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複習知識點

  做好每一次的複習,有利於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細菌和真菌

  1.菌落: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後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叫菌落。

  細菌菌落特點: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乾燥,白色;

  真菌菌落特點:較大,呈絨毛狀、絮狀蛛網狀,有紅、綠、黃、褐、黑等顏色

  2.培養細菌真菌的方法:①配製培養基②高溫滅菌 ③接種 ④恆溫培養

  3.培養基:含營養物質的有機物。

  4.細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條件:水分、適宜的溫度、有機物***營養物質***、一定的生存空間等。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則厭氧***即有氧時生命活動受抑制***。除少數細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機物,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作為營養***即營養方式為異養***。

  5.科學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極特殊的環境中,發現了古細菌。古細菌的存在說明:①古細菌適應環境的能力非常強② 細菌的分佈很廣泛。

 

  :人體的營養

  六大營養物質:糖類、蛋白質、脂肪、水、無機鹽、維生素。

  脂肪:人體內主要的儲能物質 富含脂肪的食物:花生、動***植***物油、肥肉、大豆等

  糖類:人體 內主要的供能物質 富含糖類的食物:蔗糖、大米、小麥、饅頭、馬鈴薯、紅薯等

  蛋白質:為生長髮育以及受損細胞的修復和更新提供原料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奶、蛋、魚、肉等

  水: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約佔體重的60﹪-70﹪。

  維生素:人體需求量少,不能供能,但生命活動又必不可少的物質。

  描述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

  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

  1、消化道由上到下依次是:

  ***1***口腔——牙齒的咀嚼磨碎食物,舌的攪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

  ***2***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沒有消化作用。

  ***3***胃——通過蠕動,使食物和胃液混合,並初步消化

  ***4***小腸——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小腸的起始部位為十二指腸***

  ***5***大腸——使食物殘渣推向肛門***大腸的起始部位為盲腸***

  ***6***肛門

  2、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澱粉酶能初步消化澱粉***澱粉、 麥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質

  ***3***腸腺——分泌腸 液,能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能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

  ***5***肝臟——分泌膽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注意:唾液腺、胰腺、肝臟位於消化道外,胰腺和肝臟分泌的消化液注入到十二指腸後與食物接觸。胃腺和腸腺位於消化道內。肝臟是最大的消化腺。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

  1、食物的消化

  蛋白質:消化始於胃,最終被消化成氨基酸

  糖類: 消化始於口腔,最終被消化成葡萄糖

  脂肪: 消化始於小腸,最終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2、吸收

  小腸是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決定這個功能的結構特點是:1***成人小腸一般有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長的一段;2***小腸內有許多皺襞,皺襞上有許多絨毛狀突起——小腸絨毛,大大增加了小腸的吸收面積。被吸收後,隨即由內壁毛細血管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等營養物質運往全身。

 

  初二生物複習知識點:陸地生活的動物

  1、陸地環境特點與陸生動物的適應:①氣候乾燥……有防止體內水分散失的結構,如爬行動物有角質的鱗或甲,昆蟲有外骨骼. ②缺少水的浮力……具有支援軀體和運動的器官.,有多種運動方式. 如:爬行、行走、跳躍、奔跑、攀援等,以便覓食和避敵。③氣態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氣中呼吸的、位於身體內部的呼吸器官,如肺和氣管***蚯蚓例外,靠體壁呼吸*** ④晝夜溫差大,環境變化快而複雜……有發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對多變環境及時作出反應。

  2、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質的溼潤土壤中,通過肌肉和剛毛的配合使身體蠕動,靠能分泌粘液、始終保持溼潤的體壁呼吸。可根據環帶著生在身體前端來判斷首尾***環帶也叫生殖帶***。

  3、蚯蚓身體分節的意義:可使蚯蚓的軀體運動靈活自如、轉向方便。

  4、用手指觸控蚯蚓體節近腹面處,有粗糙不平的感覺,用放大鏡觀察,看到腹面有許多小突起就是剛毛,剛毛的作用是協助運動***固著;支援***

  5、蚯蚓在潮溼土壤的深層穴居的原因:因為能為蚯蚓提供適宜的生存、生活的環境及繁衍的條件,一般包括適宜的溫度、溼度、氣態氧、食物和便於避敵的棲息場所等。蚯蚓不能保持恆定的體溫,因此只能生活在溫度變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層。

  6、在觀察蚯蚓的實驗中為什麼要經常用浸水的溼棉球輕擦蚯蚓體表,使體表保持溼潤:蚯蚓沒有呼吸系統,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終保持溼潤的體壁呼吸。

  7、蚯蚓的生活環境:具有一定溫度和溼度、溫差變化不大、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中穴居生活。生活習性和食性:一般晝伏夜出,以植物的枯葉、朽根和其他有機物為食。

  8、大雨過後蚯蚓會紛紛爬到地面上來原因:大雨過後,過多的雨水會將土壤中的空氣排擠出去,於是穴居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來呼吸。

  9、蚯蚓的呼吸過程:蚯蚓的體壁密佈毛細血管,空氣中的氧氣先溶解在體表粘液裡,然後進入體壁的毛細血管中。體內的二氧化碳也經體壁的毛細血管有體表排出。

  10、身體由許多相似的環狀體節構成的動物叫環節動物,如蚯蚓、沙蠶、水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