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單元試卷分析

  通過試卷分析給予學生下一階段學習更具指導性的教學。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關於一年級語文單元試卷分析以供大家參考。

  ***一***

  新學期的第一次語文考試,大多數孩子已經能自己讀懂題目、分析題意了。但是孩子們的能力提高了,試卷的難度也在增加。

  下面就各題目進行分析。

  第一題,照樣子把字寫工整。個別同學書寫不認真,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安排不恰當,字偏小或偏大。

  第二題,選詞填空。這是這次考試錯誤較嚴重的一道題。相當一部分孩子出問題是因為粗心,沒有觀察好字形以致選錯字。這需要教師在日常的學習中培養孩子細心做題,認真檢查的好習慣。

  第三題,填上合適的字。本題做得較好,孩子們能夠根據平常所學寫出有關秋天的詞語。 第四題,連一連。試卷上出現的字詞都是在語文書一單元課文中出現的,這就要求學生平時讀書的時候要認字。多數同學沒有錯誤。

  第五題,給加點字選擇正確讀音。這是關於多音字的練習,孩子們掌握得不錯。 第十題,補充詩句。個別孩子出現錯別字,“徑”寫成了“經”。

  第十一題,讀一讀再按要求做題。

  本題前幾題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孩子們做得還不錯,只不過是用“當做“寫一句話。孩子們的思維還有一定的侷限性的。

  改進措施:重視字詞教學 ,夯實語文基礎。字詞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要學好語文,首先要識字,要掌握一定數量的字和詞。從本次檢測中,我們很明顯地看到,許多學生字、詞不過關。試卷中考查的字、詞都是本冊教材學生必須掌握的,這些詞語在平時的練習冊中也常出現的,學生應該有較多認識和鞏固的機會,加強成語積累,並且在平時作業中增加修改病句的練習。

  ***二***

  整張試卷分析:從學生的答題情況看,大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比較紮實。但第七題和第十題比較薄弱,失分較多。以下就答卷情況進行分析。

  一、試題及答題分析:

  這份試卷總體難度不大,側重拼音基礎知識的考察,這說明了拼音對小學階段的重要性。

  第一題:我來連一連。將圖片相對應的漢語拼音連成一條直線。

  這道題旨在讓學生把拼音看得準讀得快,同學們都做對了。 第二題:我會讀拼音寫詞語。只有“打球”一詞由於超綱了,所以學生不會寫。

  第三題:我會看圖片填空。學生完成情況很好。

  第四題:把相同筆畫的字寫在一起。本題主要測查學生對所學生字的書寫能力,這道題失分極少。

  第五題:畫去每組中不同類的字。只有兩位同學由於粗心,出現個別分錯現象。

  第六題:我會選詞填空。這道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量詞的運用。複習時我把本冊書中出現的所有量詞都進行了提煉、歸類,並讓學生填寫,因此學生並不陌生,正確率較高,只有“臺和張”個別學生接觸較少,選錯量詞,造成失分。

  第七題:將特別的節日連線。有三位同學因記不準確切日期而連錯,造成丟分。

  第八題:我會照樣子寫句子。

  本題給出例句:爸爸在看報。然後照樣子寫句子。本題對學生來說不難度,因為平時反覆訓練過。

  第九題:勇闖表達關。猜謎語,再找出表示顏色的詞語。因為這是一種常見的“茄子”,學生都很熟悉,完成情況相對較好。

  第十題:我能看圖寫一句話。因為圖上只有兩個小朋友在放風箏,簡潔又清晰,因此學生完成較好。本題學生的得分率在90%左右。想全部正確,還需要師生再共同努力。

  對本次學生答題情況進行分析之後,我認為今後在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方面還要求多下功夫。

  ⒈雖然拼音學完了,但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要不斷滲透拼音教學,努力讓學生能更加靈活運用漢語拼音的能力。

  ⒉教學中應有意識的培養學生大量閱讀的習慣和興趣,課堂上應多注意啟發學生多思考。

  ⒊在每節課教學中,我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認真寫字、多讀、多傾聽、多觀察、勤思考、多練習等學習習慣。

  ⒋課堂上要緊扣教學目標,加強每堂課的作業練習設計。

  ⒌還應加強學困生的輔導工作。

  從本次試卷成績看,還有個別學生成績不太理想。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重視對學困生的輔導工作,及時給予補缺補漏。

  ***三***

  一、考試結果:

  本次考試參考9人,優秀9人,最高分99分。

  二、試卷特點:

  1、題型靈活多樣: 靈活多樣的題型給了學生展示個人能力的機會,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激發了學生答題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使孩子們在答題的過程中,感覺到語文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從報紙中、如電視中的廣告語、春節時的對聯以及活動時的宣傳標語等處處都滲透著語文知識。另外說話時人們的發音,談話的內容,及談話的技巧等也是語文的學習的知識。

  2、考查內容全面:

  本次試題全面考查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即重視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又重視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這樣的考試,使學生和老師明確“考試並不是只考書本上的死知識,而是要全面考查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的”。

  3、試題難易適度:對優等生、中等生、差等生都有所兼顧,適用於對不同層次學生的考查,但想要考滿分卻很難,需要認真、仔細。

  三、考試反思:

  在對本次試卷和學生答題情況進行分析之後,我認為需要在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方面下功夫,在教學中,有以下幾方面需要重視:

  1.培養嚴謹求實的學習習慣是當務之急。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紮紮實實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讀書、傾聽、觀察、思考、動手等習慣,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肯定會讓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受益匪淺。教學中要注意有意識的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課堂上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還要引導學生走上自主學習的道路。

  2.積累。積累是創新的前提,新課程標準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有較豐富的積累,擴大知識面,增加閱讀量,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因此,作為教師,應清楚的認識積累和創新的關係,大膽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知識積累。

  3.在平時教學中,要加強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能夠使學生把心理所想的,用語言準確地表達出來。另外,教師要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為學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臺,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在實踐中學習語文,多組織一些綜合性語文活動,要發揮評價的促進作用,不斷強化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學好語文的自信心,並能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把語文運用於生活。

  4.小學一年級學生剛剛學寫字,教師要在指導上下功夫,教會學生執筆運筆的方法,嚴格要求學生掌握寫字的姿勢,力爭使學生在寫字入門後,把字寫得正確、端正而美觀。

  四、改進措施:

  1. 進行各種形式的詞語、句子練習,加強詞語積累。

  2.注重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做到紮實有序、嚴謹細緻。

  3. 對個別學生,進行單獨輔導補習,爭取儘快趕上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