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的質量分析

  教學質量是學校教育的生命線,通過質量分析可以優化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報告,供大家參閱,希望對你有幫助!

  報告

  一、試卷命題情況

  本試卷充分體現了許多新的教學理念,全面地對學生進行考查。試卷難度適中,注重讀寫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各題量分能考慮到學生思維、能力的各項維度。

  二、學生答題情況

  1、看拼音寫漢字、四字詞語及組詞大部分全對,錯誤主要表現在有些學生寫成同音字,有的多筆少劃的,也有因為不會寫而胡亂寫一個錯字上去的。反映出有少數的學生對於本冊需掌握的生字並沒有完全掌握好,對於筆畫較多的字和音近、形近的字還不能很好地區分。

  2、根據課本內容完成練習平時背誦的古詩、課文,學生掌握得很好,學生對於要求背誦的課文能很好地背誦,被扣分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寫錯別字。還有學生不理解題目要求,填寫的內容與題目不相搭配。

  3、根據要求寫近反義詞有60%的學生能完全正確地寫出近反義詞。而40%的學生丟分的主要原因是在寫近反義詞中出現了較多的錯別字,還有的是不能根據要求寫出相應的近反義詞。反映出學生有的審題不清,雖有一定的詞語積累,但在運用上還存在較多的問題,有的對於本冊課文中出現的詞語意思瞭解不夠到位,導致寫不出。

  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升教學質量的前提。

  教育家葉聖陶強調:“教育培養習慣。”人們也常說:“習慣決定命運。”學生學習習慣的優劣與學習成績好壞幾乎是成正比的。在教學中,老師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抓緊抓實。著重培養學生養成幾種習慣:

  ①養成早讀的習慣,學生早晨到校後,要求學生自覺拿出課本,讀當天要學習的課文。

  ②養成專心聽講的習慣,在課上要專心地聽老師講,聽同學講,還要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③養成做課堂筆記的習慣,學生在上課的同時,要把老師強調的重點內容在課文旁邊做簡單批註,把老師板書的重點內容寫在課堂筆記本上。

  ④養成預習的習慣,語文課學生不預習,就沒辦法順利進行,所以我要求學生在上新課前,必須預習,把課文中的生字詞注音後多讀幾遍,課文標好自然段序號,再讀一讀課文,想一想讀了課文後的感受及自己不懂的問題。

  ⑤養成不懂就問的習慣。

  ⑥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字跡工整,行款美觀。

  二、落實教學“五認真”是提高教學質量除預習課文外,學生還要做好上課前的學習用具的準備。其次教學目標要明確,教學方法要得當。在上課時,先用幾分鐘的時間把上課時學習的主要內容及學生要學習掌握到何種程度給學生做個簡單交待,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

  給學生布置作業是教學工作的一項基本環節,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消化和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掌握相應的技能,讓學生養成獨立應用知識的能力和習慣。批改作業時,教師還要注意學生作業中錯誤的數量和性質,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並作為改進教學的依據。

  課外輔導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補充,是適應個別差異、貫徹應材施教原則的重要措施。認真輔導要做到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輔導要有針對性,切實落實培優補差和分層教學要求,促使每一位學生都有進步提高。教師可充分發揮出小班優勢。

  合理安排學習活動的檢測和評價,是檢查教學效果的一種手段。

  三、抓好複習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助推器。

  1.複習可分為經常性的複習、階段性的複習和期末複習。

  2.複習時要夯實基礎知識。

  3.複習時要強化題型練習,要練中有導,導中有練。

  4.注重習作方面的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