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語文試卷分析

  科學、合理、有效的試卷分析顯然有助於教師的教學和考試命題工作。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

  一、測試成績分析

  本次語文測試全年級參加考試人數為191人,,總分 分,人平均 分,優秀人數 人,優秀率 %,及格人數 人,及格率 %。本次測試比較滿意,但也有不足的地方。

  二、試卷命題分析

  1、試卷內容結構

  本次試卷命題依據一年級語文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學業知識多方面的考查,考查內容涵蓋了拼音、字、詞、句、閱讀、寫話等。試題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結構特點。

  本試卷滿分100分,其中拼音佔20分,字、詞、句佔59分,閱讀佔10分,寫話佔11分。共設十二道題。從整體上看試卷密切聯絡教材,關注學生的實際,題量不大,比較簡單,覆蓋面較廣。

  2、試卷特點:

  ⑴ 考查內容全面。從知識點上看,覆蓋面廣,試卷內容從拼音到字到詞到句再到閱讀最後到寫話,可以說對整學期所學過的每個知識點都有涉及。在本次測試題中大部分來自於課本或課本原題的改造。

  ⑵ 注重能力培養。本次試卷題中,除了突出基礎知識的考查外,還注重設計了考查學生能力的試題。① 考查學生漢語拼讀能力與觀察能力。② 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⑶ 體現知識綜合。第六題用選字填空的方法來考察學生綜合知識的運用。

  三、答題情況

  1、拼音部分

  本次對拼音考查是通過兩種題型進行考查的,第三題區分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大多數學生沒什麼問題,極個別學生不能很好的區分聲母和整體認讀音節,第四題把音節補充完整,“界”的韻母“ie”有少數學生寫成“ei”,還有,當韻母“u、i”同時出現,聲調誰在後給誰標,有學生將此聲調標錯。在拼音的考查上,學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知識掌握不牢固而造成的。

  2、字詞部分

  在這部分考查中,學生失分較多的是第七題選字填空,這道題考查了學生對量詞、動詞及同音字的掌握情況。動詞,孩子們掌握較好,沒有失分;量詞,學生錯的較多的是“一******圓月、一******漁船”學生填成一***條***圓月、一***輪***漁船;同音字,部分學生不能很好的辨別“在”與“再”。在這道題中,還有學生錯在書寫上,把“工” 寫成“土”,把“輪”的右半邊“侖”寫成“倉”。 平時的詞語積累不足,書寫習慣不好和粗心、馬虎是造成本題失分的主要原因。

  第五題看拼音寫詞語,本題錯的最多的是“城市”的“市”易寫成“是”“世”,“切”的右半邊“刀”寫成“力”。 失分原因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還有筆誤現象。

  第八題選擇正確音節,考察多音字。極個別學生對多音字掌握不牢固,造成失分現象。

  3、閱讀部分

  文章篇幅不長,內容富有情趣,故事內容淺顯易懂,學生答起來基本沒什麼問題,第3小題,照樣子填一填,考查量詞,學生失分較多的是:在填寫“一******人” 時,很多孩子填寫成“一位人”。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詞語積累不夠。

  4、寫話部分

  大多數學生能根據提示語進行寫話,語意表達較清楚。部分學生會出現不能準確理解題目要求,語句不通,語意不明的現象,甚至有極個別學生,寫話要求理解錯誤,將本次寫話理解成了看圖寫話,去描繪本題旁邊的圖,造成失分。除此之外格式上沒有空兩格,標點符號不能正確運用,錯別字多也是寫話失分原因。這些問題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加強訓練。

  三、今後改進措施

  1、規範書寫。從卷面上看,學生書寫不規範,部分學生的字跡模糊不清,書寫不工整。今後要更加重視學生書寫規範、工整,卷面整潔。

  2、注重良好習慣的培養。 從卷面上,學生的審題不夠認真,粗心馬虎等,是導致失分的一個重要原因。應當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仔細審題、仔細答題、仔細檢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的一個基本的素質,它將使學生受益終生。

  3、加強易錯易混淆概念的辨析。從卷面上看,不論是在漢語拼音還是在識字、課文,都不同程度地出現學生對某些字詞產生混淆。在平常教學中,我們要加強對比練習,讓學生在對比中自己辨析、掌握。

  4、重視詞語的積累,提高寫話能力。引導學生把語文學習的視眼由教科書拓展到生活的各個方面。特別是把學生的興趣引導到課外閱讀上來,拓展閱讀的面,增大閱讀量,讓學生進行字、詞等知識的積累,從而提高說話、寫話的能力。

  ***二***

  一、試卷整體內容和檢測目的分析:

  此次語文考試卷的命題內容為“兩大塊”:一是漢語拼音樂園;二是字詞句讀寫天地;其題型較新穎,能貼進學生生活,覆蓋面較廣,既考查了學生對字、詞、句的積累、理解、運用的情況,又檢測了學生閱讀的能力,符合低年段要求,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

  二、考試結果及分析:

  本次考試,全班共9人,滿分1人,其餘均為優秀。

  下面我對全班9名學生的試卷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統計,下面就試卷呈現的方式分兩部分對該卷及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

  三、對試卷的總體分析:

  總體而言,該試卷知識覆蓋面較廣,資訊量大,貼近學生生活,既考查了學生的語言積累,又檢測了運用的能力。體量適中,難易適度。依據課標,尊重教材。同時,有一道題目沒有單一的答案,有助於學生創造性發揮,比較注重課改評價理念的踐行。

  本次考試共分十一大題,有基礎知識的考核和閱讀能力的考核。基礎知識的考核內容較為全面,包括音、字、詞、句,題目有一定的靈活性。閱讀能力的考核是根據二期課改精神設計的,主要考查學生獨立閱讀和語句表達的能力,如,“讀短文,回答問題”,要考查學生能否讀懂文章,能否從文中找到答案。

  總體而言,該試卷知識覆蓋面較廣,貼近學生生活,既考查了學生的語言積累,又檢測了學生運用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題量適中,難易適度。依據課標,尊重教材。

  ⒈基礎知識部分:

  絕大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好。尤其是第一、三、四、六題正確率較高。但是,有一小部分學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第二題,選擇正確讀音。因個別學生對平舌音和翹舌音把握不準,如:“成”字選錯而丟分。

  第三題“讀拼音,寫詞語”,個別學生對生字“? ”這幾個詞語的讀音掌握得不紮實。

  ⒉閱讀能力部分:

  閱讀能力這部分,是學生失分最多的題。只有小部分的學生能完全讀懂短文的意思並且順利填寫完課後的練習,大部分的學生把“這篇短文有幾段話,錯誤理解為有幾句話了。”其原因是孩子年齡小,理解力稍差,因為平時老師講課時,只教給學生這篇課文共分為幾個自然段或幾段,再讓學生學會分其中一個自然段裡有幾句話。試卷上的問法孩子們不太理解,因此,錯誤率很高。另外,學生對小山羊送給小白兔很陌生的三盆花不理解,更不懂得如何根據短文內容去分析。

  ⒊看圖,填字詞部分:

  這部分既考查學生的看圖理解能力,又檢測了學生的字詞掌握水平,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學科互助性。這部分學生完成的較好,基本上能表達清自己想說的話。

  總之,本次從學生完成的情況來看,總體上比較好,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紮實,雖然學生的閱讀題完成得不是很理想,但跟試卷的難度也有一定的關聯。

  四、教學反思:

  今後教學中,應在40分鐘的課堂上下功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重視基礎。對識字和閱讀這一難點應多加訓練。對後進生應以鼓勵為主,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充分利用班級優生的幫帶作用,培養學生獨自審題的能力,學會舉一反三。

  五、改進措施:

  平時的閱讀教學要重視提高學生對全文的整體把握的能力,要引導學生有層次地讀懂課文的意思,讀準字音,理解字義。還應加強培養學生學會從短文中找答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