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孩子記憶力

  小孩子的記憶力是每個家長都關心的事情,那麼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提高孩子記憶的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提高孩子記憶力方法推薦一:

  方法一:從培養寶貝注意力入手

  離開了對識記材料的注意,記憶自然也如過眼煙雲消失殆盡。所以,要想提高寶貝記憶力,訓練寶貝注意力應作為整個訓練過程的第一步。針對注意力不集中的寶貝,不可急躁,更不能強迫寶貝按自己的意願行事。可以注意觀察寶貝,如果寶貝對某一事物感興趣,那好,我們就以這個事物作為起點,讓寶貝儘可能對這個事物保持較長時間的注意力。只要寶貝一次比一次能堅持的時間更長一點,父母就應該感到欣慰。

  方法二:正確培養記憶力

  家長可以利用幼兒形象記憶的特點,有意識地利用新鮮生動的實體,培養他的記憶力。要堅持不懈地培養,才有可能讓幼兒的記憶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不要小看幼兒的記憶能力,它是人們積累知識、經驗最有效的武器。

  方法三:加強幼兒語言能力

  幼兒的記憶與語言能力的發展有密切關係。無論識記或回憶,語言都起著重要作用。記住記憶任務、理解記憶事物、複述記憶內容等各環節都離不開語言。因此,增強幼兒的語言能力,是提高幼兒記憶能力的重要方法。

  方法四:以無意記憶為主,形象記憶占主導地位

  記憶力的一個特點是容易遺忘,因此一般人記不住3歲以前的事情,心理學稱之為“人類幼年健忘”。這個時期的幼兒,對鮮明、生動、有趣的事物非常感興趣,這些事物能引起他的情緒反映,重複多次後使幼兒能夠不費力地記住,如喜愛的玩具、動物、道路、詞彙等等。但這還是無意記憶、形象記億,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家長可以給幼兒明確的記憶任務。

  方法五:針對不同年齡段記憶力特點

  4歲以後,幼兒的記憶力就有可能終生難忘,但是,由於思維的具體形象性,這時的記憶基本上還是屬於形象記憶。在5-6歲時,幼兒記憶的有意性就有了明顯的發展、他不僅能識記和回憶需要的材料,還可以運用一些方法幫助自己加強記憶。這個時期,家長就要注意培養幼兒的有意記憶,它是掌握系統的科學知識、技能、技巧納基礎。因為靠無意記憶所獲得的知識是零碎片斷的,是不完善的。

  方法六:要增進幼兒對事物的理解

  由於幼兒理解能力有限,對很多事情難以理解,對記住的事情並非真正理解,如幼兒會背誦古詩,但並不理解,而是一種簡單的模仿和機械的記憶。隨年齡的增長,幼兒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僅靠機械記憶是不夠的,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因此,為了加強幼兒納理解力,要讓幼兒學會分析和比較,如讓幼兒知道小鴨和小雞的區別和相似處,幼兒的記憶就會更深到和精確。

  方法七:豐富寶貝的生活環境

  有生活經歷才有記憶,有的寶寶年齡很小,卻因為"見多識廣",能記住和講述很多見聞。從小給寶貝提供豐富多彩的生活環境,給他玩各種顏色、有聲的、能活動的玩具,聽音樂,多與寶寶講話,給寶寶念兒歌、詩歌,講故事,帶寶寶去公園、動物園、商店,和寶寶一起做遊戲等等,這些都會在他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能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記憶。這些印象在遇到新的事物時會引起聯想,幫助寶貝記住新的物件。

  方法八:制定規律的作息制度

  有規律的作息可以有效地幫助寶貝建立時間的概念,防止寶貝在大腦中形成錯亂的時空觀念。在作息制度實行初期,父母可以一邊安排寶貝的活動,一邊向寶貝敘說:“12點半了。現在是午餐時間,寶貝該吃飯了。”“1點半了,寶貝該午睡了。”“4點了,寶貝可以玩玩具了。”建立正確的時空概念可以在無形中強化寶貝的記憶力。

  方法九:創設各種有趣的記憶遊戲

  遊戲始終是寶貝的最愛。寶貝在遊戲過程中身心都處於亢奮狀態,這時候寶貝記憶的積極性被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媽咪,我們玩昨天玩的遊戲好不好?”寶貝可能把具體玩遊戲的時間搞錯,但是他會記住遊戲本身。根據寶貝的這一特點,父母可以自己創設一些有趣的遊戲來幫助寶貝提高記憶力。

  方法十:進食增強記憶力的食物

  3-6歲是開發幼兒智力潛能的關鍵時期,家長可以通過調整幼兒的飲食來提升幼兒的記憶力。瓜子、花生、黑桃、芝麻等乾果都是補腦健腦的食品,牛奶、豆奶、豆漿、豆腐腦、豆腐花等飲品的蛋白質含量較高,營養豐富,有利於提升幼兒的記憶力,都可以適當多吃點。

  提高孩子記憶力方法推薦二:

  第一步:利用遊戲

  “哪裡沒有興趣,哪裡就沒有記憶。”歌德的話正好說中了幼兒的記憶特點。明智的家長絕不能“命令”孩子記住這、記住那,而是讓孩子在玩中學、玩中記。您只要想想“你拍一,我拍一,早早睡覺早早起……”這樣的拍手歌,就不難想像,利用遊戲可以讓孩子無意間記住多少東西了。可以訓練幼兒記憶力的遊戲很多,如說歌謠、講故事、猜謎語、唱兒歌等等。

  第二步:明確任務

  不用說孩子,就是您自己可能也不記得走過無數遍的樓梯是多少臺階。但是,您如果跟孩子說:“數數樓梯有多少臺階,星期天好去告訴姥姥。”孩子準會記牢。又如,您給孩子講故事,先跟他說:“媽媽講個故事,回頭你再講給爸爸聽。”這也能促使孩子記好您講的故事。為什麼?就是因為明確了任務。記憶的任務、目的明確,可以提高大腦皮層有關區域的興奮性,形成優勢興奮中心,因而記得牢。

  第三步:充分理解

  什麼算理解?就是新知識與腦子裡原有的知識經驗“掛上鉤”。一旦掛上鉤也就容易記住。因此,您應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知識經驗,使他學的新知識與腦子裡的舊知識建立聯絡。比如,孩子記“乘法口訣表”,你可以啟發孩子理解“乘數不變,被乘數增加'1',積就增加一個乘數”的道理。這樣,他就藉助已有的加法知識很快記住了乘法口訣。

  第四步:多用感官

  有個實驗,以10張畫片為材料,單憑聽覺記的效果為60%,單憑視覺記的效果為70%,而視、聽覺和語言活動協同進行,記憶效果為86.3%。這是因為多種感官參與識記活動,可以在大腦皮層建立多通道的神經聯絡。

  記憶應該是能記善憶。有的孩子知道得不少,就是到時侯想不起來,他不是沒有記住,而是不善於回憶。所以,訓練孩子的記憶力,不光是讓孩子善記,還要讓他善憶。讓他把記在腦子的東西系統地歸類,整理得井然有序。比如,孩子學了一定數量的字,你可以幫助他按字形或讀音歸類,以後再學,繼續歸入相應的類別。這樣,系統地存在腦子裡就容易回憶起來。總之,“存”在腦子裡的東西系統性越強,到時侯就越容易“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