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好壞的區別

  對於玩吉他的新手可能不知道吉他的還壞有什麼區別,那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供大家閱覽!

  一.手感系統

  對於演奏者來說,手感是頭等大事,它也是一把好琴的首要條件。

  好的手感必須建立在這樣一個基礎條件之上,即,各品位在常規演奏情況下發音不擦品***弗拉門歌吉他例外***,同時琴絃與品條之間的高度要儘可能的低一些。

  這主要涉及到吉他製造的如下幾個方面。

  1.琴頸與箱體的安裝角度是否合理。

  合理的安裝角度,是獲得好的手感的先決條件,即便是對於民謠或爵士吉他這類擁有琴頸調整機構的吉他,合理的琴頸安裝角度,也可以使你的有效調整範圍最佳化。

  琴頸合理的安裝角度,是要求指板在縱向上與面板上相當於弦橋中心點的位置上的一個相當於指板厚度的支點平行。這是我制琴多年來的理論和經驗的總結,但這一條太專業化了,也不一定適合大家。那麼在一般情況下,大家可以用指板縱向射線是否與吉他的面板平行來作一般參考標準。

  2.指板是否平直、規整。

  平直、規整的指板是獲取最佳手感和健全發音的最重要條件,也是吉他製造中的一個重要質標系列。

  對於西班牙吉他來說,平直、統一和規整是在縱、橫兩個方面的共同要求。偶爾也可以見到指板橫向輕微外凸弧的西班牙吉他,但這種外凸弧必須是輕微的,並且是統一、規整的,內凹弧則是完全不可取的,無論它是否統一和規則。而對於美國式吉他,指板平直只是縱向上的要求,在橫向上,美國式吉他在設計上就是一定向量的規則外凸弧,我們只需要觀察這種外凸弧是否統一和規整。 美國式吉他指板縱向上一定範圍內的整體拋物線型內凹或外凸是有可能通過弦的拉力或琴頸調整機構進行校正的,但是對於西班牙吉他,你在標準音高的調絃之後所觀察到的結果,則基本上是不可變的了,因此要格外的留意。

  3.弦枕、弦橋高度。

  高度及弦枕上弦槽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手感和第一品位的發音,但對音質的影響甚少,因此可以通過修整或更換弦枕得以解決。而弦橋的高度是否合理,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手感之外,還會很嚴重的影響音質與音量。弦橋太低,則共振力度不夠,音量偏小,音質發飄;反之弦橋太高,則音質發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是由於琴頸與箱體的安裝角度問題,則可以通過更換弦橋來改善和解決。在手感較理想的情況下,弦橋太低或太高,則多半屬於琴頸與箱體的安裝角度有問題。

  4.琴頸調整機構是否有效。

  這一項只針對於美國式吉他,美國式吉他的琴頸角度調整機構一般在如下兩個位置:

  - 音孔內上方橫樑中間位置。例如C.F.Martin的產品和大多數的Dreadnought型號產品。

  - 琴頭弦枕處可拆卸的小護蓋內。例如Gibson的產品和大多數的Jumbo型號產品。

  調整工具

  一般是相當於4-6mm外徑的內六角"L"形板手,也有用外六角套筒調整的吉他產品,但多為琴頭調整式。

  調整方法

  順時針:緊,指板在縱向上將走向外凸弧,琴絃落低。***與指板的距離縮小***。

  逆時針:鬆,指板在縱向上將走向內凹弧,琴絃抬高。***與指板的距離增大***。

  無論是鬆或緊,都應該在標準調絃的條件下進行,而且,調整起來都不應該費太大的力氣,另外,當指板在縱向上最為平直的時候,如果琴絃與指板的距離還是太高、或太低,則多半是琴頸安裝角度或弦橋、弦枕高低的問題,不是靠這種調整方法所能夠解決的。

  5.琴頸的把握是否舒適。

  這一點在感覺上是因人而異的,根據你的手的大小、彈法風格和持琴習慣等。一般來說,琴頸不亦過厚。

  二.音準條件

  音準是吉他這類固定品位平均律樂器的一項硬性物理指標,它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說。現實中,雖然不會有絕對的音準,但我們也不能粗略地認為,音準只要差不多、不明顯就可以了,因為它對於你耳朵長期的影響,將對你自身的音準概念提出挑戰,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即使是一把檔次不高的吉他,音準也是同樣重要的一個問題,因為,畢竟在這方面,音樂家的耳朵與普通愛好者的一樣重要。並且,即使有同等音質條件的兩把吉他,音準較好的一把在實際演奏中會明顯的更和諧,更動聽。

  對於新琴絃***剛裝上不久***的吉他來說, 音準的校驗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因為新琴絃的適應期很長,充分適應之前會有很顯著的"縮弦"現象,即調到某一音高後不能夠穩定下來,尤其是使用尼龍琴絃的古典與弗拉門歌吉他,這樣就使得校音的結果不是很可靠。如果你在琴行裡為這樣的一把吉他校音的話,沒有方法則是不太現實的。那麼,應該怎樣去解決這個問題呢?

  對於尼龍弦的吉他,最好的辦法是當天將琴絃調至儘可能的標準音高,第二天在將它調至略高於標準音的音高,但不要超過小二度,而第三天再正式地調準和校驗這把吉他的音準。如果你是琴行老闆,則第三天應該再將琴絃調降一點,但也不要低於標準音小二度,這樣可以很有效地延長琴絃的壽命。這其中的原因涉及到許多關於琴絃製造方面的引數知識,這裡就不再長篇大論了,但你需要知道,如此,你可以聽到這種琴絃在這把吉他上的最佳音質表現。因此如果你是在挑選一把專業級的琴,這一點就很重要了,當然你需要有這樣的條件。因此最好是我們琴行的老闆和僱員們都懂得這些知識,並在顧客到來之前提前將這些工作做好。

  對於檔次不高的吉他,用手"助拉"琴絃是一種快餐式的有效方法,它可以使琴絃的張力很快地達到適應的指標,類似於"拔苗助長",這樣你可以在十多分鐘內將琴絃基本調準,但這樣對琴絃不利,你也無法聽到這種琴絃在這把吉他上的最佳音質表現了。

  至於音準的具體調校方法,如實音校法、泛音校法、諧振校法、混合校法等,涉及到太多的知識,因此留待以後專門闡述。而且對於音準的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可能到位的,如果你對於自己的耳朵不夠有信心,最好還是請一位信得過的老師或受過較嚴格訓練的專業人士去幫你把關。為何老師去幫學生選購樂器幾乎已成為天經地義的事了,這也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三.音質

  從專業的角度講,音色是一項由演奏者的彈奏技術所控制的指標,而音質則是一項最能體現樂器本身價值的軟性物理指標,也是一件好樂器的最大賣點。決定音質的是樂器製造所使用的材料與樂器的結構設計、以及製造工藝水平。一般對於音質的認識主要是依靠聽覺,而且在一定範圍內對於音質的審美也時常因人而異,這是因為人們在不同的認識水平下所導致的審美趨向的不同,因此說它是一項軟性物理指標,也很難用語言將它表示清楚。但是,有一些指標是可以儘可能的用語言進行表達的。

  1.共振性***音質、音量***

  共振性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音質和音量。首先,好的音質必須是在樂器的整個腔體、甚至是整個樂器能夠充分共振的條件之下,在此條件下所得到的音質是相對豐滿、厚實,而且也相對純樸、自然的。對樂器音質的判斷能力有限的初學者,切忌盲目地以"音量"的大小來進行判斷,因為初學者對於音量的認識也是不完全可靠的,真正意義的音量是在較好的音質的共振條件下所體現的,而這種聽覺認識往往需要很多的時間,通過對大量不同檔次跨度樂器的聽覺對比和彈奏體驗方能獲得的。好的音質應該是深邃精緻、生動鮮明的,而不是漂浮刺耳的、單調乏韻的。

  2.均衡性***頻寬、平衡***

  由於高、低音共用同一塊主振面板和共振腔體,因此從樂器設計製造的角度上講,低音的深沉和高音的明亮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這裡,我們姑且把這兩個極端之間的質感距離叫作頻帶響應寬度。而好樂器又要求有儘可能深沉的低音和儘可能明亮的高音,即頻寬越大約好,同時,整個音域音階的過渡在音質和音量感方面都要儘可能的不露聲色,這的確是很難的一件事情,總體來說,箱體較小,可以更好地照顧到高音,但低音的損失將很明顯。反之如果箱體較大,可以更好地照顧到低音,而高音也會有所損失。更何況高、低音是相對的,我們無法為高、低音區找到一個合理的分水嶺,因此便涉及到了均衡性這樣一個問題。即,高音、低音在音質和音量的總體水平上要相對地平衡。

  3.專業性***風格、傾向***

  一般來說,箱體較大的琴內腔容積大,低音訊響較好。這類琴較適合於Blus、Ragtime、Jazz等節奏感較強的音樂風格演奏。而箱體較小,高頻響應較好的琴則又比較適合於Folk、Bluegrass、Country等較為輕快的音樂風格的演奏。這就是吉他音質的專業性傾向。如果你打算定製一把琴,那麼瞭解這類的知識就應該是你首當其衝之所急了。 另外,古典吉他的音質要華貴、莊重,絢麗、舒展,而弗拉門歌吉他的音質要樸直、粗獷、低延展性和各品位一致的輕度打品等***至於吉普賽女人的那種野味兒,我等炎黃就不易體會到了***,以及民謠吉他的音質要純淨、通透,和聲的凝聚性強等,這些又是音質的風格傾向。

  綜上所述,吉他的選購的確不是一件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我等卻往往必須在一朝一夕、甚至是一時半會兒之間搞定一把吉他,因此,只希望以上內容能夠為大家起到一種學習和參考的作用。

  1試低音是否渾厚迴盪。

  2在不同把位試同一音階,是否音高完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