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芽的功效與作用

  也都是有很多,那我們在選擇它的時候,也都是要對它進行一些認識,下面由小編跟你詳細介紹,一起來了解吧!

  麥芽的簡介:

  人們對於麥芽糖很熟悉,但是對於麥芽大家都覺得很陌生。麥芽是臨床上常用之品,為禾本科植物,大麥成熟果實發芽乾燥而得。一部分中醫醫生認為生麥芽有催乳的作用,炒麥芽有回乳的作用,而一部分則認為生、炒麥芽都有回乳和催乳的作用,關鍵在於量的大小,因而臨床醫生都有獨到見解,意見頗不一致。

  大麥一年生草本,全國各地均有栽培。麥芽生長全年皆可進行,但以冬、夏二季為好。取揀淨的大麥,用水浸泡至六、七成透,裝缸或籮內蓋好,每天灑水保持溼潤,至鬚根長約0、3至0、5釐米時取出,晒乾。麥芽穎果兩端略尖成梭形,長0、8至1.5釐米,表面淡黃色,背面渾圓,為外稃包圍,行商芒尖已斷落。

  麥芽系大麥之芽,全國各地均有生產。麥芽含澱粉酶、維生素B、轉化糖酶、脂肪、磷脂、糊精、葡萄糖等。它的主要功效為消食健胃、回乳消脹。其麥芽糖、消食健胃功效主要是促進澱粉性食物的消化,如米、面、薯芋類的積滯不化,常與山楂、神曲、雞內金配伍使用;回乳消脹功效與其疏肝解鬱作用有關。

  是什麼?

  醫生介紹,麥芽可以達到脘腹脹痛,食積不消,脾虛食少的效果。婦女乳汗鬱積,乳房脹痛,婦女斷乳,生麥芽健脾和胃通乳。用於脾虛食少,乳汗鬱積。炒麥芽行氣消食回乳。

  巴西癌症學會主席戈梅斯日前指出,一種從麥芽發酵中提取的麥芽酶 對癌症具有療效。人體初步試驗結果顯示,麥芽酶對黑瘤病、白血病、肝癌細胞擴散等有抑制功效,試驗成功的病例佔70% 。

  麥芽糖和糊精有助消化作用;麥芽浸劑可使血壓降低;大麥芽鹼有抗真菌作用。現代研究認為,麥芽的回乳和催乳的雙向作用不在於生用與炒用,而在於用量之大小。

  《本草匯言》:大麥芽,和中消食之藥也。補而能利,利而又能補,如腹之脹滿,膈之鬱結,或飲食之不納,中氣之不利,以此發生之物而開關格之氣,則效非常比也。《藥品化義》:大麥芽,炒香開胃,以除煩悶。生用力猛,主消麥麵食積,症瘕氣結,胸膈脹滿,鬱結痰涎,小兒傷乳,又能行上焦滯血。若女人氣血壯盛,或產後無兒飲乳,乳房脹痛,丹溪用此二兩,炒香搗去皮為末,分作四服立消,其性氣之銳,散血行氣,迅速如此,勿輕視之。

  食用麥芽的注意事項是什麼?

  麥芽可用於肝鬱氣滯,胸脅脹悶,及肝脾不各,噯氣少食等證,常與香櫞、佛手等配伍,以增其舒肝和胃之效。

  服藥麥芽後肝痛、厭食、疲倦、低溫等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對消除厭食更顯著。有效病例的肝臟腫大大多有不同程度的縮小,轉氨酶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服藥後少數病人有口乾、口苦、煩躁、腹瀉等副作用。遠期療效有待繼續觀察。

  麥芽的毒性小,但用作動物飼料大量攝入時,可能引起中毒,因其中含微量麥芽毒素麥芽的回乳與催乳的作用,不在於炒與否,而在於量的差異。即小劑量消食化滯,疏肝解鬱而催乳;大劑量消散之力強,耗散氣血而回乳。

  方中大麥芽屬消食藥,《醫學衷中參西錄》認為生麥芽有疏肝解鬱的作用,故宜用生品;配伍茵陳,清熱利溼退黃,以盪滌餘邪;橘皮性味辛溫,行氣健脾化痰。全方攻補並進,具有保護肝臟,促進肝細胞的恢復,調整全身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以理氣疏肝為主,如陰虛,證見舌紅少苔,口乾欲飲,甚或盜汗,消瘦,則不宜應用。理氣太過,勢必使陰虛症狀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