樓大廈的壓抑,復將渴望的目光投向紅塵之外,顯露返祖的本性。於是,一度落寞的婺源,如今便有了毫無預知的喧囂。一如慈祥的祖母,敞開她望眼欲穿的大門,以其一成不變的敦厚和淳樸,感慨萬端地安撫著一顆顆失措的心靈。

  ⑧婺源是一幅畫。我終於走進了這幅畫,又走出了這幅畫,以為畫中的她,很像我那守了一輩子貞節牌坊的大祖母。然而,畫中的她卻不是“隨風秋樹葉,對月老宮人”——她已成為了一幅現代版的清明上河圖。

  ⑨也曾以為,婺源是永遠沉寂於塵囂之外、隱匿在史冊裡只屬於名詞的煊赫風光,像傳說中的古徽州女子那樣,永遠恪守著她的寧靜、矜持和典雅,沒想到今天,滿面滄桑的她,也被子孫們拖到眾目睽睽下,當作商場門前的模特兒展示。

  ***選自《散文選刊》2012年第10期,有刪改***

  《夢裡夢外的婺源》閱讀題目

  小題1:第4段中,作者為何說“徽州人的聰明才氣,在一方天井上,可窺一斑”?試結合文章加以概括。***4分***

  小題2: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6分***

  ①一如戲劇,再華麗的舞美,都不及一個動人心絃的故事所輻射的感染力。

  ②滿面滄桑的她,也被子孫們拖到眾目睽睽下,當作商場門前的模特兒展示。

  小題3:文章前5個自然段用了大量筆墨寫婺源“民居”及“天井”,有何作用?***4分***

  小題4:本文標題意蘊豐富,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6分***

  《夢裡夢外的婺源》閱讀答案

  小題1:①天井提供了聊以舒心的視覺空間;

  ②起到了屋內通風、採風、透氣的調節作用;

  ③講究風水,巧造“四水歸堂”,寓意暗室生財;

  ④採用虛實結合的建築技法,展現了一種空間美,體現了其哲學觀和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每點一分,共4分***

  小題2:***1***運用比喻***1分***,形象地說明了婺源的民宅意境幽遠,古韻濃郁,耐人尋味,是婺源最值得欣賞的地方***最大的看點******2分***。

  ***2***運用擬人,把古老的婺源比擬成滄桑的祖母***1分***,不斷地接納厭倦了城市生活的人們,從而失去了往日的寧靜、矜持和典雅。 ***2分***

  小題3:①因為民宅最能體現婺源古典、幽美、儒雅的特點;而天井則是民居中最為考究的地方,展現了徽州人的聰明才氣,代表了一種徽州人文現象。***2分***

  ②引出下文議論,為抒發婺源的美好環境被世人破壞的惋惜之情作鋪墊。***2分***

  小題4:①“夢裡”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婺源,“夢外”則是現實中的婺源。二者形成鮮明的對比。②作者讚美了千百年來恪守著沉寂與淳樸的婺源,也諷刺了茫然無措、打破其寧靜的世人。③“夢”很難變成現實,隱含著作者的遺憾和悵惘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寧靜、淳樸、淡定的精神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