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趣味故事

  在初中語文學習階段,閱讀一些有趣的故事有助於學生開拓視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著名作家、政治活動家。茅盾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蝕》、《虹》、《子夜》、《第一階段的故事》、《腐蝕》、《霜葉紅似二月花》;中篇小說《路》、《三人行》;短篇小說《春蠶》、《秋收》、《殘冬》、《林家鋪子》等。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國現代現實主義文學發展史的里程碑,顯示了現代文學在長篇小說創作方面的實績。此外,他還著有大量文學評論、神話研究、散文、雜文、歷史故事等。下面主要講講茅盾小時候的故事。

  少年時代的茅盾興趣愛好十分廣泛,尤其愛看“閒書”。一次放學回家,他在雜物房裡找到一部木板刻印的《西遊記》。儘管這部書已經十分破舊,有的章節字跡都已模糊成一片,無法辨識,可是,他一拿到書就愛不釋手,揀那些可以看的章節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茅盾的父母對此並未阻止,還找來一部石印的《後西遊記》給他,並給他講《西遊記》中的故事,與他談論書中人物的功過是非。父母諄諄教導他,看小說不能只揀插圖有趣的回合看,而要細心琢磨,把文理看通,使文學水平有所長進。茅盾讀高小以後,讀小說的興趣更濃了,他利用課餘時間,廣泛涉獵,熟讀了《三國演義》、《水滸》、《儒林外史》、《聊齋志異》等古典文學名著,這為他後來研究古典文學和進行創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也許是受舊小說中那些精美插圖的感染吧,少年時的茅盾十分喜歡繪畫和篆刻。他學繪畫不僅認真臨摹《芥子園畫譜》,練好基本功,而且講求變化和創新。他自己用傘骨自制篆刻用的刻字刀,他的母親找來好幾本不同的畫譜,讓他細細揣摩,博採眾長,畫出新意。除了看小說、繪畫、篆刻、唱歌,茅盾還進行農事觀察。每年養蠶時節,茅盾就特別興奮,放學後就圍著母親問這問那。母親就叫兒子拿蠶具、喂桑葉,引導他細心觀察蠶兒從“收蟻”到“上蔟”整個生長過程的變化情況。茅盾後來創作的小說《春蠶》中運用的養蠶知識,就是這個時期積累起來的。直到晚年,茅盾還深情地說:“我童年時最有興趣的事,現在回憶起來宛在眼前的,就是養蠶。”

  [文海拾珠]

  1927年8月,沈雁冰遭蔣介石政府通緝,不能用真名發表作品,在完成《幻滅》的寫作後,署名“矛盾”投寄《小說月報》。取“矛盾”這個名字,是因為他看到了生活中和思想上的諸多矛盾。代理《小說月報》編務的葉聖陶先生覺得“矛盾”二字一看便是假名,怕引起政府注意,惹出麻煩,便在“矛”字上加了一個草頭。此後,茅盾便成了沈雁冰的筆名。

  [智慧思索]

  魯迅先生有句名詩:俯首甘為孺子牛。郭沫若與茅盾對魯迅先生的“孺子牛”精神都十分欽佩,曾分別說了一句十分有趣的話,表現了文學名家虛懷若谷的高尚品質,你知道他們是如何說的嗎?

  ***二***

  著名畫家齊白石在談到自己的藝術成就時,說過一句令人驚訝和引起爭論的話:“我的詩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畫第四。”齊白石此說也非完全虛偽矯情或作秀賣乖。他曾真誠地表示對徐渭、八大山人和吳昌碩的佩服,作詩說:“我欲九原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

  與在畫界的謙卑態度截然相反,齊白石對自己的詩詞藝術天賦相當自信、自負和自豪。他小時候因家貧,只念過短時期的私塾,但依靠閱讀背誦古詩,逐漸領悟了詩詞寫作的奧祕,年紀稍長便能跟朋友唱和。齊白石二十多歲拜鄉賢胡沁園、陳少蕃為師,三十多歲拜湖南名士王湘綺為師。在一次文人墨客的雅集場合,初出茅廬的齊白石即以一首七絕《詠牡丹》鶴立雞群,令眾人刮目相看——“莫羨牡丹稱富貴,卻輸梨橘有餘甘”。當時已經譽滿大江南北的著名詩人樊樊山在為齊白石詩集作序時,褒獎他的詩“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確是切中肯綮的精闢評價。齊白石五言詩《題棉花圖》就是典型的大手筆——“花開天下暖,花落天下寒”。恰似他的寫意畫,寥寥數筆,卻意味無窮。

  73歲時,齊白石回鄉省親祭祖,聯想起烏鴉能返哺養老而自己未能恪盡孝道,生出無限感慨:“烏鳥私情,未供一飽。哀哀父母,欲養不存。”齊白石作詩並不侷限於身邊瑣事。目睹社會黑暗,官場腐敗,詩人予以無情揭露和辛辣諷刺,他在《不倒翁》中寫道:“烏紗白扇儼然官,不倒原來泥半團;將汝忽然來打碎,通身何處有心肝?!”國難當頭、民族危亡的時刻,齊白石大義凜然,葆守氣節,堅決不與侵略者合作,宣佈“畫不賣予官家”、“停止賣畫”,用詩抒發心頭的憂憤:“對君斯冊感當年,撞破金甌國可憐;燈下再三揮淚看,中華無此整山川。”齊白石晚年在《自述》中認真分析檢討了自己“詩藝有成”的原因:“朋友的文化底蘊比我高深,但他們心存科舉功名,學作的是試帖詩,雖然工穩妥帖,用典用韻講究,但畢竟拘泥板滯,不見生氣。我作詩不為功利,反對死板無生氣的東西,講究靈性,陶冶性情、歌詠自然。所以,他們不見得比我寫得好。”

  然而,齊白石的上述理論,並不被當時的所謂正統人士承認和接受。面對許多批評苛責,寬厚謙讓的齊白石從來都是虛懷若谷,一笑置之。他曾作《棕樹》詩表明自己的態度,也不客氣地回敬那些“酷評家”——“任君無厭千回剝,轉覺臨風遍體輕”。

  [文海拾珠]

  齊白石的許多詩中,常常蘊涵著醇厚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新鮮草木莊稼般沁人心脾的芬芳。比如描繪昔日貧窮而溫馨的鄉村生活——“滿丘芋艿暮秋涼,當得貧家谷一倉。到老莫嫌風味薄,自煨牛糞火爐香”。再如“星塘一帶杏花風,黃犢出欄西復東”、“燈盞無油何害事,自燒鬆火讀唐詩”,等等。都令讀者有置身自然、親臨其境之感。

  幽默風趣也是齊白石詩詞的一大特色,他善於在極平常普通的生活中捕捉妙趣盎然的鏡頭,他在《題小兒放學圖》中描繪:“當真苦事要兒為,日日提籮阿母催。學得人間夫婿步,出如繭足返如飛。”

  [智慧思索]

  藝術都是相通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更能相得益彰。找出一些名人的題畫詩,體會一下詩畫相融的妙處吧。

  ***三***

  歐洲文藝復興是一個產生巨人的時代,莎士比亞便是這一時期應運而生的偉大巨人之一,馬克思曾經稱莎士比亞為“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

  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亞出生在英國中部埃文河上的斯特拉特福鎮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家道敗落後,他曾在屠宰場做過學徒工,做過書童,當過律師的書記員,也曾在當地學校做過教師助手和小學生的家庭教師。在他22歲時,他跟隨一個戲班來到了倫敦,最初幾年,他生活十分艱苦,在劇院打雜,從事最下等的工作。後來,做過一陣招呼演員登場的工作,由於他頭腦靈活、口齒伶俐,偶爾會在劇場跑跑龍套或為演員提提詞。後來他又隨劇團到各地巡迴演出,扮演過劇中的配角,慢慢成為劇團的重要演員,與另一男主角並稱為“雙子星座”。

  一個關於莎士比亞喝啤酒的傳說,至今仍在他的家鄉斯特拉特福廣為流傳。青少年時代的莎士比亞,喜歡喝酒,尤其是啤酒,也喜歡和別人賽酒,自詡酒量驚人。一次,他聽說斯特拉特福附近的畢得佛小鎮上的人都很能喝啤酒,就跑去要和他們一較高下。他問畢得佛鎮上的一個路人:“你們鎮上會喝酒的人都在哪兒?”路人打量了他一下,冷淡地說:“會喝酒的都不在,只有能啜酒的。”結果,那個輕量級的“啜酒者”便使莎士比亞一敗塗地。莎士比亞喝得頭昏腦漲、步履蹣跚地離開了畢得佛鎮,途中,他醉倒在路旁一株枝葉茂盛的酸蘋果樹下,後來這株樹被稱為“莎士比亞的天篷”。

  莎士比亞後來擔任編劇時,最初是與人合作改編舊劇本,不久便開始了獨立的藝術創作,最後成為倫敦最大的“寰球劇院”的股東。1616年4月,愛飲酒的莎士比亞在與好友歡飲時一時貪杯,後竟一病不起,溘然長逝。

  莎士比亞一生著作豐富,流存至今的共有37部戲劇、2部長篇敘事詩和154首十四行詩,還有些雜詩。莎士比亞的戲劇結構嚴謹,情節豐富絢麗,人物豐滿,性格鮮明。他的戲劇語彙極為豐富,據說用詞達到17000個。他善於把文學語言和民間語言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生動精練,第一個打破了悲劇與喜劇的界限,“使崇高和卑賤、恐怖和滑稽、豪邁和詼諧離奇古怪地混合在一起”。

  [文海拾珠]

  莎士比亞劇作臺詞摘選:

  “人類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傑作!”

  “多麼高貴的理性!多麼偉大的力量!多麼優美的儀表!多麼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麼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麼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金子!黃黃的、發光的、寶貴的金子!這東西,只這一點點兒,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醜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變成尊貴,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

  [智慧思索]

  莎士比亞著名的四大悲劇與四大喜劇分別是什麼?你最喜歡莎士比亞的哪一部作品?他的戲劇臺詞有其獨特的風格,你能描述一下嗎?

  ***四***

  蕭伯納是英國現代傑出的現實主義戲劇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長幽默與諷刺的語言大師。蕭伯納在一次晚會上坐在一旁想著心事。一個富翁對他的沉思很好奇,走過去對蕭伯納說:“蕭伯納先生,我出一塊錢想打聽您在想什麼,行嗎?”蕭伯納抬頭一眼富翁,稍加思索後說:“我現在想的東西不值一塊錢。”富翁更加好奇了:“那麼,您現在究竟在想什麼呢?”蕭伯納笑了笑說道:“我想的東西就是您呀!”

  一天,瘦削的蕭伯納碰到一位大腹便便的商人,商人譏諷道:“看見你,人們會以為英國發生了饑荒!”蕭伯納回擊道:“看見你,人們就會明白饑荒的原因。”

  有一次,一個鞋油廠的老闆,想了一個發財的鬼點子,他請求蕭伯納,允許他用蕭伯納的名字作為一種新鞋油的名稱。老闆對蕭伯納說:“如果你同意這樣辦,世界上千百萬人都會知道你的大名了。”蕭伯納道:“不,也有例外。”老闆愣住了。蕭伯納接著說:“你忘了沒鞋穿的人哪!”

  有一天,英國文學家蕭伯納接到一位小姑娘給他的信,信中說:“您是一位使我最折服的作家。為了表達我對您的敬仰,我打算用您的名字來命名我的小獅子狗。它是我過生日時親戚們送給我的。不知尊意如何?”蕭伯納回信說:“親愛的孩子,讀了你的信,頗覺風趣盎然,我贊同你的打算。但是,最主要的一點,你務必和小獅子狗商量一番!”

  一次,蕭伯納在一家舊書店翻看削價處理的書,猛然看到了他的一本劇作集,而且該書的扉頁下方有他給一位朋友的親筆題贈的“喬治·蕭伯納敬贈”的字樣。他當即買下這本書,在題贈下寫道“喬治·蕭伯納再次敬贈”,然後將此書又寄回給那位朋友。

  還有一天,著名作家蕭伯納在街上散步。突然一位冒失的摩托車騎士駕車闖了過來,猛地把蕭伯納撞倒在地。騎士趕忙下車把蕭伯納扶了起來,並連忙向蕭伯納道歉。幸好蕭伯納沒有受傷,他對著騎士微微一笑說:“我覺得很遺憾,您太不幸了,假如您把我撞死了,明天您就能成為聞名天下的摩托車騎士了。”

  蕭伯納曾經因脊椎有毛病,需要從腳跟上截一塊骨頭來補脊椎的缺損。手術做完以後,醫生想多撈點手術費,便說:“蕭伯納先生,這是我們從來沒做過的新手術啊!”蕭伯納笑道:“這好極了,請問你打算付我多少試驗費呢?”

  [文海拾珠]

  蕭伯納的戲劇最突出的特點是緊密結合現實政治鬥爭,敢於觸及資本主義社會最本質的問題,把剝削階級的醜惡嘴臉暴露在公眾面前。他善於通過人物對話和思想感情交鋒來表現性格衝突,其戲劇性語言尖銳潑辣,充滿機智,妙語警句脫口而出。他的最著名的劇作有:《鰥夫的房產》、《華倫夫人的職業》、《武器與人》、《真相畢露》等。

  [智慧思索]

  蕭伯納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蘋果論,你能表述一下這一富有深意的理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