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導致記憶力下降

  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獎者:傑弗理·霍爾、邁克爾·羅斯巴殊和邁克爾·楊。他們獲獎的研究是:如果人們不按生物時鐘作息、生活和工作時,學習、工作效率會很低,而且還會患病。小編建議大家少熬夜。

  

  熬夜打破人體內時鐘,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

  諾貝爾獎獲獎者之一的邁克爾·羅斯巴殊教授發現,長期的晝夜顛倒、節律紊亂,就更可能引發一些不可思議的變化。這些罕見病人的大腦下丘腦、杏仁核等區域存在著控制節律的基因突變或紊亂。“我們發現一些經典的節律基因很精細地工作著,相互鉗制,此消彼長,通過大腦神經調控著全身的器官,讓大家有節律地工作,一旦打破,會出現問題,疾病可能匍匐而來。”

  另一位獲獎者,邁克爾·楊發現,由於熬夜缺乏睡眠,神經突觸部分被星形膠質細胞大量吞噬,從而減少了神經遞質,導致大腦神經傳導變慢、反射時間變長。

  他還發現,調節節律的關鍵基因失效後,會促使腫瘤發生。此外,不按時吃飯、不按時睡覺,不僅引發肥胖,還會引發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疾病。

  到點就該睡覺,到點就要吃飯,這個“到點”,說的就是一種節律。許多醫生在得知2017年諾貝爾獎的歸屬是人體節律時,他們表示,正是因為生物體這種奇妙節律現象吸引著科研人員前赴後繼地投入這項研究。

  節律生活,乃至天人合一,道理是古老的,但其具體作用機制乃至影響,正被科學家逐漸認清。時差、熬夜、借咖啡提神……在醫生看來,現代人的很多行為與進化而成的某些節律背道而馳,對健康造成的不利影響正被逐步發現。

  對學生來說,熬夜帶來哪些危害?

  美國研究人員日前在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告說,動物實驗證明,睡眠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重新調整大腦中負責學習和記憶的神經元,因此缺乏睡眠會影響大腦的記憶能力。

  為了認識睡眠和記憶間的複雜關係,科學家在過去的十年中,做了大量的實驗研究與臨床研究。美國心理學家詹妮弗調查“學生睡眠習慣”後發現:大一學年年末的平均學分績點,早睡早起的“雲雀”型為3.18;而“夜貓子”型是2.48。也就是說,“夜貓子”的平均學分績點更低。還一個研究發現“開夜車”,會使“死記硬背”的效果下降約40%。

  此外,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其實我們的大腦在睡眠中並沒有休息,它仍有高度活躍的腦部活動。

  科學家介紹:進一步的分子生物學研究結果顯示:睡眠時間持續少於正常生理需要達三天以上時,最先受到影響的是注意力、專注力及操作能力;長期睡眠不足,記憶力、理解力、判斷力將會受到嚴重損壞,最終導致學習效率及創造性思考力顯著減退。

  總而言之:學習要努力,但熬夜,需謹慎。

  如何提升學習效率,避免熬夜?

  而在此前,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犧牲睡眠無助學生獲得好成績。這項對4000名年齡在11歲到18歲的英國青少年學生,進行長達一年的調查發現,那些積極投入準備考試,具備勇氣與堅持力的學生,生活型態普遍較健康,同時情緒也較穩定。

  參與研究的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研究人員辛頓***DrChristina Hinton***稱,研究顯示,展現決心並不代表需要不計代價逼迫自己,學生仍可以在積極追求好成績的同時,培養良好的情緒能力及有效率的學習方法。那麼什麼樣的方法可以讓學生提升學習效率,避免熬夜呢?

  1、時間管理+自我管理,告別拖延症

  孩子從小養成好的心智習慣是學業與成長的引擎。哈佛商學院教授柯比***W·C·Kriby***曾從學習動力、態度、能力、效率和創造力等六個方面,描述了哈佛學生的學習力祕訣,而時間管理與自我管理,是提升學習力與心智習慣的根基。

  拼命三郎與廢寢忘食已經過時,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才是王道。所以,當我們在思考如何利用時間的時候,首先要想到的不是怎樣去從哪裡“摳”時間,而是怎樣提高現有的時間利用效率:

  原則一:學會捨棄

  我們在學習的時候,面前總放著一大堆書,但你每次只能拿起一本書,認真閱讀,而不是同時拿起十幾本書隨意瀏覽——這是一種最浪費時間的學習方法。那麼,該選擇哪一本呢?答案很簡單:最重要的那本。確保自己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情,實際上也就是確保了自己的時間一直在被高效地利用。

  原則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放棄那些看起來很有價值,但是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我們要保證自己的學習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適應的題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循序漸進,再慢慢的提高標準,才能真正高效的利用時間。

  原則三:根據不同學習內容安排時間

  我們必須學會讓不同的學習內容和不同的時間相契合,這就是時間管理。那些需要大量的閱讀、理解、背誦的東西,就要安排時間比較長、精力比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擾的時間段來做。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較容易受干擾的時間用來做什麼呢?用來做題。因為做題的時候需要動筆演算,可以強迫你集中注意力,即使周圍環境比較吵鬧,即使你精力不太好,仍然可以達到練習的效果。

  當然,提高學習效率除了以上三個原則,最重要的還是行動,告別拖延症!

  2、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Mind Map***被人們稱為“大腦瑞士軍刀”,號稱結合了心理學、大腦神經生理學、資訊理論、記憶和助記法、創造性思維等科學,將發散性思維與開拓性筆記技巧結合在一起。之前是在跨國公司流行,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中小學和大學課堂上。

  思維導圖可以有力地激發聯想,通過一個關鍵詞激發出更多的關鍵詞,然後再衍生出更多的……同時豐富的色彩、形象的圖示等,也能起到激發思維的作用。

  關於思維導圖的分類,其實有許多種。圓圈圖、氣泡圖、樹狀圖、流程圖、枝狀圖等等。本質上特徵都是一樣的,就是從一箇中心點,可能是一個概念、一件事、一個任務、一個目標、一個想法等,總之就是一個關鍵詞出發,把紛亂的思緒分層分類,通過主要的枝椏、分支,把主次、關係理得清清楚楚。

  3、抓住自己特點,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在相同環境下,為什麼有的學生就會比其他人學得好?教育學家們發現,根據不同學習特點,學生分為視覺型、聽覺型和動覺型三種不同學習者,只有抓住自己特點,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效率才會更高。

  這其中最詳細的一個理論模型是哈佛大學的教育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所提出的多元智慧理論。一些教育學家將這個模型簡化,最後得出三種不同的學習風格。

  視覺型學習者: 視覺型學習者在閱讀或者瀏覽新材料的時候能夠學得最好。如果你比較喜歡視覺教具比如圖表,或者你經常要反覆回看筆記來確定上課的內容,那麼你便屬於視覺型學習者。

  視覺型學習者應該專注於大量的書,並且學習指南基本適用於所有學科。不過要注意一點,選擇正確的、有效的學習資源並不是所有的學習資源都是平等。

  聽覺型學習者: 聽覺型學習者很容易被對話所吸引。如果你喜歡大聲朗讀課本,那麼你可能是聽覺型學習者。聽覺型學習者通常會發現老師的講解能夠幫助他們理解隨堂要用的各種密集難懂的課文。

  隨著YouTube,Vimeo等等一系列網站的流行,許多教育視訊和公開課視訊都能夠在網上輕易地找到,當下正是聽覺型學習者的一個學習黃金期。 對於聽覺型學習者,有聲的語言永遠是王道。

  動覺型學習者: 這種型別的學習者會被自己正在學習的材料所感染。如果你喜歡通過動手實踐來掌握知識,那麼無疑你便是動覺型學習者。舉例來說,為了要記住東西,動覺型學習者或許需要身體力行地把那些知識寫下來。動覺型學習者一定要記得,自己不能單純聽語音材料或者看書面文字,而是要結合起來。

  如果你還是不能確定自己是那種學習者,那就都試驗一下。即便你確信哪種方式對你最有效,也可以借鑑其他型別的方法,許多學生都能從多種方式的綜合中受益。

  4、掌握四個黃金時段

  什麼時候學習效率最高?當然是大腦最清醒的時候。那麼,什麼時候是大腦最清醒時間?這四個時段你得知道!生理學家研究發現,大腦在一天中有四個時段最為清醒,這也是學習的高效期,如果安排得當,可以輕鬆地掌握、鞏固知識。

  第一個最佳學習時間:清晨起床後

  大腦經過一夜的休息,消除了前一天的疲勞,大腦處於新的活動狀態。此時無論認字還是記憶印象都會很清晰,學習一些難記憶但必須記憶的東西較為合適,如英語單詞、數學公式、語文詞句等。

  第二個最佳學習時間:上午8點至10點

  此時人的精力充沛,大腦容易興奮,思考能力狀態最佳,此刻是攻克難題的大好時機,應充分利用。

  第三個最佳學習時間:下午6點至8點

  這也是用腦的最佳時刻,不少人利用這段時間來複習,加深印象,歸納整理,也是整理筆記的黃金時機。

  第四個最佳學習時間:入睡前一小時

  利用這段時間來加深印象,特別對一些難於記憶的東西加以複習,則不容易忘記。

  當然,這是人類的一般性學習時間規律,對於不同的孩子來說,還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時間規律和習慣。為提高學習效率,要善於發現並充分利用自己獨特的最佳時間段。掌握了這種提高學習效率的小竅門,在學習上就不必那麼疲勞和無助了。

  5、保證充足的睡眠

  科學家研究發現,人睡眠後,感覺訊號的輸入和動作訊號的輸出都會同時中斷,但記憶系統卻仍活躍著,睡眠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處理記憶!所以,睡眠一方面可以增強記憶,另一方面有助於鞏固記憶。科學家提出,人在深度睡眠期間,大腦中會產生一種速度較慢的生物電波,其生成機制和記憶產生的機制相似,起到了強化記憶的作用。

  此外,研究發現,白天小憩也對提升記憶力有益,美國加州大學最近的調查顯示,對於特定的學習任務,睡了午覺人的學習效果,好於沒有睡午覺的人。種種研究顯示:白天小憩或午睡,與夜晚睡眠有同樣的效果。

  除了以上五個方面之外,還可以重點從學習動力、態度、能力、效率、創造力、持續性以及學習方式等方面,不斷的提升自己自主、高效學習的能力。

  提高學習效率小貼士:

  1、明確某一時間段的學習目標。學習之前,一定要用筆在紙上列個清單出來,這樣更便於安排時間,不致於手忙腳亂。

  2、在學習之前不要上網、看電視、電影、玩遊戲、打電話和閒聊。

  3、減少學習時的干擾。不要開QQ之類的聊天工具,最大限度的減少網路干擾。

  4、比較心煩的時候,不要等心情變好,可以試著馬上開始學習。

  5、學習40分鐘左右要休息一會。

  6、累的時候活動一下。

  7、最重要的是開始的15分鐘,只要專心致志的學習15分鐘之後,你就開始步入正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