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歷史教案

  寫好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學過程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雙邊活動過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第二單元 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5—11課***

  [知識與能力]

  以教材中課文出現的基本人物、事件、時間和提示為對學生

  應掌握知識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瞭解。

  [過程與方法]

  1、以多種角度來訓練學生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方法的初步運用能力;

  2、將閱讀、聽講、識記三方面材料綜合起來的思維能力及獨創、靈敏是思維品質的培養;

  3、口頭表達能力的鍛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正確認識人類歷史的起源;

  2、瞭解國家興衰、個人成就、個人成敗的原因。

  [重點] 我國的夏、商、西周主要制度、興衰過程。

  [難點]歷史人物的作用與人民是創造歷史的動力相互關係。

  [課時]7課時

  [課型]新授課、活動課

  [方式與方法]綜合啟發式教學

  [教具]地圖冊、我國的夏、商、西周相關多媒體、考古新發現圖

  ***二***

  第 五 課 夏、商、西周的興亡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一*** 知識目標

  瞭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脈絡,對每個朝代的建立時間、建立者、滅亡時間、亡國者等有一個基本的認識,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標

  學習本課培養學生查閱資料,識別歷史地圖,合作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基礎知識,分析得出結論:夏、商統治者的統治態度直接影響著國家的存亡。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和概括、歸納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組,鍛鍊學生的合作能力;通過蒐集整理資料、製作示意圖、編寫和表演歷史劇、講故事的過程,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通過抒發感想,開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通過製作比較表、分組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課堂容量。

  [度價值觀]

  通過夏、商、西周歷史的學習,認識到國家統治者的殘暴統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終推翻其統治,人民群眾有權利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手段達到目的,樹立民族責任感和法律意識。

  [重點] 我國的原始人類

  [難點] 通過奴隸制國家與原始社會對比,分析奴隸制度的進步性。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方式與方法]綜合啟發式教學

  [教具]地圖冊、我國夏、商、西周相關多媒體、考古新發現圖

  [教學思路]

  課前導學

  1據學生的特點、能力、基礎水平合理分組;學生以組為單位,查閱書籍、雜誌、網站,蒐集有關夏、商、西周的文字、圖片、及視訊資料。

  2.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況表格。

  3.有能力、有條件的學生可以製作相關的手抄報、課件等。

  二、教學滲透

  1.上網查詢、蒐集和剪輯相關影視資料,滲透資訊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

  2.可用多種生動活潑的文藝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總結知識要點,如編演歷史短劇等以加深對本課內容的理解,使文、史融為一體。

  [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複習上節課所學內容,匯入新課。前面學習了原始社會的有關內容,到原始社會末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從此奴隸制在我國建立。

  2、學習新課

  學生通過預習已經對夏、商、西周三朝的內容有了一個大體的瞭解。再通過填充歷史再現表格從整體上有一個脈絡清晰的掌握。

  一、夏朝

  1、建立時間:公元前2070年 2、都城:陽城 3、建立人:禹

  4、禹死後,傳位給啟,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5、夏朝最後一個國王是桀

  二、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湯率領下滅夏

  2、商朝最後一個國王:紂***暴君***,酷刑炮烙

  3、周武王繼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戰,商朝滅亡,西周建立。

  三、西周在政治上實行分封制。西周後期,政局混亂,發生了國人暴動,趕走了周厲王,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

  3、課堂小結:多媒體顯示歷史座標圖,對本節課內容作一個概括總結。

  4、開發思維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夏桀、商紂的殘暴統治引起了人民的強烈反抗。就夏桀、商紂的殘暴統治,人民的反抗。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先分組討論。同學們還可繪製漫畫,講故事,寫詩以及一切可以表現自己觀點的形式都可以用來為自己服務,在形式問題上可以大膽探索,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5、自我測驗

  利用選擇題和材料題兩種題型對學生的掌握情況作一個瞭解。所以,選擇題主要是基礎知識的再現,材料題是一個知識拓展題。向學生提供了奴隸制下奴隸的悲慘處境,加深對討論問題的理解。這部分採用搶答的方式,使學生有興趣參與進來,主動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附:板書設計

  一、夏朝

  1、建立時間:公元前2070年 2、都城:陽城 3、建立人:禹

  4、地位---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

  5、禹死後,傳位給啟,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6、夏朝最後一個國王是桀

  二、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湯率領下滅夏 2、商朝最後一個國王:紂

  3、周武王繼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戰,商朝滅亡,西周建立。

  4、 西周在政治上實行分封制。西周後期,5、 政局混亂,6、 發生了國人暴動,7、 趕走了周厲王,8、 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

  ***三***

  第 6 課 燦 爛 的 青 銅 文 明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比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時期我國以青銅文明為代表的奴隸制經濟發展的基本史實。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我國夏、商、西周時期的奴隸制文明輝煌燦爛,源遠流長,一脈相承。

  2 過程與方法:

  ***1***教師指導學生利用現代資訊科技,通過動手上網查資料,蒐集史料,體會夏 商周青銅文明的輝煌。

  ***2***通過合作討論,得出正確結論。

  3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本課,學生了解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樹立人民創造歷史的正確人生觀。

  二 重點和難點:

  青銅器的高超工藝是全課的重點子目。

  正確地理解青銅文明這一概念是本課的難點問題。

  三 教法和學法:

  1 啟發式教學結合網路教學

  2自學探究式學法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教具]地圖冊、我國夏、商、西周相關多媒體、考古新發現圖

  四 教學手段:多媒體和網路教學

  五 教學設計

  1 匯入新課:出示一組三星堆文化圖片,進而引導學生初步瞭解商周時期青銅文明的基本概況。

  2 打出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的圖片供學生討論,瞭解夏商周青銅器的高超技藝,運用物理和化學知識分析青銅器的製作成分和製作工藝。並要求學生用橡皮泥或膠泥製作一種器皿,引出夏商周陶瓷,玉器製造業也很興盛,體會勞動人民創造歷史的艱辛,通過實踐提高感性認識。

  3 以同學們日常生活中常吃什麼?匯出夏商周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情況,得出當時的農牧業已相當發達的結論,這個時代人們所創造的物質文化,便被稱作青銅文明。

  4 設定二個動腦筋題:

  ***1***組織學生討論:談談你所認識的青銅文化,全面瞭解青銅文化,認識是農業,手工業,畜牧業和商業的繁榮,形成了夏商周燦爛的青銅文明。

  ***2***提出你認為誰是輝煌燦爛青銅文化的創造者?問題,供學生討論,明確青銅文明代表夏商西周高度奴隸制文明。

  5 教學小結:要求學生自行設計本節課的知識結構,體現知識的整體性。

  6 課堂驗收:摘星星專欄,以多種方式使學生掌握本課知識重點。為進一步發散學生的思維,提出問題你認為我國是世界文明故國嗎?學生大體瞭解什麼是文明古國,並和其他世界文明古國橫相聯絡,增強民族自豪感。

  附:板書設計

  一、青銅器的高超工藝

  1、在原始社會末期,我國出現青銅器;

  2、到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著名的有司母戊鼎----至今發現的最大青銅器和四羊方尊

  3與商周同期,在我國西南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種青銅文化,即三星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