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頸椎疼痛的保健操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徵,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徵、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

  

  基本姿勢:

  每次做各項訓練動作前,先自然站立,雙目平視,雙腳略分開,與肩同寬,雙手自然下垂。全身放鬆。

  提肩縮頸: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雙目平視,雙腳略分開,與肩平行,雙手自然下垂。動作時雙肩慢慢提起,頸部儘量往下縮,停留片刻後,雙肩慢慢放鬆地放下,頭頸自然伸出,還原自然,然後再將雙肩用力往下沉,頭頸部向上拔伸,停留片刻後,雙肩放鬆,並自然呼氣。

  左右擺動: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雙目平視,雙腳略分開,與肩平行,雙手叉腰。動作時頭部緩緩向左側傾斜,使左耳貼於左肩,停留片刻後,頭部返回中位;然後再向右肩傾斜,同樣右耳要貼近右肩,停留片刻後,再回到中位。這樣左右擺動反覆做4次。

  防治頸椎病的基本常識

  頸椎病,大致含義是: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鬆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並引起各種症狀和體徵的綜合症候群。因此該病也被稱為“頸椎骨關節病”、“頸椎綜合徵”等。

  由於頸椎位於頭部、胸部與上肢之間,在脊柱椎骨中體積最小,但靈活性最大、活動頻率最高,且是負重較大的節段,因此,自人體出生後,隨著生長、發育、成熟,由於不斷承受各種負荷、勞損,甚至外傷,極易發生退行性病理變化。通常認為脊柱的椎間盤在發育至成人之後,即開始退行性變,但每個人的各椎間盤出現退行性變差異甚大,並伴隨年齡增長而更為明顯,且誘發或促進頸椎其它部位組織退行性改變。從生物力學角度來看,頸5~6、頸6~7受力最大,因此頸椎病的發生部位在這些節段較為多見。

  頸椎病的臨床症狀較為繁雜,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噁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以及吞嚥困難等。頸椎病的臨床症狀與病變部位、組織受累程度及個體差異有一定關係。

  頸椎病食療方

  1.桑枝丹蔘煲雞:老桑枝60克,丹蔘15克,川芎10克,母雞1只重約750克。將雞去毛及內臟,與老桑枝、丹蔘、川芎一起加水適量煲湯,用食鹽少許調味,飲湯食雞肉。

  2.獨活烏豆湯:獨活12克,烏豆100克,寬根藤30克,清水4碗煎至1碗,加米酒少許,去渣溫服。

  3.當歸五加皮粥:當歸20克,五加皮15克,羌活6克。上藥水煮,去渣取汁,人粳米100克煮粥食。

  緩解期——

  1.千斤拔狗脊煲豬尾:千斤拔50克,狗脊30克,豬尾1條,水5碗煎至1碗,飲湯吃豬尾。***補氣、補腎、強筋骨***

  2.胡椒根煲蛇肉:胡椒根50克,蛇肉約250克,煲湯服食。***祛風溼、強筋骨***

  3.烏雞酒:烏雄雞1只,白酒2500克,先將烏雞去毛及內臟,洗淨,用酒煮雞。煮至酒約剩一半即可。每次飲20—30毫升,飲後再食蔥、姜、粥等。***保腎、強筋骨***

  4.當歸杞子粥:當歸15克,杞子30克,黨蔘30克,金櫻子20克,狗脊20克,粳米100克。上藥水煮,去渣取汁入粳米煮粥食。***適合血虛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