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弼是哪族人_李光弼的故事

  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國唐代營州柳城***今遼寧省朝陽***人,唐朝著名的軍事家,那李光弼是哪族人呢?是漢族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李光弼是哪族人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李光弼是哪族人

  李光弼,唐朝人士,家鄉位於現今的遼寧朝陽,但是李光弼並不是漢族人,那麼李光弼是哪族人呢?李光弼是契丹族人。李光弼曾先後擔任過河東節度副史、天下兵馬副元帥之職,還曾參與過安史之亂以及農民軍的平亂行動。

  關於李光弼是哪族人這個問題一定有很多人不瞭解,事實上,李光弼雖在唐朝做官,但是他並不是漢族人,而是契丹族人,那麼為什麼身為契丹族人的李光弼又為何會在唐朝落戶並且在唐朝朝廷做官呢?原因是李光弼的父親本來是一名契丹族的酋長,但是在武則天時期選擇歸順了朝廷,並被授予左羽林大將軍一職,還負責擔任朔方節度副使這一職位。李光弼的父親還曾被封為薊國公爵位,最後是在與突厥的戰爭中去世的。

  李光弼從小就性格嚴肅,穩重剛毅,非常喜歡閱讀班固所著的《漢書》,因此在後期統帥士兵時治軍相當嚴厲.公元七五六年,李光弼因為郭子儀的引薦而被任命為河東節度副史,在此期間參與了安史之亂的平定,貢獻了巨大力量,並展現了他極高的軍事才能。在乾元二年的時候,李光弼出任天下兵馬副元帥一直,並參與平定農民軍的的作亂。後期,曾經為唐朝立下不少汗馬功勞的李光弼卻鬱郁不得志,憂鬱成疾,最後在徐州病逝了,享年57歲。

  李光弼智降敵將的故事

  李光弼智降敵將的故事內容主要是這樣的:當時,李光弼與史思明兩方的軍隊在野水渡這個地方對戰。一天晚上的時候,李光弼的軍隊撤回了,只在野水渡這個地方留下了一千多兵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光弼對雍希顥說,史思明那方的將領高暉、李日越以及喻文景都是非常有能力的將領,屬於很多人加在一起才能都抵抗的那類人。到時候史思明一定會派三人中的其中一個來劫持他。所以他就先離開了,讓雍希顥帶著剩下的士兵留在這裡等待要來劫持讓的人。並且李光弼還交代雍希顥不準和來人交戰,如果他們投降的話,就讓雍希顥和他們一起回來。

  事實果然不出李光弼所料,一天,史思明找來李日越,並且命令李日越領兵前往野水渡劫持李光弼,讓李日越率領鐵騎在晚上的時候偷渡過去,為他抓來李光弼,並且還下令如果李日越抓不到李光弼的話,就不用再回來了。於是李日越就帶領五百人騎兵連夜趕往野水渡,在清晨的時候接近了對方的軍隊。那時,雍希顥的士兵正在護城河邊上,只是看著呼喊。李日越對此情況感到非常疑惑,於是就詢問李光弼在哪裡,在聽到李光弼連夜走了後又問有多少兵以及帶兵的是誰,在聽到有一千士兵並且將領是雍希顥後,李日越思考了很久,最後對他的屬下說,史思明命令他一定要抓到人,之後李日越就投降了,和雍希顥去了唐朝軍營。

  李光弼巧施美馬計典故

  在不少李光弼的軼事典故中,李光弼巧施美馬計這個典故非常出名,這個典故主要講述的是李光弼利用美馬計來應對史思明強大的騎兵,使自己的騎兵戰力大大增強,讓史思明的騎兵吃了不少苦頭。

  李光弼巧施美馬計這個故事發生在唐朝安史之亂時期,故事內容主要是這樣的:在平定安史之亂的時候,李光弼帶領兵馬與敵方史思明對戰,雙方各有勝負,戰況膠著,相持不下。但是史思明那方的騎兵非常強大,他軍隊中的馬都是從塞北帶過來的好馬,而且這些馬匹都是公馬,因此個頭大,力量大,奔跑的速度也非常快,衝力也很大。一旦與他們對戰,李光弼他們會非常不利。史思明非常重視他的那些馬匹,在沒有戰事的時候,就會命人為這些馬洗澡放牧。

  然而時間久了,李光弼想出了一個能夠獲得那些好馬的計策,他在全城中下令高價收購城中百姓家中生有小馬的母馬。沒過幾天,李光弼就收購到母馬和小馬各五百匹。於是有一天,李光弼看到史思明的士兵又將那些馬趕到河邊放牧,就下令將那些收購來的母馬趕出城,將小馬留在城內。母馬在城外的河邊因為思念自己的小馬而不斷地發出鳴叫聲,它們的叫聲引起了河對岸的公馬們的注意,之後有一匹馬率先從對岸遊了過來,並且帶動了其他的公馬,放牧的士兵攔都攔不住。唐軍的士兵看見這個狀況,立刻就放開了手中的繩子,讓那五百匹母馬得以自由往城內跑。而那些從對岸游過來的公馬們也跟著母馬跑進了城,成為了唐軍的戰力。

猜你喜歡:

1.關於團結的名人故事

2.名將李光弼的簡介

3.雙贏的名人故事10篇

4.愛好國家的歷史典故有哪些

5.唐朝著名將領李光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