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國內珠寶企業的特徵及問題

  改革開放近30年來,我國的珠寶首飾產業從小到大不斷髮展,具有發展面廣、速度快、起點高的特點,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現階段國內珠寶企業的特徵

  1現階段國內珠寶企業的主要特點——以民營企業為主體

  根據調查,我國珠寶首飾行業中,民營珠寶首飾公司佔75.8%,其中71.8%為家族企業,家族企業已佔據我國珠寶首飾業的半壁江山。這其中著名的企業包括有廣東的翠綠、浙江的日月、香港的周大福、謝瑞麟等。而在深圳,這塊目前聚集了全國70%以上的珠寶首飾生產能力的珠光寶地,其黃金珠寶首飾業90%是民營企業,而其中大部分又是家族企業。可以說,是民營珠寶家族企業撐起了中國的珠寶首飾業的天空。

  2這種以民營企業為主體的中國家族式珠寶企業的利與弊

  利處:***1***家族成員之間的信任感很強;***2***家族成員可以共患難;***3***家族式企業管理層的內部衝突容易協調。

  弊端:***1***用人的“舉賢”與“避親”問題;***2***財務管理混亂;***3***以“口授”代替制度;***4***老闆的能力不能適應公司的發展;***5***缺乏應有的激勵機制;***6***營銷近視症——缺乏長遠的目標;***7***可以共患難,不能同甘苦。

  現階段國內珠寶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行業集中度低,且集中度有一直下降的趨勢,競爭激烈

  根據貝恩對市場結構的分類標準,CR8小於40%,則該產業屬於競爭型市場,沒有一家企業可以絕對操縱市場。而我國珠寶業目前行業集中度遠遠低於40%,接近於完全競爭型市場。最大8家珠寶商佔有的珠寶首飾業市場份額一直偏低,僅百分之二點幾,而且除2002年產業集中程度略有回升外,其餘幾年的產業集中度還呈現下降趨勢,這表明我國的珠寶企業間的市場競爭是相當激烈和殘酷的。

  首飾鑲嵌飾品加工業具備了相當的水平和能力,但高檔珠寶產品的製作能力仍待提高

  十多年鑲嵌飾品加工業的發展,中國的珠寶家族企業已具備了相當的製作水平和能力。據統計,香港有90%以上的鑲嵌首飾是在大陸加工的,有200多個加工廠常年為國外加工首飾,年產值30多億美元,同時還有300多個工廠具備加工外單的能力。在珠寶鑲嵌加工方面,中國的民營珠寶企業有著明顯的產業優勢。但在同時,大量的珠寶企業只是依靠進行批量生產成品首飾,賺取加工費而經營,並沒有成為珠寶銷售渠道終端高額利潤的享有者。與之相對應的,在高檔珠寶產品的設計研發、工藝製作等方面,國內的民營珠寶企業於國外的名店名企仍有不小的差距。

  產品差異化小,競爭層次較低

  二十多年的行業發展,使得中國的珠寶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趨勢,業內的眾多家族企業也已羽翼漸豐。但在同時,但應清醒地看到,中國珠寶業的後發優勢帶來了過快的發展速度,此行業的高額利潤吸引眾多民營資本進入次行業。大量資本的湧入和眾多家族企業的形成,的確對行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由於千店一面,沒有區別,沒有特點;品牌之間,企業之間沒有太大的變化,使得產品同質化嚴重,不可避免的會使中國珠寶業的競爭始終擺脫不了低層次的價格競爭。

  現階段國內珠寶企業的優勢與劣勢

  優勢?

  ***1***首飾鑲嵌飾品加工業具備了相當的水平和能力;

  ***2***產業叢集效應開始顯現;

  ***3***家族企業內部治理機構積極因素:集中的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高效的決策機制、較為完整的營銷網路;

  ***4***發展環境的積極因素:確認並保護家族經濟的政治制度、“家”文化、稅收、融資環境的改善、較為完善的行業人才培養機制。

  劣勢

  ***1***行業集中度低;

  ***2***產品差異化小,競爭層次較低;

  ***3***家族企業內部治理機構消極因素:人力資源開發和培訓機制不夠完善、激勵機制有失偏頗、缺乏現代財務管理監督機制、營銷網路水平不高;

  ***4***發展環境的消極因素:制度性歧視、“抑商”文化、稅收過高、融資渠道較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