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按摩保健操

  頸椎病的臨床症狀與病變部位、組織受累程度及個體差異有一定關係。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資料僅供參考。

  

  聳肩運動:正確的聳肩方法是頭正直,挺胸拔頸,兩臂垂直於體側,然後兩肩同時儘量向上聳起,停1秒鐘,再將兩肩用力下沉。一聳一沉為1次,每天做100—120次,可起到按摩頸椎,促使頸肩部血流暢通的作用。

  拍打頸肩:在練習之餘,自己用左右手握拳相互拍打左右頸肩十數二十下。可使肩頸肌得到鬆弛,消除對神經根的壓迫。頭手絞勁:兩手交叉放在腦後,讓頭緩慢地往後仰,雙手往前用力頭手絞勁,每次做20秒,間隔5秒,做20次,能夠起到增強肌肉力量保護頸椎的作用。無效病例往往與不能堅持到療效最佳狀態而提前結束自我療法治療以及病史陳久等多因素有關。

  左右擺動:做操前,先自然站立,雙目平視,雙腳略分開,與肩平行,雙手叉腰。動作時頭部緩緩向左肩傾斜,使左耳貼於左肩,停留片刻後,頭部返回中位;然後再向右肩傾斜,同樣右耳要貼近右肩,停留片刻後,再回到中位。這樣左右擺動反覆做三次,在頭部擺動時需吸氣,回到中位時慢慢呼氣,做操時雙肩、頸部要儘量放鬆,動作以慢而穩為佳。

  波浪屈伸***鴨頸式***:做操前,先自然站立,雙目平視,雙腿略分開,與肩平行,雙手自然下垂。動作時下頜往前下方波浪式屈伸,在做該動作時,下頜儘量貼近前胸,雙肩扛起,下頜慢慢屈起,胸部前挺,雙肩往後上下慢慢運動。下頜屈伸時要慢慢吸氣,抬頭還原時慢慢呼氣,雙肩放鬆,做兩次停留片刻;然後再倒過來做下頜伸屈運動,由上往下時吸氣,還原時呼氣,做兩次,正反各練三次。

  伸頸運動:採取坐姿,坐時兩手掌放在兩大腿上,掌心向下;兩眼平視前方,全身自然放鬆,緩慢抬頭向上看天,盡力把頭頸伸到最大限度,並將胸腹一起向上伸;隨後將伸長的脖頸慢慢向前向下運動;接著再緩慢向後向上伸頸。每個連續動作算1次,各人可結合自己的不同情況每天可做數十次。伸頸運動可使頸椎得到鍛鍊,減少頸椎病的發生。

  頸椎病食療方

  【肝腎虧虛】【風寒溼痺】

  頸椎病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徵.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徵。本病屬中醫學“痺證”範疇。臨床辨證主要分為肝腎虧虛.風寒溼痺兩種型別。

  1.川芎白芷燉魚頭

  配方:川芎15克白芷15克鱅魚頭1個生薑.蔥.鹽.料酒各適量。

  製法:將川芎.白芷分別切片,與洗淨的鱅魚土起放入鍋內,加姜.蔥.鹽.料酒.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後,改用文火燉熟。

  功效:祛風散寒,活血通絡。

  用法:佐餐食用,每日1次。

  2.炒蛇片

  配方:烏蛇1條。

  製法:將烏蛇去皮.內臟,洗淨,切成薄片。燒熱鍋,放入油,燒至油七成熱時,將蛇片倒入鍋內翻炒,至蛇片八成熟時,加鹽.黃酒.蔥段.薑片,繼續翻炒至熟透。

  功效:祛風散寒,除溼通絡。

  用法:佐餐食用。

  3.葛根煲豬脊骨

  配方:葛根30克豬脊骨500克。

  製法:葛根去皮切片,豬脊骨切段,共放鍋內加清水適量煲湯。

  功效:益氣養陰,舒筋活絡。

  適用於神經根型頸椎病。

  用法:飲湯食肉,常用有效。

  4.桑枝煲雞

  配方:老桑枝60克母雞1只***約1000克***食鹽少許。

  製法:將雞洗淨,切塊,與老桑枝同放鍋內,加適量水煲湯,調味。

  功效:補腎精,通經絡。

  適用於神經根型頸椎病。

  用法:飲湯食雞肉。

  預防頸椎病的方法

  糾正不良姿勢,避免頸椎長時間保持在一個固定的姿勢。

  避免頸部受涼,包括汗出淋雨、受風寒等。

  選擇正確的睡覺姿勢和合適的枕頭,一般枕頭的高度應略高於自己的肩寬,枕頭的質地應柔軟且富有彈性;仰睡時,枕頭宜儘量墊於項下;側睡時,避免將枕頭壓於肩下。切忌睡覺時使用質地堅硬並有固定形狀的枕頭。

  避免外傷,如緊急剎車、猛抬重物等造成的急性頸部損傷。

  預防感染,早期積極治療頸部感染和其他頸部相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