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學習方法一般都滲透在一個人的日常行為習慣之中***包括書寫習慣、閱讀習慣、聽講習慣等***。那麼,小學英語的學習方法有哪些呢?

  小學英語的學習方法一、學習方法的指導

  “今天教育內容的80% 以上都應該是方法,方法比事實更重要。”因此,教師只有把學法指導落實到實效上,學生才能學會學習。“給人以魚,一日食魚;授人予漁,終身得魚。”

  1.指導學生掌握和運用科學的學習模式。它要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高效率地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全面開拓學生的智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比較優化的學法模式:課前預習→專心上課→及時複習→獨立作業→改正錯誤→系統小結→課外學習。真正讓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集中注意力,積極思維,確定目標,以實現課堂教學目的。

  2.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意滲透學法,展示學法,化教法為學法。比如在常用詞學習策略方面,為了與中學英語接軌,不斷擴大詞彙量是必要的。教師可引導學生尋找規律。

  ***1***從語音的角度進行聯想。英語單詞中有很多單詞,如cat,fat,hat,除了開頭的字母不一樣之外,其餘的字母和讀音均相同。很容易記住這一系列詞,看到一個就能聯想到多個,它們都一起活躍起來。這有利於培養髮散性思維。再如cake,wake,make 等,亦是如此。但是把這兩組聯絡起來會發現中間“a”的讀音是不一樣的。

  ***2***利用對比的方法來幫助識記。如反義詞big—small,black—white,here—there,又如音形比較any 和many,too和to,write 和white 等等,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單詞。 ***3***根據單詞的含義進行分類。比如由fruit 就聯想到各種水果的名字、形狀、顏色等詞彙。把水果apple,pear,peach,banana,melon 等歸成一類幫助記憶。

  ***4***運用充分的聯想,由一個詞聯想到相關的詞彙,構成詞彙樹或詞彙串。比如,由take 想到短語take off ,take up,take in 等主幹,take off 還有“起飛、脫掉、減***肥***”等意思,構成“樹枝”。

  3.形象思維能力或“視覺表象記憶法”的培養。在讀一段語言材料時頭腦裡出現什麼畫面?在學習語言時頭腦能夠像演電影那樣活躍嗎?在做完形填空的時候能作為導演或其中一個角色或作為一名觀眾看清文章內容,順著作者思路讀下去嗎?所以,在平時加強了這種思維的訓練,可以在頭腦中形成多幅圖片或動作影像,訓練週期為連續一個月,對把握作者思路和文章主旨、要義效果明顯。

  4.反思解悟能力的培養,注重內心檢驗。每天、每週、每月每人都要反思英語課後自己的收穫、提高、進步或是取得的經驗教訓。這是元認知策略的一項基本內容。在每一次學習事件裡,我們都應當把一半的工夫花在反思上。我們還可以教會學生對自己已學知識或已做題目進行反思,總結、歸納問題出現的原因,錯誤性質怎樣,如何克服改正,簡單寫下反思分析結果,並將問題分類整理。這樣把反思曾經解決的問題變成了自己提高的過程。

  小學英語的學習方法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從改變學習習慣入手。學習方法一般都滲透在一個人的日常行為習慣之中***包括書寫習慣、閱讀習慣、聽講習慣等***。學習的主要障礙是不良的學習習慣。改變習慣就是提高學習的策略。教師應幫助學生學會集中精力,認真聽講,並學會記筆記,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用腦的習慣,及時複習和總結的習慣,及時反思和反饋的習慣等。為避免枯燥乏味,要不斷增添新鮮的教學材料,變換新的教學方式。

  要求學生做到:會思考,善聯想,肯堅持。英語專家陳琳曾說:“在沒有語言環境的情況下,外語是不可能‘習得’的,只能‘學得’。必須下艱苦的工夫。我一向主張要‘背’。”因此我要求學生既要背誦課文內容,又要背出拓展精選的句子型別,必須做到滾瓜爛熟,這有利於語法和詞彙的鞏固,有利於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有利於記憶力的鍛鍊和增強,以增強語言的感悟能力。 為了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策略,教師首先應該把課堂作為訓練學習掌握和運用學習策略的重要場所並幫助學生學會學習策略的遷移。學習方法的指導存在於英語學習的各個方面。在課堂教學中要制定學習策略指導計劃,拓寬指導的層面,在各種題型的方法或某一題型,如閱讀理解題各個微技能的方法指導方面要深入、具體,有內容,有步驟,有檢查,加強指導效果檢查力度,保證訓練的質量。

  教師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加強業務學習,更新觀念,幫助學生設計出適合自身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更多內容大家可以親自網上搜李曉鵬部落格去裡面看看,裡面還有英語的學習技巧和解題方法,都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