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陶藝的主要工序_陶藝製作的工序有哪些

  陶藝作品的製作是一個複雜而又有趣的過程,陶藝作品有自身獨特的藝術特點與魅力。那麼,關於陶藝的製作工序,你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陶藝的製作工序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陶瓷製作工藝流程

  淘泥

  高嶺土是燒製瓷器的最佳原料,千百年來,多少精品陶瓷都是從這些不起眼的瓷土演變而來,制瓷的第一道工序:淘泥,就是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

  摞泥

  淘好的瓷泥並不能立即使用,要將其分割開來,摞成柱狀,以便於儲存和拉坯用。

  拉坯

  將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轉盤內,通過旋轉轉盤,用手和拉坯工具,將瓷泥拉成瓷坯。

  印坯

  拉好的瓷坯只是一個雛形,還需要根據要做的形狀選取不同的印模將瓷坯印成各種不同的形狀。

  修坯

  剛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需要通過修坯這一工序將印好的坯修刮整齊和勻稱。

  捺水

  捺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即用清水洗去坯上的塵土,為接下來的畫坯、上釉等工序做好準備工作。

  畫坯

  在坯上作畫是陶瓷藝術的一大特色,畫坯有好多種,有寫意的、有貼好畫紙勾畫的,無論怎樣畫坯都是陶瓷工序的點睛之筆。

  上釉

  畫好的瓷坯,粗糙而又呆澀,上好釉後則全然不同,光滑而又明亮:不同的上釉手法,又有全然不同的效果。

  燒窯

  千年窯火,延綿不息,經過數十道工具精雕細 的瓷坯,在窯內經受千度高溫的燒煉,就像一隻醜小鴨行將達化一隻美天鵝。此外,燒窯前即在坯體素胎上繪畫,如青花、釉裡紅等,則稱為釉裡紅,其特點是彩在高溫釉下,永不褪色。

  最後就是形成了精美的陶瓷。

  陶藝的製作技法

  ***一***尼條盤築成型法

  1.取一塊適量的泥料,用雙手自然捏緊、轉動,使其成圓棒狀。

  2.將圓泥棒橫放在工作臺上,用手指均勻地搓動,邊滾邊搓,左右手指走動,從粗到細.

  3.自然、平和地搓泥條,根據需要搓成粗細一致、大小均勻的泥條。

  4.將泥條放在轉盤上做一底部,然後將泥條邊轉邊接邊壓緊,邊轉動轉盤,依次加高,最後做成自己需要的造型。

  5.每增加了一層需要內外壓平、壓密、壓勻以免乾燥時開裂。

  6.可用泥拍、手拍和手拉轉動調整造型,可用保留泥條盤築的原始手跡效果。

  ***二***手捏***雕塑***成型法

  手捏、雕塑成型法是製作陶藝最原始、最基本、最簡單的方法之一,也是初學陶藝者體驗泥性一泥的厚薄、軟硬、乾溼程度最基本的練習,可以不用工具,光用手捏,有較大的自由度,只需要用手把泥團捏成你自己想要造型的形狀即可,這也是最古老的製陶方法之一。還可用雕塑刀等工具做成雕像,在泥半乾時將雕像挖空。

  ***三***泥板成型法

  泥板成型就是將泥塊通過人工或壓泥機滾壓成泥板,然後用這些泥板來進行塑造。滾泥板時,應把泥塊放在兩塊布中間進行,從泥塊的中心向四周擴散***轉動布塊***,注意泥的厚度,要符合所做陶藝作品的需要。製作時要利用泥的柔軟性,可以像用布一樣成型,而利用泥板的堅硬特點時又可把它當成木板一樣來成型。泥板成型應用範圍很廣,從平面到立體,都可以進行造型變化,可利用泥板溼軟時進行彎曲、卷合,製作成自然、優美的造型,也可利用泥板半乾時製作挺直的器物。

  ***四***印模***印坯***成型法

  印模***印坯***成型法是利用石膏模具來進行成型的一種方法。自古以來。此法就廣泛地運用在陶瓷生產中,通常我們使用的是石膏模具,母模可以用石膏或陶泥製作成型,然後根據造型翻成若干塊模具,待模具乾燥後,即可印製坯體,印模成型。印模時要用力均勻,壓緊,才能把造型完整的印製出來對造型複雜的作品,要分模印製,然後再合成,在介面處要用泥漿粘接好,坯體脫模後有殘缺的要修補,多餘的要刮掉。這種方法可以大批量地複製產品,在陶瓷生產中帶來很多便利,根據個人需要可在模具上製作出不同的肌理和其他裝飾效果。

  ***五***拉坯成型法

  拉坯是利用旋轉的力量配合雙手的動作,再拉坯機上將泥團拉成各種形狀的成型方法。也是陶瓷製作中一種常見的和傳統的成型方法。但技術性非常強,要求很高,有些師傅一輩子從事拉坯工作。這種方法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掌握,坯體可以先從簡單的碗、杯、盤開始,熟練後再拉瓶、罐等複雜的造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掌握拉坯技術,非得下苦功夫不可。

  ***六***泥漿鑄件成型法

  泥漿鑄件成型法在日用陶瓷批量生產中應用廣泛,也是陶藝成型的技法之一。先用泥或石膏做母模翻成石膏模***分塊***,石膏模留有注漿口,模具乾燥後,把配製好的泥漿注入石膏模內,隨著石膏模的吸水速度,及時注滿泥漿,當石膏模吸漿達到一定厚度時,將模內多餘的泥漿倒出,控幹待泥坯脫離模壁後,再從石膏模內取出坯體即可,另外還要保持***掌握***一定的乾溼度進行保溼,以便進行下一步修坯、粘接、裝飾等。

  ***七***綜合成型法

  綜合以上幾種方式,靈活運用即可。

  陶藝裝飾技法

  陶藝造型完成後,就應該考慮如何裝飾,裝飾手法不同,效果也不同。有的採用在未燒的坯體上進行刻畫、壓印、堆塑、鏤空等直接表現手法,也有的採用在釉上裝飾,用陶瓷顏料彩繪的釉上裝飾手法,另有釉上彩與釉下結合的裝飾手法***如青花鬥彩***

  一、坯體裝飾***釉下法***

  1、加法:加泥點、泥條、泥餅等在泥坯上裝飾你所想要的紋樣。加前先溼水,加泥漿水用手加壓,用手和雕塑刀做飾物。

  2、減法:刻坯、鏟坯、劃坯和鏤空,用工具在坯體上刻出各種裝飾紋樣,可深可淺,可寬可窄,全憑經驗的把握。

  3、攪胎、攪漿法:

  A、將不同色彩的泥土糅合在一起,出現自然的紋理。

  B、將兩種以上不同色澤泥板有規律地疊壓在一起,它的剖面則出現有規律的紋理***肌理***,也可將其扭曲,自然變化,豐富肌理效果。

  C、將不同色澤的泥漿攪在一起,將坯體浸入泥漿內,使坯表面附一層自然攪胎的效果。

  D、攪釉,將不同的釉色攪混在一起施於坯體表面,出現自然多變的肌理效果。

  E、配製一種收縮大於坯體表面的透明或乳濁釉,燒後出現裂紋和縮釉。出現特殊的裝飾效果,或者再出窯時,將燒後溫度下降至100°C左右的器物突然開窯,熱遇冷空氣,風驚,釉面裂開,馬上將墨水浸入釉的蚊片內,出現裂紋釉效果。

  4、繪飾法:手繪或用化妝土,自由自在地繪製各種紋樣,用毛筆畫,也可用竹針剔刻。

  5、色釉裝飾:可以用毛筆在坯體上塗抹色釉、畫顏色釉,也可均勻地噴施顏色釉。

  二、釉上彩繪法

  A、是指再燒好的陶瓷淺色釉胎上用彩料進行裝飾繪畫,然後再用電窯低溫燒烤二次燒成。

  B、貼花紙裝飾:在燒好的陶瓷白釉胎上,用瓷用化工印好的貼花紙貼在陶瓷上裝飾***此法適合大批生產***,再用電窯低溫烤花窯二次燒成。

  三、綜合裝飾法

  將釉上、釉下裝飾用在同一種***一件***作品上,它的手法多樣,燒成方法也是多次燒成。

  顏色釉與剪紙裝飾,還有刻瓷法,指在燒成後的陶瓷上刻出紋樣,一刀一刀、一點一點地刻,需耐心、細緻地刻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