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冊數學預習方法以及知識點彙總

  初一的數學要掌握一定的預習方法,提高預習效率,方能好好地跟上老師的講課進度,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初一下冊數學預習方法一

  初一學生剛剛脫離了兒童時期的學習方法,面對難度大、邏輯性強的新數學課程,如果不學會預習就很容易出現聽不懂、跟不上、學習成績差的問題。很多看起來很聰明的學生,學習成績確不理想,就是因為不會預習,也就是說自學能力欠缺。俗話說“笨鳥先飛早入林”,勤能補拙。預習是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績的重要途徑,那麼,怎樣才能搞好數學預習呢?

  首先,要牢固樹立自學信心,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面對新的數學課本,要克服畏難情緒,要敢於向難題衝刺。教育部門在設定教學內容時,早已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只要你肯去學習,並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就一定能夠看懂學會。同時,要相信自己有能力開展自學活動,一定能戰勝一切學習困難,只要有敢於啃硬骨頭的精神,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要把預習作為提高學習成績的敲門磚,要養成預習的習慣,逐步提高自學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 其次,要敢於下功夫學習,把預習當作必須落實的學習程式。俗話說“一遍生,兩遍熟,三遍不用問師傅。”只要把所預習的內容看上一兩遍,就一定能弄明白所學的內容。預習一般分以下四步進行。第一步,通讀預習課程,弄明白基本概念;第二步,抓住重點,熟記公式、定義;第三步,看透例題,學會解題的方法步驟;第四步,獨立完成課後練習題,檢驗學習效果。如遇不解的問題,一是反過頭來看課本,再進一步預習學習內容。二是再看例題,看是否真掌握理解。如此反覆,難題必解。

  再次,每次預習下一課之前,要對上一課所學的課程進行簡單的回顧,特別是重要的公式、定義,一定要牢記,為下一課預習打下牢固的基礎。初中數學,每章節之間的連續性和邏輯性非常強,前面的沒不掌握好,往往會影響後續學習,所以說,在預習下一課之前,一定要對上一課進行回顧複習。如此長期堅持,自學的興趣就會養成,預習的目的就一定能夠達到 。

  初一下冊數學預習方法二

  預習就是在課前學習課本新知識的學習方法,要學好初中數學,首先要學會預習數學新知識,因為預習是聽好課,掌握好課堂知識的先決條件,是數學學習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數學的預習主要是看數學書,這需要我們既要動腦思考,還要動手練習。數學預習可以有“一劃、二批、三試、四分”的預習方法。

  以“方程和它的解”一節為例來說明這種預習方法。“一劃”就是圈劃知識要點,和“已知數”、“未知數”、“方程的解”、“解方程”幾個基本概念。

  “二批”就是把預習時的體會、見解以及自己暫時不能理解的內容,批註在書的空白地方,對例1中判定y2+2=4y-1與2x2+5x+8是否是方程,為什麼?說不出理由,這時我們可以把疑問批在此二題旁。

  “三試”就是嘗試性地做一些簡單的練習,檢驗自己預習的效果。

  “四分”就是把自己預習的這節知識要點列出來,分出哪些是通過預習已掌握了的,哪些知識是自己預習不能理解掌握了的,需要在課堂學習中進一步學習。例如通過預習這節內容,我們可以列出以下知識要求:***1***什麼是已知數,什麼是未知數,什麼是方程,什麼是方程的解,什麼是解方程。***2***會判別一個式是否是方程,***3***會列一元一次方程,***4***會檢驗一個數是否是某一個方程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