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第二單元試卷分析

  考試作為一種重要的檢查教學活動效果的方式,其科學性和規範性需要通過試卷分析才能獲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第二單元試卷分析,歡迎大家參閱。

  ***一***

  一、試題分析及存在問題:

  這張試卷的基本題佔80%以上,難度適中,絕大部分是學生應該達到且能達到的水平。考查的知識點是第二單元所學的內容。試卷共有十大題:一、把下列章節補充完整;二、選擇加點字的正確讀音,在下面畫“——”;三、連一連,並把字寫在田字格里;四、查字典填表;五、填上表示動作的詞語;六、連線;七、選詞填空;八;在橫線上填表示動作的詞;九、快樂閱讀,輕鬆練習;十、看圖寫話。

  從卷面上看,學生的書寫認真,卷面整潔,亂塗亂抹現象極少,說明學生形成了良好的書寫習慣。此次考試,從總體上看,學生基礎知識掌握較好,能靈活運用。主要存在的問題有:

  1、“把下列章節補充完整”目的在於考查學生對生字掌握情況。本題分值12分,學生失分在2.5分左右。失誤原因有:①學生讀拼音不準確;②個別學生把同音字弄混淆;③部分學生對生字掌握不牢固。

  2、“選擇加點字的正確讀音”目的在於考查學生對課文中詞的掌握情況。在這張試卷中分值是6分,學生失分在1分左右。失誤原因有:①學生審題不認真;②個別學生把多音字混淆;

  3、“連一連,並把字寫在田字格里”目的在於考查學生對課文中要求會寫的字掌握情況。本題12分,學生失分在1分左右。失誤原因有:①學生不細心;②個別學生書寫不規範。

  4、“查字典填表”目的在於考查學生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掌握情況。本題總分16分。平均失分3分左右。失分原因:個別學生對要查的字不會仿寫;

  5、“填上表示動作的詞語”目的在於考查學生平時對課文中的短語的掌握情況。本題總分9分。平均失分1分左右。失分原因:部分學生沒有按照課文填寫。

  6、“連線”目的在於考查學生對課文中出現的詞語掌握情況以及學生的分析能力。本題分值8分。學生失分在1分左右。失誤原因有:除了粗心失分之外,個別學生的理解能力差造成失分。

  7、“選詞填空”目的在於考查學生對課文中的形近詞的用法。本題總分8分。學生答的較好。

  8、“在橫線上填上表示動作的詞”目的在於考查學生對動作詞的理解情況。本題3分。學生學生答的較好沒有失分現象。

  9、“閱讀” 目的在於考查學生閱讀理解情況。本題11分。學生平均失分在2分左右。失分原因:①個別學生不會找有幾自然段;②個別學生對文章分析理解不夠失分。

  10、“看圖寫話” 目的在於考查學生寫話能力。本題15分。學生平均失分在2分左右。失分原因:①個別學生沒有寫題目失分;②個別學生沒有按照圖意要求去寫失分;③個別學生不會寫的字不用拼音而用同音字造成錯別字較多失分。④部分同學不會用標點符號失分。

  二、對今後教學工作的想法:

  ***1***進一步夯實語文基礎。

  紮實的語文基礎是成功解決寫字、閱讀、寫作問題的關鍵。基礎訓練講究一個“嚴”字,態度嚴肅,教風嚴謹,要求嚴格。

  ***2***重視考後反思,師生共同分析試題。

  考後師生共同反思,找出失分原因。制定出相應的學習計劃及改進措施,更好地把成績提高。

  ***二***

  一、本次命題的宗旨

  本次小學二年級語文第二單元試卷秉承了語文單元測試的一貫宗旨和原則,依據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緊扣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注重語文基本知識與基本能力的考查,滲透過程與方法的考核,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人文精神,增加主觀性試題分量,鼓勵孩子有創見地表達,增強試題彈性,給學生選擇空間。在試卷形式和內容上給廣大教師以導向作用。

  二、試卷結構及特點

  全卷各部分比例適當,知識覆蓋面廣,題型多樣,內容豐富,沒有偏題、怪題,難易度適中。

  1、注重人文性。

  因為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語文課標倡導的一個科學理念。小學生年齡小,心理承受能力差,對考試非常恐懼。我們盡力營造一種寬鬆、愉悅、和諧的試卷氛圍,緩解學生緊張情緒,讓學生輕裝上陣,快樂考試。

  2.題型豐富。

  小學生活潑好動,一成不變的題目形式會使學生感到疲勞厭倦。因此,試卷的題型儘量豐富多變,以不斷刺激學生,增加答卷的快樂,啟迪學生心智。

  3.增加試題彈性,給學生選擇空間,題目靈活性強,給了學生一定的選擇空間。

  三、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第一題 按要求寫字詞

  此大題共45分,分4小題,重在考查學生對拼音字詞的掌握情況及書寫情況,題型靈活多變,考查學生的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從答題情況看,孩子的基礎要好,得分率就高。但也出現了一些情況,例如;有的沒有認真拼讀,把字寫錯了,有的寫字不規範,把反文寫成折文旁。

  第二大題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此大題共24分,這一題是考查學生對課文的掌握理解情況,本題共三小題,面廣知識全。全面考察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掌握情況。從學生做題情況來看,孩子們對課文的內容掌握的非常好,令老師們滿意。對課文內容的直接填空,幾乎沒有出錯的地方,有的只是極個別孩子的粗心造成的寫錯字的現象。

  第三大題 讀一讀,再選字,選詞填空

  這一題共10分 這一題的靈活性非常大,主要考察了孩子們對語言文字的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孩子們的答題基本掌握,但是學生困難的是“激動、感動”難以區分,失分較多,第三小題,重點考查學生對事物的理解程度,只要學生理解事物,這一題基本都能掌握,但是也有學生難以把握事物的形態,對生活理解的不夠,所以也有一部分學生在這方面失分。 第四大題 讀一讀下面的小詩,再完成練習

  這一題共6分,此題綜合性很強,考查的內容有兩方面,一題是選一選,連一連,這一題,只要學生把小詩讀懂了,都能掌握,但是也有學生根本不知道做什麼,大部分學生都能很好的完成,第二小題前面已經分析過了,這裡不再重複。

  第五大題 看看圖,想一想,寫一段話

  這一題共15分,此題即考查學生的觀察能力又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考察學生的思維能力,這一題考查學生的內容很多,綜合性非常強,可喜的是,學生的答題很好,都能超出老師的想象能力,有些學生駕馭語言能力非常棒,有些學生的想象能力很豐富。 四,整體答題情況分析

  全班參加檢測學生有78人,90分以上的學生有56人,優秀率50%,有三人不及格,及格率97.3%,最高分是99.5分,最低分是33分,從試卷的情況來看,難以適度,靈活多變,真正能考查學生的水平,從整體學生答題情況來看,學生答題良好,極少數學生不夠理想,那確實是學習困難的學生。

  五、建議:

  1.教師要進一步學習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落實三維目標。

  2.教學中加強語文基礎知識的訓練,要讓學生準確掌握字的音形義,。

  3.改變重背誦輕默寫的,學生不是不會背誦,而是不會寫,往往在寫上丟分。

  4.增加孩子的閱讀量,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及分析問題能力上下功夫。

  5.加強寫話訓練,要多為孩子創設寫話機會,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

  6.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及讀題、審題的能力。

  ***三***

  考試情況及分析:

  一、試卷分析及存在的問題:

  本張試卷題量適中,題型多樣,對第二單元的所有知識都考查到了,注重基礎,突出能力,尊重個性,鼓勵創新,聯絡生活實際的原則,考核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基本技能,注重檢測學生的語言素養。

  第一題為看拼音寫漢字,考察是的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可以看出學生對會寫生字的掌握還是很好的,丟分現象很少。

  第二題為查字典填空。這道題學生答的最不好,主要是把音序弄混了,“胡”字的部首為“月”,只有一名同學填對,其他的都寫的“古”,一個空填錯,後面的也就都錯了。

  第三題為比一比再組詞,考察是學生對形近字的掌握情況,學生答的還不錯,但有個別同學組的詞過於牽強。

  第四題為看例子照著做。仍有同學分析例子不細心,把一個字組三個詞理解成詞語接龍的形式,以至於丟了很多分。

  第五題詞語搭配連線,只有兩名同學出錯,其他全對。

  第六題選詞填空。有幾句同學對“驚喜”和“驚訝”的區分不好,選擇錯了。 第七題為排列詞語組成句子。共有3個小題,都比較簡單,除了個別人出錯外,大部分同學答的都挺好,但還存在句子不加標點的情況。

  第八題為仿照例子寫句子。這幾個加點的詞平時都練習過,同學們答的也很好,有一些同學寫的句子還給了我很大的驚喜。

  第九題為根據課文內容填空。這道題學生答的不好,丟分較多。主要原因是會背不會寫,錯別字太多,還有幾名同學根本就會背,以後還要加強學生背誦和默寫方面的訓練。

  第十題為閱讀題。問題很簡單,答案都在短文裡,只要認真讀都能找到答案,但還有一些同學讀短文太潦草,不明就裡就開始做題,以至找錯答案。

  第十一題為小筆頭。有的同學不知道從何下筆,從哪方面入手,還有的同學寫的太簡單,只有一兩句話。王鑫晨、楊燃、郭凱鵬等幾名同學寫的很好。

  二、提高措施:

  1、教學中加強語文基礎知識的訓練,要讓學生準確掌握字的音形義,針對二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特點,字詞教學應以積累為主。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引導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多積累一些優美詞句,養成自覺積累的習慣。同時,在教學中要加強詞句的訓練,提高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詞句的能力。

  2、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應立足於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時空,重視閱讀方法的培養和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要注意讀寫結合。同時,要將閱讀延伸於課外,鼓勵學生在課外多閱讀一些有益的書籍,豐富積累,提高自身的閱讀理解水平。

  3、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認真書寫,做事細心的習慣,認真審題的習慣,認真檢查,“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