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二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十六課裝昆蟲的口袋

  西師大版二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十六課《裝昆蟲的口袋》記敘了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小時候對昆蟲非常迷戀的兩件事。小編在此整理了西師大版二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十六課《裝昆蟲的口袋》,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西師大版二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十六課《裝昆蟲的口袋》

  法布林從小就對大自然有著濃厚的興趣。無論是在花叢中翻飛的蝴蝶,洞穴裡隱藏的蟲子,還是小河裡流遊動的魚蝦,都引起了他無限的好奇心。

  一天傍晚,暮色籠罩了田野,爸爸媽媽忙完了農活,發現法布林不見了,不由得著急起來,大田野上高聲呼喊兒子。

  “媽媽,我在這兒呢!瞧,我抓住了那隻會唱歌的蟲子!”媽媽一看,兒子的手裡拿著一隻全身翠綠、觸角細長的紡織娘。三天前,法布林就告訴媽媽,花叢裡經常傳出一種動聽的聲音,不知是誰在唱歌。現在,他終於找到了這位“歌唱家”。

  法布林八九歲時,因為家裡貧窮,爸爸叫他去放鴨子。每到早晨,法布林把鴨子趕進池塘後,就一動不動地趴在岸邊,靜靜地觀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在池塘的草叢裡,法布林發現了了一隻全身碧藍、比櫻桃核不定期要小一些的甲蟲。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蟲拾起來,放進一個蝸牛殼裡,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賞這珍珠一般的“寶貝”。

  夕陽快下山時,法布林口袋裡裝著放甲蟲的蝸牛殼,歡歡喜喜地趕著鴨子回來了。剛到家,爸爸就怒氣衝衝地吼著:“我叫你去放鴨子,你倒好,只顧著自己玩。老是捉蟲子,不中毒才怪呢!快給我把這些無用的玩意兒扔了。”

  爸爸的訓斥沒有驅散法布林對昆蟲的迷戀,強烈的興趣已經種在他的心裡。正是這種興趣,把法布林引進科學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蟲的世界。難怪後人為了紀念法布林,在為他建造的雕像上,兩個衣袋全部做得高高鼓起,好像塞滿了沉甸甸的昆蟲。

  西師大版二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十六課《裝昆蟲的口袋》教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從法布林的故事中受到啟示,養成善於觀察、善於發現的習慣,培養從小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2、從具體的描寫中體會法布林對昆蟲的迷戀。

  3、通過資料的補充,使內容得到拓展,使學生情感得到昇華。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從文中的具體描寫中體會法希爾對昆蟲的迷戀,培養學生在讀中的感悟能力。

  教學構想: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啟用學生的讀書需求,使教師、學生和文字之間進行和諧的對話。

  2、品讀課文,自主感悟。把課後思考題“法布林是怎樣迷戀昆蟲的”作為教學主線,依據學生的讀書感受和情感表達需要,結合相關詞句指導調控,師生共讀共議。

  3、感悟與訓練並重。“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的基本特點,利求通過引導、交流、朗讀、想象,把感悟與訓練巧妙結合,使學生與文字的情感產生共鳴。

  4、注重知識拓展,追求超越昇華。將充分利用教參提供的人物資料,把法布林多層面的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學習本文後,不僅對課文有全面感知,還有對法布林的深深欽佩。

  教學程式:

  ***一***激發興趣,談話引入

  教師談話並出示昆蟲圖片,引出和學生們一樣喜愛的法布林,匯入新課。

  ***這樣通過生動的圖片創設情境,給學生展示出一個富有生機的昆蟲世界,通過教師富有感染的描述,讓學生初步對法布林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從而增強學習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自由讀文,標註段落,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讀後學生進行評議,評議重點是生字字音是否讀準

  3、教師出示重點詞卡檢查:濃厚、訓斥、迷戀、怒氣沖天。

  ***意圖是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通過學生的自學、自查,多種方法的識讀以及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降低識字的難度,提高學習效率。處理詞語部分時,著重引導學生對abcc型別詞語的積累;處理生字時,引導學生從字的音形義多角度識記。***

  ***三***整體感知,瞭解課文內容

  1、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對小時候的法布林有哪些瞭解?誰能用最簡單的話說一說。

  2、通過剛才的讀書,同學們對法布林有了初步的瞭解,現在讓我們走進課文,相信同學們對法布林會有更多的認識。

  ***此舉既使學生學習了略讀,粗知文章大意,建立對文章的整體感知,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概括、表達能力。***

  ***四***品讀課文,自主感悟

  第一步:

  1、指名讀第二、三自然段,劃出法布林迷戀昆蟲的語句。

  2、學生彙報,指導學生重點抓住“三天前”、“終於”體會法布林鍥而不捨的探究精神。

  3、指導朗讀。師讀第二段,加上錄音***呼喊的聲音***:法布林!法布林!法布林!生讀法布林的話“媽媽,我在這兒呢!瞧,我抓住了那隻會唱歌的蟲子!”

  師:這隻蟲子真可愛!三天前,你就告訴媽媽,花叢裡經常傳來一種動聽的聲音,不知是誰在唱歌,原來是它呀!你是怎麼找到這位歌唱家的?

  師:看來,找到這位歌唱家可真不容易呀!難怪你這麼高興呢!

  學生練讀2、3段

  師:法布林就是這樣,對大自然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意圖:1、自讀自悟。指導學生通過讀、畫,加深對法布的認識,同時因為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這樣先學後教,互動學習,可以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走進文字。2、感情朗讀。在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後,指導學生帶著體會朗讀,在讀中再次深化理解,走進人物內心。***

  第二步:默讀四至六自然段,劃出體現法布林對昆蟲迷戀的語句。

  ***意圖:1、引導學生展開充分想象,法布林還會觀察到什麼奇妙的現象,進行文字的拓展,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將自已當成課文中的主人公,感受事物,體驗生活。2、用以讀代講的方式,結合插圖中人物的表情讀出法布林的“小心翼翼”和對甲蟲寶貝般的珍視,在不自覺中又一次走進了法布林的內心,也是真正做到了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3、通過生生之間的評讀,結合父子對昆蟲的不同態度,反襯出法布林對昆蟲的迷戀,把構想中的主線貫穿始終。***

  第三步:1、由第二件事自然引讀到第一段,仍是以讀代講的方式,和第七自然段巧妙交融,有機整合。

  2、拓展引深文字。①推薦閱讀《昆蟲記》。②聯絡生活暢談自己的興趣。③送給學生一句話,予以啟迪。

  ***意圖:1、第一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的變序設計,立體解讀了文字,當學生通過兩件事更深地瞭解了法布林對昆蟲的迷戀後,再讀第一自然段,實際上就是把學生零散的印象進行歸納,讓學生感受到法布林對自然的濃厚興趣,並在不知不覺中領悟到第一自然段的總起作用,但一切又盡在不言中。2、引導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走向生活。利用教參提供的人物資料為學生進行文字外的探究閱讀,提供延伸渠道,認識一個更加豐滿的法布林形象。3、結合學生自身讓他們從文字中走出來,生髮情感,受到感染,真正提高語文素養。***

↓↓點選下一頁檢視《裝昆蟲的口袋》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