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課花的勇氣句子賞析

  《花的勇氣》是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課,課文選自馮驥才的散文《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同學們在做句子賞析時要從哪些方面入手呢?小編在此整理了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課《花的勇氣》句子賞析,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課《花的勇氣》句子賞析

  ⑴沒有花的綠地是寂寞的。

  “寂寞”一般是指人孤單冷清,作者在這裡運用了擬人的手法,表現出大片大片的草地上沒有明媚的小花的點綴,只是綠色連著綠色,顯得非常單調。

  ⑵這正是前幾天那片千萬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兒一下子全冒了出來,頓時改天換地,整個世界鋪滿了全新的色彩。

  這句話與課文第二自然段中“它們比青草只矮几釐米,躲在草下邊,好像只要一使勁兒,就會齊刷刷地冒出來”這句話相照應。“改天換地”是指同一塊草地此時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草地變成了花的原野,小花的各種鮮豔的色彩覆蓋了大片大片的綠色。

  ⑶小小的花兒居然有如此的氣魄!

  “居然”是指出乎意料,“氣魄”是有魄力、有氣勢的意思。這裡作者運用擬人手法,讚歎了小小的花兒不懼冷風冷雨,傲然開放的勇氣。

  ⑷我的心頭怦然一震,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麼,是──勇氣!

  這是課文的中心句,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小花在冷風冷雨中拔地而起、傲然挺立的氣魄,令作者的心靈受到了震撼。作者從小花的身上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勇氣。這句話意味深長,富有哲理: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勇敢地面對一切風風雨雨,無論你多麼弱小,無論你遇到什麼挫折,只要有勇氣就會有希望。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課《花的勇氣》課文探究

  本文節選自馮驥才的散文《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課文細緻而又生動地描寫了作者在維也納尋花的經過以及由此產生的心理感受:從只見綠地不見花時的失望、見到花兒藏身於草下時的吃驚,到離開前仍不見花兒冒出來時的遺憾,再到看見花的原野時的驚奇,最後被花兒的氣魄所震撼。作者在愛花──尋花──盼花──看花的過程中,被小小的花兒傲風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閃現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氣!

  這篇課文構思精巧別緻,以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寓情於景,情理交融,耐人尋味。語言生動、優美、流暢,值得細細咀嚼品味。

  選編本文的意圖:

  一是引導學生體會花兒在冷風冷雨中怒放的氣魄,領會作者對生命的感悟。

  二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的感受、領悟,不斷吸收和積累語言。

  教學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含義深刻的詞句的意思,感受作者語言的優美。教學的難點是理清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理解變化的原因。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課《花的勇氣》課文原文

  四月的維也納真令我失望。大片大片的草地上,只是綠色連著綠色,見不到能讓人眼前亮起來的明媚的小花。沒有花的綠地是寂寞的。我對駕車同行的小呂***lǚ***說:“四月的維也納可真乏味!綠色到處氾濫***làn***,見不到花兒,下次再來非躲開四月不可!”

  小呂聽了,將車子停住,把我領到路邊一片非常開闊的草地上,讓我蹲下來扒開草好好看看。我用手撥開草一看,原來青草下邊藏著滿滿一層小花,白的、黃的、紫的;純潔、嬌小、鮮亮;這麼多、這麼密、這麼遼闊!它們比青草只矮几釐***lí***米,躲在草下邊,好像只要一使勁兒,就會齊刷***shuā***刷地冒出來……

  “什麼時候才能冒出來?”我問。“也許過幾天,也許就在明天。”小呂笑道,“四月的維也納可說不準,一天一個樣兒。”

  當天夜裡,冷雨伴著涼風下了起來。後來的幾天,雨時下時停,太陽一直沒露面兒。

  我很快要離開維也納去義大利了,小呂為我送行。路上我對小呂說:“這次看不到草地上的那些花兒,真有點兒遺憾,我想它們剛冒出來時肯定很壯觀。”小呂駕著車沒說話,大概也有些為我失望吧。

  外邊毛毛雨把車窗遮得像拉了一道紗簾。車子開出去十幾分鍾,小呂忽然對我說:“你看窗外——”隔著雨窗,看不清外邊,但窗外的顏色明顯地變了,白色、黃色、紫色,在車窗上流動。小呂停了車,伸手拉開我這邊的車門,未等我弄明白是怎麼回事,便說:“去看吧——你的花!”

  迎著吹在臉上的細密的、涼涼的雨點,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這正是前幾天那片千萬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兒一下子全冒了出來,頓時改天換地,整個世界鋪***pū***滿了全新的色彩。雖然遠處大片大片的花與濛濛細雨融在一起,低頭卻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奪目,神氣十足。

  我驚奇地想:它們為什麼不是在溫暖的陽光下冒出來,偏偏在冷風冷雨中拔地而起呢?小小的花兒居然有如此的氣魄!我的心頭怦然一震,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麼,是——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