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必備知識點

  在生物的學習中,我們要懂得掌握重要的知識點。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動物的運動

  1、動物運動方式的多樣性

  動物能夠通過運動,主動地、有目的地迅速改變其空間位置。動物的運動方式多種多樣,鳥類和昆蟲能夠飛行或滑翔;陸生動物主要是行走、奔跑、跳躍和爬行;水生動物以游泳為主。

  2、動物通過運動主動地適應環境

  動物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系列通過運動適應環境的特徵,提高了適應環境的能力。動物通過運動還能迅速遷移到更為適宜的棲息和生殖場所,從而有利於自身的生存和種族的繁衍。

  3、常見動物的運動器官或結構

  多細胞動物依靠特有的運動器官進行運動,單細胞動物也有自己的運動結構。

  4、脊椎動物運動系統組成

  脊椎動物的運動系統由骨、骨連結和骨骼肌三部分組成。

 

  :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塊農田,一片草原,一 個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的組成:

  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陽光、水、 空氣、溫度

  如果將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中的所有生物分別稱重,在一般情況下數量做大的應該是生產者。

  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動物是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食物鏈和食物網:

  食物鏈以生產者為起點,終點為消費者,且是不被其他動物捕食的“最高階”動物。

  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富集***。

  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種草,為了防止鳥吃草籽,用網把試驗區罩上,結果發現,網罩內的草的葉子幾乎被蟲吃光,而未加網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長良好。原因是:食物鏈被破壞而造成生態系統平衡失調。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性的。

  生態系統的型別

  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動物的主要類群

  一、蚯蚓屬於環節動物。

  1.身體分節,可以增強運動的靈活性,通過肌肉和剛毛來完成運動。

  2.體壁分泌黏液,保持溼潤以保證呼吸。

  3.環節動物的特徵:身體由許多相似的體節構成。

  4.常見種類:蚯蚓、水 蛭等。

  二、蝗蟲是節肢動物的代表。

  1.蝗蟲結構:

  身體 分為頭部、胸部、腹部三部分,體表堅硬具有外骨骼

  運動結構:三對足,兩對翅,後足發達適於跳躍,前翅革質起保護作用,後翅膜質適合飛翔。

  感覺結構:一對複眼,三個單眼,觸角分節。

  呼吸結構:進出氣體的結構為氣門。

  2.節肢動物的特徵:身體分部,軀體、足和觸角分節,體表具有外骨骼。

  3.節肢動物適於陸地生活的原因:體表有外骨骼 , 運動器官發達等。

  三、魚類——鯽魚

  1.身體呈梭形,適合游泳。

  2.體表具有鱗片;背部體色深灰黑色,腹部白色,是一種保護色。

  3.用鰓呼吸,用鰭游泳。

  4.側線作用:感知水流測定方向。

  四、鳥類

  1.體形:流線型。

  2.飛行器官:前肢特化為翼。

  3.肌肉:胸肌發達。

  4.骨骼:具有龍骨突,有的骨中空,有的骨癒合。

  5.消化:消化系統發達,直腸極短。

  6.呼吸方式:雙重呼吸,用肺呼吸,氣囊輔助呼吸。

  7.體溫:恆定。

  五、哺乳動物

  1 .體表:被毛,保溫有作用。

  2.體腔:有膈,將體腔分為胸腔和腹腔。

  3.牙齒:分為門齒和臼齒,適於切斷、磨碎食物。

  4.呼吸:用肺呼吸。

  5.體溫:恆定。

  6.神經系統:由腦、脊髓和神經組成,大腦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