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李商隱生活的時代背景

  李商隱,字義山,是唐代著名的詩人。那麼是什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李商隱生活在哪個時代

  眾所周知,唐朝詩人輩出,而現今史料上可以查詢的著名詩人大多出自於唐朝,畢竟唐詩、宋詞、元曲各代表當朝的一個文學發展方向,因此談及詩歌、詩人則首推唐代。作為“小李杜”之一的著名詩人李商隱,其姓氏也不難與李唐盛世產生聯想,而他也的確是唐代詩人,卻無奈生在晚唐。

  事實上,李商隱與著名詩人李賀一樣,還是唐氏宗親,也就是大唐王朝的皇家親屬,他自己本人也在多部作品中提及此事,不過因為皇室宗室繁衍過快,且年代久遠,早已不知還剩下幾分唐氏血統,而且鮮有富貴,因此家境在晚唐時期也是一番落寞之態,他的這個皇室宗族身份也並沒有給他帶來任何實際利益。

  作為著名的晚唐詩人,李商隱與著名詩人杜牧齊名,一起被世人稱之為“小李杜”,再加上詩人李賀,三人被合稱為三李,另與詩人溫庭筠也相交甚歡,被合稱為“溫李”。大概因為生不逢時而又懷才不遇,他一生在官場上不得志,卻意外成就了他的文學造詣,李商隱生在晚唐,此時唐詩已成落魄之態,其發展態勢已大不如前,更何況已經歷了唐詩最為繁盛的登峰,難有造極。但李商隱卻在如此大環境大背景下,將唐詩再次推向高峰,並自成自己的一個風格,其詩流傳至今仍被傳誦,也是有所慰藉。

  此外,李商隱有著鮮明的政治傾向與抱負,他一心報效國家,但由於他所在的唐王朝處於日漸沒落的時代,因此在他的很多詩歌中能讀到對政治與統治者的強烈不滿、憤恨以及濃濃的愛國情懷。

  李商隱的故事

  李商隱曾經表示自己與唐朝的聖上是同宗的親緣關係,然而經過考證也已經確認了他的確是唐朝皇室的遠房親戚,但是由於沒有具體的歷史文獻來說明,而兩者之間的關係應該已經是相當遠的距離,因此儘管李商隱在作品中多次闡述這一點實際上也並沒有給他帶來絲毫實真實利益。

  而李商隱一戶人家中有三名進士,其中第一位考中進士的是李商隱的爺爺李叔洪,十九歲的時候一舉中第,於安陽任官,即安陽君,二十九歲去世,為官十年,歷史上關於他的記載很少。

  關於李商隱的傳說,在後人的史料筆記中能找到不少。其中在宋朝的史料記載中,稱年長的白居易晚年十分賞識李商隱,很愛讀他的詩,有一次甚至開玩笑表示死了以後希望可以投胎成為李商隱的兒子。李商隱的大兒子出生以後,李商隱真的給他取名叫做白老,結果這個兒子甚是愚蠢,等到小兒子出生以後,十分聰明伶俐,大家都笑稱就算是白居易投胎到李家,也肯定是小兒子。

  北宋年間還有一個“西昆體”詩派,由楊億等幾個人相互唱和詩歌,以繼承李商隱的詩風得而出名。當時的社會上有一位專門裝扮成李商隱的表演人,整日穿著殘破不堪的衣衫,對著別人說是楊億硬生生撕爛了他的衣服,從而引得眾人大笑。因此後來有一種說法聲稱西昆派對於李商隱詩歌的繼承是生吞活剝的表現。

  李商隱生平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是唐代著名的詩人。李商隱與杜牧被稱為“小李杜”,據考證李商隱是唐代皇族的遠房宗室,李商隱與837年中進士,但是偶遇李商隱在後來娶了王茂元的女兒,所以被捲入“牛李黨爭”中,一生不得志,最後在鄭州病故。

  李商隱出生的時候他的父親是獲嘉的縣令,所以李商隱跟著父親在浙江生活,5歲就能背誦經書,7歲就能寫文章了,但是在李商隱10歲的時候父親去世,李商隱職能跟著母親回到家鄉。回到家鄉的李商隱在堂叔的門下學習,但是作為長子的李商隱也揹負起了家庭的負擔,以抄書補貼家用。李商隱在16歲就以擅長寫古文而在鄉里聞名,後來在829年,李商隱結識白居易與令狐楚,令狐楚成為李商隱的老師,期間李商隱一直向令狐楚學習,直到令狐楚被調任。後來李商隱中進士,恰在這年令狐楚病逝,李商隱在料理完令狐楚的喪事後進入王茂元的幕後,並娶了王茂元的女兒,這時李商隱就被認為背叛了剛剛去世的老師而遭受排擠,在複試中被除名。

  裡傻瓜呀知道839年,再次通過考試成為校書郎,被調任弘農縣尉,但是遠離了朝廷和權力中心,李商隱的從仕之路也變得異常的艱難,李商隱在政治上也沒有找到能夠自己的方向,在岳父死後,李商隱的處境更加困難,所以李商隱一直在政治邊緣徘徊,直到851年,妻子王氏去世,李商隱懷著對妻子的虧欠去了西南邊境的四川,這段時間是李商隱人生中最平淡的時期,後來柳仲郢被調往京城後,李商隱在兩年後回到了家鄉,最後在鄭州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