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語文金牌練習冊答案

  眾多語文教育前輩早就注意到整體觀的重要性,他們在理論方面和實踐領域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對語文整體的拆解仍是近幾十年來語文教學的問題之一。那麼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藤野先生篇一

  一、1 fēi jì pá jié sù dìng pōu qī piē 2鑑 藹 畸 遜 寓 匿 疾 誨 聊3***1***藉口。 ***2***指改朝換代後仍眷念前朝不肯歸順新朝的人。 ***3***這裡是反語,醜陋。***4***這裡是反語,指十分熟知一些無聊的事。***5***這裡是反語,指那些為軍閥政客張目而自命為“正人君子”的文人。***6***這裡指學校裡發生過的一些事情。4***1***周樹人紹興 文學 思想革命***2***《朝花夕拾》《阿長與<山海經>》《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吶喊》《彷徨》《野草》

  二、***一*** 5“這樣”指“清國留學生”的種種醜態醜行。“無非”是隻不過的意思,表達了作者對東京的失望之情。這句話引出前兩段內容,表達作者對“清國留學生”的厭惡和反感,為下文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了伏筆。 6厭惡、鄙棄的態度。通過描寫“清國留學生”觀櫻花的醜態和學跳舞的醜行來表現的,並運用比喻、誇張、反語等修辭手法加強這種表達效果。 7 “時時記起”是由於“在我所認為我師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他的性格,在我的眼裡和心裡是偉大的”。藤野先生的偉大人格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對工作極為認真,對學生極為負責;二是毫無狹隘的民族偏見。 8答案舉例:作者兩次易地求學,兩次輾轉奔波,都貫穿著愛國主義情懷。文章開頭寫對東京的清國留學生的失望和厭惡,是作者愛國思想的表現;往仙台途中記得“日暮裡”,也有“日暮鄉關何處是”的家國愁思;記得“水戶”,是因為這裡是富有民族氣節和愛國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之地,這也是作者愛國感情的表現。9略 10 ***1***這些詞語表現了藤野先生對工作的熱忱、負責、一絲不苟的品質,也寫出了“我”的吃驚、對先生的感激及內心的不安。***2***“喝采”說明這些閒人已經麻木到令人震驚的程度,表現了作者極其沉痛的情感。“何嘗”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憤慨。

  ***二***11有才學,工作極端認真,管理嚴格。善於教育學生,熱愛學生。12詳寫了“我”犯錯而被教育;略寫了老師的嚴厲,“我”的造句受到表揚,老師帶“我”吃油茶以及坐錯車。好處是:突出老師對“我”的教育,同時也表現老師的其他方面的性格特點,使老師的形象鮮明而富有個性。13***1***對“我”犯錯的不滿,為“我”迴避懲罰而生氣、惋惜。***2***為犯錯而臉紅,為同學替自己辯護而感害羞,為自己逃避懲罰而慚愧,為有負華老師的希望而不安。 14樸實、親切、含蓄、委婉、平淡中蘊含深情。

  我的母親篇二

  一、1shù shù bó shi zhōu zhì shù mó 2慄 饋 嶂 漠 3 ***1***這裡是相對文靜而言,無貶義。指那些身體強健、敢於淘氣,能在遊戲中冒險的孩子。***2***形容人談吐、舉止文雅的樣子。***3***指言語舉止帶有輕佻和玩弄的意味。 ***4*** 文中指卑劣、不道德。 4 ***1***指桑罵槐 ***2***心照不宣5《胡適自傳》 胡適 胡洪騂***xīng*** 適之寬容、善良、溫和、剛強 懷念和感激之情6***1***《三國演義》如:諸葛亮借東風、空城計;劉備三顧茅廬等。司馬徽、龐統、徐庶。 ***2***《水滸傳》 盧俊義活捉史文恭 花榮大鬧清風寨等。

  二、***一*** 7文章前三段寫作者的性格特點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寫出了自己童年的愛好、快樂,另一方面也寫出了兒童好玩的天性;既寫了童年生活的單調和失落,也寫出了環境與教育對一個人性格的養成所起的作用。總的來說,作者在前三段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除了看書之外,是貧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是母親“給了我一點兒做人的訓練”,這不僅彌足珍貴,而且影響巨大。因此,前三個自然段非但不是閒筆,反而為寫母親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並且與文末相呼應。 8三個“如果”,都是用假設的語氣表現作者對母親教育自己的感激之情。作者當時已經是一個著名的學者,然而他仍然這樣謙虛地說自己在做人方面的態度,這足以表明母親對作者做人方面的教育的重要作用。 9本文多以敘述性語言為主,在真切的語言中蘊含著真摯、發自內心的情感。如“每天天剛亮時,我母親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母親23歲做了寡婦,又是當家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

  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等等,字裡行間飽含感情,充滿了對母親的敬愛之情。

  ***二*** 10主要寫母親對“我”的管教、在學習上的督促和在做人方面的訓導。11在做人方面,母親對“我”的管教近乎嚴厲,每天天剛亮,把“我”叫醒,反思前一天的錯誤並認錯。“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在行罰時,不許“我”“哭出聲音來”。“我”因為說了一句輕薄的話而受到重重的責罰。12母親聽了“我”一句輕薄的話後,重重地責罰我;“用舌頭***的病眼”。這些充分表現了“我的母親”既是“嚴師”又是“慈母”。13***1***作者以童年的視角回憶往事,如實道來,暗含對母親的敬仰與感激。***2***母親愛子之深,平實的語

  語言中含著我對母親的感激。14略

  ***三*** 15前句講我的感覺,母親沒有再看過我;後句講母親對我的愛撫並未因我的不耐煩而停止,只是做得更隱蔽。 16 ***1***天空 礁石 河床 執著和深情 ***2***略 17躺在母親的愛撫裡,你是幸福的;母親欣賞並愛撫著自己的孩子,也是一種享受和幸福。18本題是開放性試題,題幹提示了思考方向:***1***養子才知父母恩,只有體驗過的事情才能更深刻地理解。***2***當你擁有某種東西的時候,卻不懂得珍惜它;當你失去它時,才倍感它的珍貴。***3***理解並珍惜親情等其他言之成理的說法。

  我的第一本書篇三

  一、1shài cǎn lài shú zhòu ju hōng tiáo wǎng fù yǎ tiáo 2***1***溫和寬厚。***2***喜歡而心安。***3***痛苦***多指生活上的折磨***。***4***白白地。3***1***敘述***2***描寫***3***抒情4***1***、 、 ,《 》《 》《 》《 》 。 ***2***:“ 。 , , „ ‟ „ ‟ 。”5略6.魯迅:《故鄉》《孔乙己》《社戲》等;周作人:《故鄉的野菜》《烏篷船》《喝茶》等;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匆匆》《春》等。

  二、***一***7自然地引出下文。8因為他不想讓元貞由於沒有課本而失學。9因為這第一本書蘊含著父子之情、同學之情,乃至那困難時期的可貴的生活情趣。這是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10作者對童年的感受是辛酸的,童年沒有幽默,童年生活得很沉重,不僅自己家,幾乎所有家庭都生活在生存的底線上,但是無論童年怎樣艱難,也抹不去童年與生俱來的好奇、天真和淘氣。11略12打動我們的還有:①父子之情;②淳樸、無私、善良的同學、朋友之情;③父親的溫和、善良,理解並尊重孩子,對孩子負責,樂於助人;④喬元貞的不幸命運等。 ***二***13文中的父親是一個淳樸、勤勞的農民。他善良、正直、有點固執,深愛著自己的兒子。14文章主要記敘了一個雨夜,白髮的父親為我挑書的感人故事,讚頌了父親深沉無私的愛以及對“我”的希望和鼓勵,表達了“我”要繼續努力、積極進取的決心。15***1***做人不能虛浮,要腳踏實地,多做實事。***2***“我”感受到了父親給予“我”的激勵,努力向前。16“白髮蒼蒼”“修長的身子”、背“壓成弓形”等,這些描寫形象生動地寫出了父親的蒼老、艱難,表現出父親無私的深沉的愛以及“我”內心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