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測試題及答案

  對於初二歷史往往在平時要怎樣做練習呢?還很迷茫的話,那不妨和小編一起來做份初二上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測試題,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初二上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測試題

  一、選一選

  1、八國聯軍侵華髮生在 *** ***

  A.1840年 B.1860年 C.1894年 D.1900年

  2、八國聯軍侵華,是為了鎮壓中國的反帝愛國運動,這次運動是 *** ***

  A.太平天國運動 B.義和團運動 C.洋務運動 D.禁菸運動

  3、〈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賠償白銀 *** ***

  A.2100萬元 B.2億兩 C.4.5億兩 D.9.8億兩

  二、填一填

  4、八國聯軍侵華,這八個參戰國是 ___ 、 ___ 、 ___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5、八國聯軍從天津向北京進犯,在 被義和團圍困,經過激烈戰鬥,侵略軍死

  傷多人,狼狽逃回天津。

  三、試一試

  6、《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嚴重損害中國主權的不平等條約,請列舉出該條約的主要內容。

  7、 清政府自1840年以來,被迫簽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你知道的有哪些?

  材料一:慈禧太后見《辛丑條約》沒有把她列為“禍首”懲辦,喜出望外,立即告訴議和全權大臣李鴻章,全部接受。他對列強感激涕零,保證今後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材料二:《辛丑條約》是西方列強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一副沉重枷鎖。通過《辛丑條約》,西方列強進一步控制了中國,清政府完全成為西方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變成了“洋人的朝廷”。

  8、 結合材料一和有關條約的內容,談一談你對材料二中觀點的看法。

  初二上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測試題答案

  一、1.D 2.B 3.C

  二、4.英、美、俄、法、德、意、日、奧。

  5、廊坊。

  三、6.***略***

  7.除課本重點介紹的條約外,鼓勵學生多寫。

  8.從控制中國、成為工具等幾個關鍵詞入手談觀點。

  ★ 相關連結

  克 林 德 碑 與 八 國 聯 軍 侵 華

  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了北京。6月2日德國公使克林德,乘轎車前往衙門。在途經西總布衚衕西口時,不服巡邏盤查並向清兵開槍挑釁,被端王載漪的虎神營士兵還槍擊斃。

  1903年1月18日克林德牌坊建成。這是座漢白玉石的樓體,四柱三間七樓,藍色琉璃瓦樓頂的石坊。匾額處銘刻著:由於庚子年義和團拳民之變,致使德國公使被殺,有幸與帝國議和告成,特立此坊以作記念。

  在這段恥辱漢字兩旁的花板上,各刻有英文、法文和拉丁文。在舉行牌坊建成典禮時,清政府特派醇親王載灃前往致祭,丟盡了國人的臉面。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被協約國戰敗。我國也是協約國之一,所以也算是對德戰勝國。勝利的喜訊使北京市民群情激昂,要求搗毀"克林德碑"以雪中國人的恥辱。但是協約國和當時的軍閥都宣揚這是"公理戰勝"。1919年,這座意味著民族侮辱的牌坊移至中央公園***今中山公園***,並改名為"公理戰勝"牌坊。

  1952年,在北京召開了"亞洲太平洋地區和平友好會議"。會議期間確定要將"公理戰勝牌坊"改為"保衛和平"坊。郭沫若同志親筆為牌坊題字。直到如今,"保衛和平"四個金字牌坊仍潔淨如新地屹立在中山公園內。

  列強罪行 永世不忘

  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城後大肆浩劫,城陷不久,各國帝國主義侵略者特許士兵搶劫三日***即自8月16日起至18日止***。實際上,搶劫活動早從佔領北京的第一日就已經開始,在聯軍的燒殺淫掠下,古都遭到了空前的浩劫和蹂躪。到8月21日德國軍隊麋集北京以後,這一正式特許的搶劫活動仍在不斷擴大,至少當有8日之久。

  8月19日俄軍搶先佔領頤和園,至10月2日撤離。10月3日,英、意聯軍繼佔該園,至翌年8月27日撤出。俄、英、意在佔領期間,將頤和園內陳設的珍寶竊擄殆盡,並對園內建築大肆破壞。俄、德、日軍先後以守衛紫禁城的名義,以及其它各國侵略軍以“參觀”的名義,偷竊和破壞紫禁城內的稀世文物、珍本圖籍和金玉寶翠。至1900年冬天,宮內已所失過半,貴重之物被劫掠無遺。

  而後,更繼以私人搶劫活動,直到八國聯軍撤出北京之日此種野蠻行為才終止。從駐京公使、各級軍官到教士也無一例外地參加了搶劫活動。從皇宮、頤和園、三海、壇廟、陵寢、王公府第、各部衙署直至民居商店,同樣無例外地遭到搶劫。這次浩劫,北京積聚的大部分法物圖籍、奇異珍寶皆盡為侵略者所取,大部分被劫持到國外。

""的人

1.初二歷史上冊期中練習題答案

2.初二歷史上冊單元同步練習題

3.2016年初二歷史上冊單元測試題

4.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