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哭鬧不停的原因

  父母們一定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吧,寶寶不知為什麼哭鬧不止,怎麼哄也不起作用。是什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1、感冒

  患感冒的寶寶半夜容易醒來哭鬧,因為感冒可造成寶寶的呼吸道阻塞及全身的不適,應對症處理,儘快縮短病程,減輕症狀。多給寶寶喝熱水,喝新鮮果汁,必要時在醫生的指導下,用減輕鼻堵的藥物。側臥的睡眠方式,更適合感冒的寶寶。

  2、發熱

  寶寶在發燒時會不斷哭鬧。父母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應用解熱的方法或解熱劑,給寶寶儘早解熱,進行降溫護理,以免引起高熱驚厥。

  3、長牙期的疼痛

  寶寶從5個月開始長牙,到2歲半長全,寶寶會因為長牙帶來的不適而哭鬧。應注意觀察寶寶的臉頰、下頦,如果有明顯的口水紅疹、牙齦腫大、觸痛及輕微發燒等,就要考慮是否有長牙疼痛困擾著寶寶,可以採用區域性冷敷的方法緩解寶寶的不適。待寶寶牙齒長出後,睡眠會自然好轉。

  4、憋尿而哭鬧

  有的寶寶,尤其是男寶寶,因憋了尿膀胱飽滿的刺激使寶寶感到不適,於是寶寶就會表現為睡覺不踏實、來回翻身、伴哭鬧。解尿後,寶寶就會繼續安靜地睡覺。不要在寶寶臨睡前半小時給寶寶進乳、水太多,要掌握寶寶解尿的時間規律,也可以主動在一定時間,提前給寶寶換尿布或把尿,這樣就可以有效減少寶寶因排尿引起的哭鬧。

  5、鼻塞

  寶寶常會出現吃奶時的鼻塞,尤其是剛出生不久的寶寶,或是感冒了的寶寶。鼻腔中有大的鼻痂,會使鼻腔阻塞,迫使寶寶用嘴呼吸。這樣,乾燥的空氣刺激咽部,造成咳嗽等不適,就會引起寶寶突然大哭。用清水滴注或用器具清理鼻腔,軟化鼻痂,清除鼻腔中的阻塞物後,寶寶才能順利地吸吮,繼續安然入眠。

  6、腸道疾病

  在炎熱的夏、秋季節,經常會因為吃了引起寶寶過敏或腹部不適的食物,寶寶會在夜間焦躁不安,甚至哭鬧。此時要注意寶寶的腹部有無脹氣,包塊,拒按,大便等的情況,父母應立即帶寶寶去醫院。

  7、夜間溫度不適

  室內溫度最好不要超過24℃,太熱或太冷,或穿的、蓋的過多,使寶寶在睡眠中煩躁或把被子蹬掉,繼而感覺寒冷,也會導致寶寶出現哭鬧。 8、空氣中有刺激物

  臥室中的刺激物,可能使寶寶的呼吸道發生過敏、阻塞,因而發生哭鬧。刺激物可來源於香菸味、痱子粉、驅蚊花露水、油漆等。

  9、噪音

  當寶寶處於淺睡眠階段,或者處於從深睡眠進入淺睡眠的過程中,凡是突然的、音量大的、不熟悉的聲音,均可以驚醒寶寶,引起哭鬧。

  10、突然的母子分離

  由於媽媽或看護人的突然離別、更換,造成寶寶情感上的不安全感、焦慮情緒,就會出現不明原因的半夜啼哭,監護人需多拍拍、抱抱,親切地小聲說話安撫寶寶,使寶寶儘快適應新的環境。

  11、過分的活動

  寶寶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抑制功能較弱,如果白天受到過強的刺激或晚上睡前有過過於激烈的活動,都會使寶寶在睡眠時,大腦仍處於興奮狀態,因而引發在睡眠中的突然哭鬧。所以,在睡前不要讓寶寶活動過多,使大腦興奮性過高,以保證寶寶有一個好的睡眠。

  12、父母、照顧者的情緒變化

  如果是與寶寶接觸最親密的人,尤其是媽媽,情緒不穩定,比如生氣、沮喪、失眠、緊張和焦慮等,往往容易“傳染”給寶寶;如果有家庭關係變故、人員之間衝突或者搬家等情況,都會使孩子處於情緒緊張狀態,因而哭鬧。

  寶寶哭鬧不停怎麼辦

  1、寶寶是否餓了

  哭聲:哭聲短而有力,比較有規律,漸漸急促。

  措施:3~4個小時需要餵奶一次,間隔時間不能太久;經常性1~2小時就哭鬧,有可能是一次性奶量不夠。

  2、檢查尿布是否溼了

  措施:紙尿褲太沉,寶寶會很不舒服的;如果有紅屁股的現象,抹點護臀霜;搵褲如果溼了,一定要及時更換。

  3、檢查寶寶身上是否有異樣

  措施:檢查寶寶是不是出疹子了;打預防針的地方是不是有紅腫現象;有沒有被蚊蟲叮咬。

  4、情緒宣洩的一種方式

  哭聲:幾聲緩慢而拖長的哭聲打頭陣,聲音較低發自喉嚨。

  措施:經常陪寶寶玩耍,消除他的寂寞感;一般情況下,抱起來就沒事了。 5、檢查寶寶鼻子是否通暢

  措施:可以藉助小工具,比如小棉籤,吸鼻器等;用工具時一定不能太深入,避免弄傷寶寶。

  6、有可能是消化不良引起腹脹

  哭聲:來得突然,第一聲又長又響,之後屏息,接著大哭。 措施:摸摸小肚子是不是硬邦邦的;可以吃一些助消化的藥物。

  7、寶寶是不是穿的太多或太少

  措施:要根據室內的溫度及時給寶寶增減衣物;原則上寶寶的衣服和大人同步即可。

  8、寶寶是想睡覺了

  哭聲:哭聲不太大,有規律,比較纏綿,甚至有些不安

  措施:讓他做一些緩慢的或有節奏的運動;講一些撫慰的話幫助他放鬆或讓他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