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抗日戰爭的黑板報材料

  湖南人民用鮮血和生命支援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將永遠載入史冊。下面就隨小編看看關於抗日戰爭的黑板報內容,希望喜歡哦。

  關於抗日戰爭的黑板報圖片欣賞

  
       關於抗日戰爭的黑板報圖片1

  關於抗日戰爭的黑板報圖片2

  關於抗日戰爭的黑板報圖片3

  關於抗日戰爭的黑板報內容

  一、衡陽保衛戰後留下的中國軍民遺骸***當時的《救國日報》社論稱:“抗戰八年,戰死疆場之英雄烈士,至少數十萬人;而保衛國土,致死不屈者,亦不在少數;但其對國家貢獻之大,於全域性勝敗有決定作用者,當為衡陽守軍。”***

  早在七七事變前後,湖南便抽調8萬湘軍,開赴江浙支援上海抗戰,成為全國投入部隊最早、投入兵力最多、作戰最勇敢的省份之一。

  抗戰轉入相持階段後,湖南由初期的大後方成為正面戰場的最前線,擔負起正面防禦主戰場的重任。

  數十萬湖湘子弟就地補入第九戰區部隊。湖南人堅韌的“犟”勁,在這樣的歷史時期又一次展露無餘。

  第一、二、三次長沙會戰,常德保衛戰,衡陽保衛戰,湘西會戰。全國抗戰正面戰場的22次會戰,湖南境內多達6次。日軍投入兵力80多萬人次,傷亡20多萬;中國參戰部隊近200萬人次,傷亡達30多萬……規模之大,歷時之久,超出任何省份。

  二、位於長沙嶽麓山的國民黨陸軍第七十三軍抗日陣亡將士公墓

  在湖南人民的有力支援下,中國將士浴血奮戰,死死剋制住了日軍的凶頑,使湖南正面戰場的抗戰,成為一首聲震全國乃至世界的慷慨悲歌。

  第一次長沙會戰,迫使日軍自七七事變以來第一次放棄攻佔的地區,退守戰前原有陣地,從而粉碎了日軍迅速結束中國戰爭的夢想,也使西方各國認識到中國戰場的極端重要性,開始增加對中國抗戰的援助。

  第二、三次長沙會戰,中國軍隊抗擊了日軍的反覆進攻,迫使日軍原路退回。當時因盟軍在太平洋戰場節節失利而鬱悶的美國總統羅斯福聞知大為振奮:“盟軍的勝利,全賴華軍長沙大捷”。

  三、湘西會戰令日軍戰略全面收縮

  作為中國抗日戰爭正面戰場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戰役,歷時55天的湘西會戰中,中國軍隊斃傷日軍2.4萬多人,中國抗日戰爭由此進入了戰略反攻階段。

  “湖南人民的抗戰努力,將永遠載入中華民族解放鬥爭的光輝史冊!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湖南軍民在抗戰中的傑出表現,集中彰顯了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的蓬勃偉力。

  九一八事變後,湖南掀起的持久、壯闊的抗日救亡運動,促進了全國抗戰局面的形成,為正面作戰和游擊戰爭的開展奠定了思想、組織和群眾基礎。

  全面抗戰中,湖南人民用鮮血和生命參加神聖的抗日救國戰爭,協同國民革命軍進行6次正面會戰和數千次敵後游擊戰爭,並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給全國抗戰以有力的支援,為全國抗戰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