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古代服飾文化

  漢朝的時候就有了關於男子 敷粉的記載。魏晉南北朝的時候,敷粉成為了士族男子的時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代男子愛化妝***一***

  化妝不是現代人的特權,也不是女人的專利,我國古代的男子也是修飾妝容的行家,當然他們並不是化妝師。

  漢朝的時候就有了關於男子 敷粉的記載。魏晉南北朝的時候,敷粉成為了士族男子的時尚。古代所用的粉是鉛粉,是用鉛、錫等材料,經過化學處理之後轉化成的一種粉。這種粉能夠讓人的容 貌增輝生色,所以也被稱為“鉛華”。鉛粉的形狀分為固體及糊狀兩種,固體的被加工成瓦當形或者銀錠形,稱之為“瓦粉”或者“定***錠***粉”;糊狀的被稱為 “胡***糊***粉”。

  到了南北朝時期,薰衣剃面之風開始盛行。南朝梁的男子不僅會敷粉,還要施朱***胭脂***,而且要把鬍子刮乾淨,用各種香 料把衣褲薰香。當時的香料都是從西域南海各國進口的,如蘇合香、甘松香、安息香等,都是奇香無比。當時香料的製作技術已經日益精進,從漢初的天然香料轉化 為了合成香料。魏晉時期,薰香十分流行,士人佩都把佩戴香囊當做一種時尚。

  到了唐代,男子中更是盛行塗抹面脂類護膚化妝品,更讓人感 到不可思議的就是男子還塗抹口脂。唐代皇帝每到臘月初八會將各種面脂和口脂當做一種慰問品分賜給官吏***尤其是戍邊的將官***。口脂是一種無色脣脂,相當於現 在的潤脣膏。一般是用動物油脂、礦物蠟和各種香料製成,例如羊脂、麝香、甘松香等。

  古代男子還把染黑頭髮和鬍鬚當做時尚,紈絝子弟則把紋身當做喜好,招搖過市。

  裙裝,古代男子早穿過的玩意***二***

  說起男人穿裙子,我們就會想到蘇格蘭風俗,但是大家一定不知道中國古代的男子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男子多穿一種叫做“深衣”的連體服飾,它與當代的連衣 裙的樣式十分類似,上衣下裳在腰部縫合為一體,領、袖、裾等用其他的面料或者刺繡緣邊。深衣的出現,改變了過去的貴族服飾樣式,因此很受人們歡迎,不僅在 平常的時候穿,也經常用作禮服和祭服。從而形成了我國基本的傳統禮服——上衣下裳制和深衣制,而上衣下裳制要比深衣制的等級要高。一般平民為了勞動方便, 只好穿窄袖貼身的短打。

  華夏傳統服裝因為不方便騎馬射箭,不利於提高戰鬥力。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釋出了“胡服騎射”的政令,提出 了“著胡服”“習騎射”,讓男人們改穿胡人式的緊袖短衣和長褲。以取胡人之長,補中原之短。後來,上行下效,胡服就推廣開來了。後來到了漢朝,男子多穿開 襠的褲子,外面穿上裳或深衣。

  魏晉南北朝時期,大量少數民族湧入中原,胡服也成為了司空見慣的服飾。漢族貴族在胡服的基礎上進行了改動。延長了衣服的長度,加大袖口和褲口,改左衽為右衽。當時,貴族青年男子穿裙子十分流行。裙子與木屐是六朝時貴族子弟的常見裝束,成語“裙屐少年”就源於此時。

  “女扮男裝”在古代很流行***三***

  在古裝電視劇中,我們經常會見到“女扮男裝”的情況。但是我們都會有這樣一種思想就是,純屬虛構。其實早在夏朝時,就記載了好穿男服的夏桀寵妃末喜。在《晉書·五行志》中記載稱:“末喜冠男子之冠。”也就是說末喜喜歡戴男人的官帽。

  到了唐朝的時候,婦女穿男裝達到了鼎盛時期。有一次,唐高宗和武則天舉行家宴,太平公主就以一身男裝亮相,身穿紫衫,腰圍玉帶,頭戴皁羅折上巾,身上還佩戴著邊官和五品以上武官的飾物,太平公主還以男子的歌舞在高宗面前表演。

  另外,在《舊唐書·輿服志》中還記載,唐玄宗時宮中的婦人,“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內外,斯一貫矣”。在宮內宮外,女子身穿男裝,足蹬男子皮靴已 經成為十分普遍的事情。唐武宗時也有女子穿男裝。武宗妃子王氏,十分擅長歌舞,又曾經幫助武宗獲得了帝位,深受君王的喜愛。王妃身體纖瘦,與武宗的身段十 分相似,一次武宗在狩獵的時候,她就穿著男子的袍服陪同,並騎而行,因為與武宗的形象看上去差不多,人們一時間居然分不清哪個是皇上,哪個是妃子。武宗還 想把王妃立為皇后,後來,宰相李德裕以妃子孃家寒素以及本人沒有子嗣的理由提出了反對意見,這位王妃由此失去了執掌後宮的機會。

  由此可見,女子身著男裝已經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