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機械效率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要把反思作為一種檢驗教師的教學思想和在實踐中發展專業知識的有效手段,提供實踐及對實踐進行反思的機會,關於初二物理機械效率的教學反思有哪些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

  物理學習中的科學探究能夠使學生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通過對探究活動的反覆體驗,可以使他們領悟探究方法,在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體系的同時發展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創設問題情景, 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在學習課標教材“功和機械能”中“機械效率”一節時,在學生知道了機械效率是有用功佔總功的百分比之後,對於探究斜面機械效率的事例。筆者安排學生對日常生活中一幕進行分析:小明和小亮分別騎自行車上一道斜坡,魁梧強壯的小明沿著坡路一直衝了上去,身單力薄的小亮則騎著車走S形輕鬆的上到了坡頂,你想知道他們上坡時誰的機械效率高嗎?你認為斜面的機械效率都與哪些因素有關?怎樣證實你的想法是對的?

  由於探究事例取自於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這引起了他們較強的探究慾望。學生在討論中做出了斜面的機械效率可能與坡度大小、粗糙程度、重力大小、上坡速度以及用力大小等有關的猜想。經過篩選,大家決定在課堂上對斜面的機械效率與傾斜程度、粗糙程度的關係進行研究,驗證自己的猜想。他們將長木板的一端墊高成為斜面,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小車重力和拉小車沿斜面勻速上升時拉力的大小,計算出了有用功、總功和機械效率。

  由於在以往的學習中學生有通過控制變數法分析問題的經歷,所以他們熟練的採用控制變數法,改變斜面的傾斜程度,測出了拉小車沿不同坡度斜面勻速上升時的機械效率。通過分析對比得出了斜面傾斜程度越大效率越高的結論。同樣是採用控制變數法測量,還知道了斜面越粗糙機械效率越低。也正是因為他們對所探究事例比較感興趣,很多同學想進一步搞清小明和小亮的體重以及上坡速度是否對機械效率有影響,所以將探究活動從課內延伸到了課外。通過實際測量,得出了斜面機械效率與物體重力和物體勻速上坡時速度的大小無關的結論。一些細心的同學還在測量中發現,如果拉小車沿斜面上升時做的是加速運動而不是勻速運動的話,計算出的機械效率會受拉力大小的影響。學生有這些發現,是由於他們對這項以自己現有知識和技能能夠順利完成的探究感興趣的結果。

  二、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定性的瞭解了斜面的機械效率與坡度和粗糙程度之間的關係後,有些同學想進一步瞭解其中的道理。通過對如圖1所示的物體沿長度為L、高度為h的斜面上升時的受力情況分析,大部分同學寫出了用拉力F使重為G 的物體沿斜面上升時的機械效率表示式

  三、用好事例,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良好習慣

  我們讓學生探究影響斜面的機械效率的因素,主要目的並不是要讓他們在探究過程中取得重大發現,而是要讓他們以此為例。在通過探究加深對概念理解的同時,獲得深切的情感體驗,通過對探究過程的體驗學會怎樣探究,使探究能力得到發展。學生是身心和知識水平都處於發展中的人,他們不可能在學校的學習中掌握所有知識並對所有遇到的問題都進行一一探究,自學和提高會伴隨他們的一生,科學探究也化為自己的直接經驗的一種學習方法,也是學生要學會的內容,更是他們在探索未知世界的過程中應具有的一種習慣。物理學科學探究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在物理課的學習中,隨時都會遇到有價值的探究例項,我們應儘量多的採用與學生實際能力相符合的探究例項合理挖掘,引導學生在各種形式的探究體驗中對探究活動產生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思維習慣以及創新意識。要讓學生從記憶知識內容的獲取方式向探究理解科學過程轉變,養成遇到問題主動探究的良好習慣。

  ***二***

  《機械效率》一節主要講述有用功、額外功、總功和機械效率等方面的內容。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功的基本概念以及功的原理,而引入這些物理概念的目的就在於要研究機械做功的問題。一談到機械做功就不得不談到機械效率的問題,所以這節課將更多地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相聯絡。我在上課時注重與生活實際相聯絡,讓學生通過學習明確機械的使用就是為了代替人力做功,鼓勵學生認真瞭解和認識身邊的機械,而且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動手探究了斜面的機械效率,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設計注意體現物理學的價值,提高學生理論聯絡實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在教與學過程中促進學生科學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

  其次,對教材的大膽編排,使兩個課時的課在一節課完整的體現出來,既體現了“效率”又可讓學生“趁熱打鐵”。為此我在這節課上精煉語言,並且在實驗上大膽創新,採取小組分工和不完整探究,避免千篇一律地套用固定的探究模式,將探究教學單一化、模式化。注重完整探究和不完整探究、課內探究和課外探究、小組探究和個人單獨探究、實驗探究和演示探究、討論探究相結合。

  再者,這節課充分有效的利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在開頭部分的三種搬沙子的方法以動畫形式展示出來能迅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同時突出體現生活中的物理,讓學生體驗到物理現象就在我們身邊,物理知識不僅很有趣味,而且還是很有價值的。但因為本節課更多的是對知識內容的理性分析和理解,所以整個課件還是以簡單為主。

  之這節課基本做到了完成既定教學目標,又在教學中立足與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他們質疑和探究,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逐步形成適合於自己的學習策略。

  當然在這節課中也是由於時間關係,在實驗後沒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拓展,略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