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體質的表現有哪些

  陰虛體質者主要是陰液虧虛,還有哪些明顯的表現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陰虛體質的表現,希望大家喜歡!

  陰虛體質的表現

  陰虛是指因此身體裡面精、血、津、液等陰液虧虛的結果。陰液虧虛時人體有兩種顯示:一種是陰液的濡養、滋潤功能減低,呈現臟腑體能降下、肌膚乾淨等結果;另一種是陰氣虛衰了就無法限制陽氣,陽氣相對蓬髮,身體裡面就會易生燥熱。《黃帝內經·素問·調經論》中說:“陰虛則內熱。”陰虛身體素質是以身體裡面陰液虧少、陽熱之氣相對偏旺、易生燥熱等為有用體徵的身體素質態度。陰虛身體素質者的機身體裡面陰液放棄了濡潤滋養的功能,輕鬆呈現手足心熱、口乾咽乾、鼻微幹、脣紅微幹、喜冷飲、易煩熱、火氣大、肌膚幹易生皺紋、黑色澤沉澱等問題。陰虛身體素質者陰氣無法限制陽氣致使內熱,就會有面色潮紅、雙目乾澀、視物昏花、眩暈耳痛、易出汗、睡覺差、耐寒不耐熱、性格煩躁、有烘熱感等結果。陰虛身體素質的多見的有肺陰虛、心陰虛、脾陰虛、胃陰虛、肝陰虛、腎陰虛等問題。

  心陰虛

  心陰虛是指因此心陰血缺乏,而不得濡養心臟,乃至心主血脈、神明等功能減低,呈現虛熱內擾的結果。有用問題有:舌紅少津,脈細數或促。心陰缺乏,虛火內動,乃至打亂心神,因而有心?、急躁、煩躁、心慌不安、健忘、五心煩熱、失眠多夢等結果。心陰虧虛不得制陽,故面見顴紅。

  肺陰虛

  肺陰虛是指因此肺陰缺乏引起的虛熱內生的結果。有用問題有:苔少質紅少津、脈細數;口咽乾淨、形體消瘦、午後潮熱、盜汗、臉頰肌膚乾淨、聲音嘶啞。肺陰缺乏,放棄其清潤的本性,氣機上逆人易咳嗽。肺陰虛生內熱,有痰但不易咳出,尤其痰中帶血。

  脾陰虛

  脾陰虛是指因此脾臟陰液缺乏,濡養、運化功能不引起的一系列問題。有用顯示有:舌淡紅少苔或無苔,脈細弱而數;陰陽互根,脾陰缺乏致使脾陽、脾氣皆弱,食入食物量減弱,而且食後腹脹;運化、濡養功能不,水谷精微不得輸布,則呈現口乾不欲飲、乾嘔呃逆、肌肉消瘦、倦怠虛弱、肌膚易起皺紋、腸燥便祕等症。脾乃氣血生化之源,脾失健運,則陰不制陽,虛熱內生,因而會呈現心目中躁擾、煩亂不安、惡熱喜涼、手足心熱的問題。

  胃陰虛

  胃陰虛是指因此胃陰缺乏,胃失濡潤、和降功能所顯示的問題。有用顯示有:舌紅中間幹,少苔或舌光、紅絳,脈細數。胃陰虛虧,津液化源缺乏,則易口渴、咽喉乾淨,輕鬆積食、不消化,雖餓不欲食,食後胸膈難受。胃津液不足,則和降功能不,會呈現吞嚥不利、乾嘔呃逆、鉅細便不利等問題。肝陰虛

  肝陰虛又稱肝陰缺乏,是指因此肝陰液虧損、陰不制陽引起的虛熱內擾結果。有用問題有:舌乾紅,脈弦細數。肝陰缺乏,虛陽上亢,易呈現頭暈眼花、兩目乾澀、視物含糊、眼睛塌陷、黑眼圈、臉頰易生斑、肌膚乾淨、瘙癢有皮屑、脅肋隱隱灼痛、情志不舒、火氣盛、易肢麻手顫、手足有輕微的抽動等問題。虛熱內生就會呈現津液幹少、潮熱盜汗的結果。

  腎陰虛

  腎陰虛是指因此腎陰虧損、滋養功能不引起的虛熱內生的結果。有用問題有:舌紅少津少苔,脈弱無力或細弱極速。腎陰缺乏,腦髓空虛,骨髓失養,因而呈現頭目眩暈、耳痛耳聾、牙齒鬆動、頭髮早白、掉髮、腰膝痠軟、記性減低等結果。

  《醫門棒喝》中說:“此陽旺陰虛之質也,每病多火,須用滋陰清火。”這則是說,陰虛身體素質的人常耐冬不耐夏,不耐受燥邪、熱邪,易患有陰虧燥熱?病變,抑或病後易顯示為陰虧的問題。於是,陰虛身體素質者生活食物需以滋陰清熱為重。

  陰虛體質的調養

  陰虛體質的進補關鍵在於補陰。陰虛體質的人要遵循滋陰清熱、滋養肝、腎的養生原則。五臟之中肝藏血,腎藏精,同居下焦,所以,以滋養肝、腎二髒為要。此體質之人性情較急躁,常常心煩易怒,這是陰虛火旺、火擾神明之故,故應遵循《黃帝內經》中“恬淡虛無”、“精神內守”之養神大法。

  此種人形體多瘦小,而瘦人多火,常手足心熱,口咽乾燥,畏熱喜涼,冬寒易過,夏熱難受,故在炎熱的夏季應注意避暑。在飲食調養方面應滋陰潛陽,宜清淡,少吃肥膩厚味、燥烈之品。陰虛體質的人宜食味甘、性涼寒平的食物,如麥苗、醋、綠豆、豌豆、菠菜、竹筍、空心菜、冬瓜、蓮藕、百合、絲瓜、番茄、胡瓜、苦瓜、紫菜、梨、柳橙、袖子、西瓜、白蘿蔔、椰子、豆腐、豆漿、山東大白菜、菱白筍等。忌食大蒜、辣椒、胡椒、咖啡、榴蓮、荔枝、龍眼、櫻桃、核桃、紅豆、韭菜、大蒜、生薑等。

  陰虛之人宜常吃的食物

  1、鐵皮石斛

  金元四大家之首,養陰派學說創始人朱丹溪指出:“人,陰常不足,陽常有餘;陰虛難治,陽虛易補”,並在滋陰的藥材中,首推鐵皮石斛為“滋陰聖品”。在唐代醫學經典《道藏》中,鐵皮石斛被列為“中華九大仙草之首”,鐵皮石斛能夠滋養人體心、肝、脾、肺、腎五臟的陰虛,自唐宋以來,就一直被列為皇室貢品。上世紀八十年代,鐵皮石斛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的珍惜瀕危藥用植物。目前由國家質檢總局批准的唯一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鐵皮石斛為位於浙江臨安的天目山鐵皮石斛。

  2、銀耳

  有滋陰養胃、生津潤燥的作用。銀耳含有豐富的膠質、多種維生素和17種氨基酸、銀耳多糖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為民間最常用的清補食品,尤其是對肺陰虛和胃陰虛者,最為適宜。

  3、梨

  有生津、潤燥、清熱的作用,對肺陰虛,或熱病後陰傷者最宜。《本草通玄》:“熟者滋五臟之陰”。《重慶堂隨筆》:“溫熱燥病,及陰虛火熾,津液燔涸者,搗汁飲之立效。”

  4、鴨肉

  能滋陰養胃。《本草匯》:“滋陰除蒸”。《隨息居飲食譜》:“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養胃生津”。民間也認為鴨是最理想的清補之物,陰虛體質宜食之。

  5、桑椹

  有滋陰補血之功,最能補肝腎之陰。《本草述》:“烏椹益陰氣便益陰血”。《本草經疏》:“為涼血補血益陰之藥”,還說“消渴由於內熱,津液不足,生津故止渴,五臟皆屬陰,益陰故利五臟。”尤其是肝腎陰虛體質之人出現消渴、目暗、耳鳴者,食之最宜。

  6、豬肉皮

  豬肉有滋陰和潤燥的作用。清代醫家王孟英說:“豬肉補腎液,充胃汁,滋肝陰,潤肌膚,止消渴。”《本草備要》:“豬肉,其味雋永,食之潤腸胃,生精液,澤面板。”所以適宜陰虛體質者,豬皮效果更好。

  7、牛奶

  具有滋陰養液、生津潤燥的功效。歷代醫家對牛奶的滋陰作用頗多讚譽,或稱牛奶“潤肌止渴”,“潤面板”,“潤大腸”,或曰“滋潤五臟”,“滋潤補液”。凡體質屬陰虛者,宜常食之,裨益頗多。

  8、甲魚

  有滋陰涼血作用,為清補佳品,對陰虛之人,食之最宜。《本草備要》:“涼血滋陰”。《隨息居飲食譜》認為甲魚“滋肝腎之陰,清虛勞之熱”。所以,甲魚對陰虛血熱或陰虛火旺、虛勞骨蒸者,更為適宜。甲魚的背殼,又稱鱉甲,也有滋陰補血作用,陰虛之人食之亦宜。

  9、海蔘

  有滋陰、補血、益精、潤燥的作用。《藥性考》:“降火滋腎”。《食物宜忌》:“海蔘補腎精,益髓”。清代食醫王孟英認為海蔘能“滋陰,補血,潤燥”。海蔘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海味珍品,大能補益,又能滋陰,陰虛體質宜常食之。

  10、蚌肉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有滋陰、清熱、明目的功效。清·王孟英也認為蚌肉能“清熱滋陰,養肝涼血。”陰虛之人常用蚌肉煨湯食用,最為適宜。

  11、枸杞子

  有滋陰益壽之功,尤其是對肝腎陰虛的腰膝痠軟、頭暈目眩、視物昏花、耳鳴耳聾,或是肺陰虛的結核病盜汗、虛勞咳嗽,糖尿病的陰虛消渴等,食之更佳。

  12、西洋參

  能益氣養陰,對氣陰兩傷之人最宜。《本草從新》:“虛而有火者相宜”。《藥性考》:“西洋參補陰退熱。”《增訂偽藥條辨》:“西洋參滋陰降火。”所以,陰虛或兼氣虛,兼肺虛,或陰虛火旺者,食之最宜。陰虛之人忌吃人蔘,這是因為人蔘性溫,有助火之弊,若改用西洋參,清補氣陰,最為合拍。正如《醫學衷中參西錄》所說:“西洋參,性涼而補,凡欲用人蔘而不受人蔘之溫補者,皆可以此代之。”

  13、阿膠

  既能補血,又能滋陰。《本草綱目》:“阿膠,大要只是補血與液。陰不足者,補之以味,阿膠之甘,以補陰血。”尤其是肺腎陰虛之人,食之尤宜。

  此外,陰虛體質還宜服食牡蠣肉、鮫魚、馬奶、羊奶、酸奶、蜆肉、淡菜、蛙肉、蹄筋、豆腐漿、菠菜、青菜、黃芽菜、山藥、銀耳、蘑菇、金針菇、草菇、平菇、西米、糯米、黑木耳、番茄、枸杞頭、綠豆芽、甘蔗、酸梅湯、葡萄、百合、水煮花生、橘子、柑子、橙子、草莓、柚子、無花果、香蕉、西瓜、蜂蜜、蜂王漿、芝麻。

  常用補陰藥物南北沙蔘、地黃、何首烏、白芍、麥門冬、天門冬、石斛、玉竹、黃精、山萸肉、女貞子、旱蓮草、玄蔘。可根據身體具體情況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