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與民族文化的相關介紹

  一部優秀的動漫需要有文化的支撐才能算得上是成功的動漫。那麼,關於動漫與民族文化,你瞭解多少呢?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動漫與民族文化:雙雙難得的機遇

  儘管人們對文化全球化的理解不盡相同,但是,文化全球化的現實讓人們清楚地看到民族文化所面臨的種種機遇和挑戰。一方面,民族文化需要抓住機遇走向世界,在世界文化體系中佔據一席之地;另一方面,民族文化必須迎接挑戰,在文化傳播與交流中抵禦侵蝕,贏得主動。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動漫作為一種新興的藝術形式和文化形式,無疑也承擔起了民族文化傳播的重要責任和使命。

  首先,對民族文化的傳播與發展而言,動漫無疑是一種全新的詮釋方式和表現手段。其本身的娛樂性和通俗性使它在當下文化交流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傳播優勢,以此前熱播的《花木蘭》和《功夫熊貓》為例,其成功之處就在於她們改變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疏遠印象,通過一種現代時尚、輕鬆幽默、愉悅心靈的方式把觀眾吸引到螢幕面前,並使之深受感染,這是其它說教的方式所無法比肩的。此外,動漫文化本身也是民族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族文化的發展實力和綜合水平。國產動漫中的許多精品,諸如《小蝌蚪找媽媽》《葫蘆兄弟》《大鬧天宮》等,已然成為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國際文化交流中飽受好評。

  其次,對動漫文化的發展而言,民族文化是其重要的思想源泉。作為文化的動漫,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或藝術的外在形式,她更需要深刻的思想文化內涵給予支撐,而民族文化恰恰為其成長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源。一方面,民族文化為動漫製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空間;另一方面,民族文化的融入又使動漫文化的傳播範圍更加廣泛。這在中國傳統動漫創作中已有不少成功的先例,諸如《哪吒鬧海》《大鬧天宮》等,不僅受到國內觀眾的喜愛,同時也贏得了國外觀眾的好評。

  所以,從文化全球化的現實背景來看,無論動漫文化之於民族文化,還是民族文化之於動漫文化,都是難得的現實機遇。

  動漫:民族文化的“助推器”

  如前所述,動漫是民族文化傳播的一種全新形式,因而在某種意義上,動漫應該成為民族文化發展的“助推器”。這也是當前社會各界提倡大力發展動漫文化的一個重要因素。無論是內容、形式還是傳播的方式,動漫對民族文化的推動作用顯而易見。

  1、動漫在創作主題和創作形式上往往都與民族文化息息相關,用自己隱含的傳播方式成為民族文化傳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創作內容上,動漫通過隱性的文化傳播表現了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諸如《大鬧天宮》《哪吒鬧海》《三個和尚》等都是以民族傳統文化所推崇的價值觀念為其創作主題,並以動漫傳播的方式將這些文化主題傳承和發揚。而在創作形式上,動漫也常常藉助傳統民族文化手段,諸如木偶、泥塑、剪紙、皮影戲、水墨畫、貼紙畫等都曾與動漫文化有機結合並取得相當的成功。像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其內容上取材於齊白石國畫的魚蝦形象,形式上則借鑑了傳統的水墨畫創作藝術,開篇“開啟一本素雅的國畫畫冊,一幅幽靜的荷塘小景淡淡推入,古琴和琵琶樂聲悠揚,共同勾畫出優美抒情的水墨世界……”。此外,在故事主題上該片又反映了中國人傳統價值理念中的“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正是這種“中國式”的傳統創作,奠定了此片在國產動漫乃至世界動漫作品中的重要位置。該片也多次榮獲國內國際大獎。

  2、動漫藉助現代傳播技術和產業運作的方式從而推動民族文化的更好更快傳播。一方面,動漫通過書刊、電影、電視、舞臺劇、音像製品以及網際網路絡等現代資訊傳播技術手段傳播自己,也同時傳播著民族文化,其影響力往往是全方位和多側面的;另一方面,動漫文化的產業化運作,同時創作出一系列動漫衍生產品,諸如與動漫形象有關的服裝、玩具、電子遊戲、食品等,這些衍生產品的傳播無疑成為民族文化傳播的又一個重要力量。

  3、動漫藉助當代受眾更易接受的獨特文化傳播形式,從而更有利於民族文化的傳播。一是,動漫作為大眾文化的影象,以其形象、簡潔、易懂的特點飽受視覺時代受眾的喜愛,尤其是受到少年兒童的認可;二是,動漫通過“非現實性”和“唯美性”的藝術方式滿足消費時代受眾的情感需要和心理訴求;三是,動漫作為一種大眾文化,其大量複製、大量傳播的特點,使其更容易滿足平民藝術時代下多數受眾的審美趣味。1

  4、動漫是文化全球化跨文化傳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當下世界各國民族文化傳播與競爭的新領域。眾所周知,當今世界動漫發展極不平衡,基本形成了以美日韓為首的“第一世界”,英法等國為代表的“第二世界”,以及以中國、印度等為代表的“第三世界”的“三個世界”的格局。2然而,這種不平衡不僅是文化產業發展不平等的顯在表現,其背後也多少反映出所謂“文化帝國主義”的某種隱憂。因此,動漫文化推動民族文化的發展,任重而道遠。

  動漫:民族文化的“雙刃劍”

  然而,如果把動漫簡單作為民族文化發展的一把“萬能鑰匙”,那就大錯特錯了。在當前大力強調動漫對民族文化傳承保護作用的同時,認清動漫之於民族文化發展傳播的侷限性也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動漫文化既是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也同時是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一種改造。這就意味著,這種改造既有可能是對民族文化的創新或發揚,也有可能是對民族文化的篡改或惡搞。事實上,縱觀當下動漫文化的發展我們發現,反傳統文化和大力提倡弘揚傳統文化幾乎同時成為這個時代的潮流。3這在文化全球化的跨文化競爭中已經日益顯現。諸如日本漫畫《西遊記》《封神演義》《三國志》《水滸傳》等,幾乎把中國傳統故事顛覆得面目全非,而且還融合了日本人自己的思想和理解――而這種新生的顛覆傳統的作品卻又被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所接受――這對民族文化的傳承而言無疑是一種非常嚴峻的挑戰。

  其次,動漫文化的產業化使其融入了更多的商業因素,從而帶來動漫文化的商業化、娛樂化、低俗化等傾向,這從寄予民族文化傳承與保護厚望的角度而言,無疑成為民族文化傳播的一種現實隱憂。這在動漫文化對青少年的影響方面尤為突出。有研究指出,當前動漫文化對青少年的教育性與腐蝕性同時並存。而其腐蝕性則包括對青少年性格養成、青春心理、生活方式、民族精神等方方面面的負面作用。4同樣有研究表明,迪斯尼卡通文化中存在著大量的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個人英雄主義的思想觀念,這些西方價值觀念嚴重衝擊了中國青少年的傳統價值觀念。5所以,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必須時刻警惕動漫文化對民族傳統文化的某種破壞或異化。

  最後,民族文化中的一些傳統因素和精英特質,意味著動漫並非民族文化傳承與保護的一把萬能鑰匙。眾所周知,民族文化總是有其精英和傳統的一面,尤其是那些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傳統或民族文化傳統的精英文化,其固有的特質可能並非適合動漫這種大眾文化的傳播模式。也許,“居廟堂之高”才是這些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的真正出路。至於“處江湖之遠”的動漫文化而言,可能和其根本就是格格不入的“兩個世界”。所以從這個層面上說,民族精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已經不是諸如動漫文化的大眾文化或所謂的文化創意產業***甚至包括所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所能解決的問題了。

  需要注意的結合與創新之路

  綜上所述,動漫之於民族文化,既可能是積極有效的“助推器”,但也同時有可能是一把“雙刃劍”。因此,健康的結合與有效的創新才是各自發展傳播的現實選擇――

  一方面,動漫文化應該承載傳承和保護民族文化的使命和責任。在動漫文化產業化發展程序中,應盡力摒除其商業化、娛樂化、低俗化的影響,積極發揮其教育和引導的功能,既要加強民族傳統文化和主流價值文化的輻射和延伸,同時又要滿足公眾多樣化的文化需求,通過規範作為大眾文化的動漫文化傳播,成為民族文化發展傳播的真正“助推器”。

  另一方面,應充分挖掘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豐富資源,促進具有中國特色的動漫文化傳播和發展。既要在動漫文化的內容和形式上充分挖掘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又要堅持中華民族文化傳承中的與時俱進原則,努力追求動漫文化發展中的民族性與普適性相結合,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民族動漫文化產業的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