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郝思文怎麼死的

  郝思文是水滸傳中人物,排第四十一位,上應地雄星,那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希望對你有幫助!

  

  郝思文的死應該是水滸一百零八將中最慘的,他在和徐寧巡哨的時候,突然遭到敵軍偷襲,雖然奮起反抗,但是最終被活捉入城。井木犴郝思文視死如歸,決不投降,結果被凌遲處死,頭被掛在城門口示眾。

  郝思文以身殉國,是在宋江的杭州之戰中,當時兩軍交戰,宋江想做到按兵不動,決定後發制人,就派手下去巡哨,第一天是花榮、秦明二人,第二天是徐寧、郝思文,沒想到這一連巡視了數天,都不見敵人有出戰的意思。

  這一天又輪到徐寧和郝思文兩人巡哨,二人帶著數十騎兵一直巡哨到北門,但是看到城門大開,不知道什麼情況,想要一探究竟,來到吊橋邊看的時候。突然聽到城上鼓聲雷動,城裡突然竄出一隻軍隊。

  徐寧、郝思文知道中計急忙往回撤,但是逃到城西的時候,路邊又喊聲四起,殺出一百餘騎兵,徐寧拼死殺出一條血路,但是回頭卻不減了郝思文,再返回看的時候,發現郝思文已經被敵軍活捉住了。徐寧急忙回身想要救郝思文,但是突然飛來一箭正好射中徐寧,只能眼睜睜看著郝思文被抓走,他帶著箭傷逃命的時候,遇到趕來救援的關勝。

  宋江派人到軍中打聽郝思文的訊息,第二天,聽到有人來報告,說在杭州北門上,郝思文的頭被竹竿挑起來,掛在門口示眾,才知道郝思文已經遇害,宋江非常傷心。

  井木犴郝思文的事蹟

  郝思文祖籍運城人,他戎馬一生,經常上陣殺敵,豪氣沖天,非常有英雄氣節,早先是東京蔡京手下的一名武官,傳說當初母親懷他的時候,夢到了井木犴。

  井木犴年輕的時候就練就了十八般武藝,後來和關勝一起投奔梁山,宋江賞識他的武藝,讓他當虎翼營都統,井木犴本人也更隨宋江多次出征,而且他忠於宋王朝,一心期盼著招安,懷有滿腔的報效祖國和為國效命的偉大志向。

  但是命運總是愛捉弄人,總是讓井木犴事與願違,由於不擅長防備暗器偷襲,但是偏偏兩次都撞上了會使用暗器的人,兩次被暗器偷襲,被套索拉下馬活捉。

  在被方天定捉拿後,井木犴不願意投降,他面對誘惑從容不迫,寧死不屈,這種在戰亂中還能忠於兄弟情誼的人是難能可貴的,讓人為之動容,在喊這個後英勇就義後,他的頭被用竹竿挑起來掛在城樓示眾。

  井木犴能被關勝賞識,可以看出他在武力上的過人之處,郝思文在和林沖爭鬥數個回合後,花榮前來助陣才不幸敗退,回馬便走,可以看出其馬戰了得,但是扈三娘撒起套索,郝思文就被拖下馬活捉。

  在和徐寧拼死作戰的時候,又一次被套索活捉,可見郝思文防守暗器能力較差。在和秦明的戰鬥中,一被騷擾就容易自亂陣腳;在追趕單廷圭的時候,也因為疏忽大意,被妖術所傷被活捉,雖然他作戰勇猛但是缺乏自我保護能力,他的種種弱點導致最後悲慘的結局。

  水滸傳井木犴郝思文簡介

  郝思文是《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是井木犴,他和關勝是拜把子兄弟,更隨關勝一起討伐梁山,被抓後投降梁山,在梁山大聚義的時候上應地雄星,在征討方臘的時候戰死在杭州。

  傳說郝思文的母親在懷他之前夢到井木犴投胎,所以有人稱他是井木犴,他精通十八般武藝,是個出色的武將,但是一直沒有做官的機會,他和關勝一起在蒲東,懷才不遇。

  宋江遠征大名府的時候,蔡京召集大臣商議如何救援,有人就推薦關勝,蔡京就到蒲東禮請關勝,關勝認為自己出人頭地的機會來了,他還不忘帶上自己的好兄弟郝思文一同前往。蔡京很賞識關勝,他任命關勝為總指揮,郝思文為先鋒部隊首領,宋江回師梁山後,讓大將呼延灼詐降,將關勝誘騙到樑上,關勝中計被梁山好漢俘虜,郝思文雖然負責接應,但武義敵不過林沖、花榮。

  他展現出自己勇猛的戰鬥水平和二位武將站了幾個回合,不幸敗退,在逃跑的途中被趕來的扈三娘逮個正著生擒回梁山,宋江愛惜兩位的能力,為其鬆綁,以禮相待,關勝和郝思文兩人投降梁山。

  宋江第二次進攻大名府的時候,關勝和郝思文擔任先鋒部隊和守城的索超、李成展開混戰,宋江則乘機殺入,大敗朝廷的軍隊。梁山被招安後,郝思文和宋江南征北戰,戰功顯赫。在杭州之戰中,郝思文和徐寧率部隊巡哨,到杭州北門前,遇到敵軍突襲,他奮勇殺敵,終究寡不敵眾,被活捉起來,斬首示眾,死後被追封義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