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土地資源教學反思

  反思是對教學方法的更改,關於初二地理土地資源的教學有哪些反思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

  發現閃光點

  1、採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例如:在講到土地資源的利用時,以一首詩的形式直觀的將什麼是土地呈現於學生面前;然後,讓大家閱讀課文並回答問題:什麼是土地?土地的利用型別有哪些?我國土地資源利用中的優勢和劣勢各是什麼?我國土地資源分佈不均的原因是什麼?激發了學生的好勝心,各小組爭先恐後回答問題,為課堂增加了愉悅氛圍。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親身體驗了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並形成了較為深刻的印象。

  2、注重了學生的合作學習與探究能力的培養,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

  例如:在分析我國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時,採用知識聯絡實際的方法,讓大家根據自己看到、聽到或親身經歷的一些例子來分析這個問題,大家都踴躍的發言:“有的說,現在人們的生活好了,大家就開始蓋房子,把原來的耕地都佔用了。有的說,建墳也佔去了大量的土地,人死了以後再建那麼大一個墳還有什麼意義呢?還不如給後人多留點兒耕地呢!有的同學說,近年來一些磚瓦窯場也“吃”掉了大量的土地……”同學們的回答有理有據,我在給以充分肯定和鼓勵的同時,還給學生提出了質疑性的問題,面對這些在土地資源利用當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怎麼辦,應採取什麼樣的對策呢?

  3、注重知識的拓展與綜合,體現了創新意識的地理教學觀念。

  比如:在講到幾種土地型別的分佈時,讓同學們結合前面的中國地形圖、季風與非季風區圖來比較它們的分佈情況,並分析出出現這種分佈差異的原因。這樣,使學生所學知識得到延伸,同時,拓展了學生的視野,鍛鍊了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給學生創設了創新的機會。

  存在問題

  1、有些問題自己提問和引導不到位,儘管大部分同學能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但不免有一部分同學回答問題不積極,老師提問他,不是吞吞吐吐,就是默不作聲,出現冷場現象。

  2、在講到我國土地資源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條件時,如果先讓學生看課文,再讓他們自己進行總結,然後再進行下面的活動,這樣收到的效果會更好一些。

  3、在學習比較我國幾種土地型別的分佈時,最好出入一個表格,讓學生完成這個活動。

  再提高

  1、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擠出更多的時間,查閱資料,請教先進教師,借鑑先進經驗,使自己能夠充分的駕馭課堂,以便更好的引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結出創造思維和知識的火花。

  2.、增加趣味性,精講精練,學以致用。

  3、放下教師的威嚴和架子,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交流,討論,體驗發現知識和構建知識的快樂,使學生聽而不厭,學而不倦,因而也就有了學生心靈的舒展和靈性的飛揚,想象力的生髮,也就有了學生的敢想、敢說、敢爭論、敢於將自己的意見毫無保留的表達出來。

  ***二***

  反思大多是針對教學過程進行的,我們要對教學中重難點的處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得到確立,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否提高等情況進行反思,然後再回到實踐中去探索,使教學與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我們知道新課標所提倡的“探究式學習”模式能提供給學生更多獲取知識的渠道和方式,在瞭解知識發生和形成的過程中,推動他們去關心現實,瞭解社會,體驗人生並積累一定的感性知識和實踐經驗,使學生獲得比較完整的學習經歷。同時,在學習中將培養學生一種探究性,開放性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模式。

  新課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學反思不僅僅是對地理教學活動一般性的回顧或重複,而應該是教師置身於整體的地理教學情境中,從更寬廣的社會,倫理及教育層面激發自我意識的覺醒,更重要的它是一種面向未來的教學活動。師生互動教學中師以情感人,以淵博的知識吸引學生,以精湛教育水品贏得學生的尊重並樹立自己課堂教學威嚴性。本節課我在與學生的交流中,以情感人,與學生打成一片,然而分寸把握的不是很好,以至於在開始中,失去了嚴肅性,今後我一定會加以改正。此外,還要應儘可能多的參與各個小組討論,瞭解學生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激勵學生動腦創新。這樣的互動教學活動既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親近又維護了課堂的嚴肅性,從而使師生互動教學活動朝著良性方向迴圈發展,師生互動教學在平等友好的氣氛中進行,同時教師又有效地監控課堂教學秩序。

  通過本節學習使學生明確了土地資源的利用型別及我國土地資源的分佈,最重要的是他們明白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師生互動教學開展得好,才能真正體現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才能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才能共建新課程良好的師生互動教學氛圍。

  多一點教學反思的細胞,就多一些教研的智慧,經常進行教學反思,益處多多,我們的教學水平才能得到長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