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學習總結

  初三學生是心理髮展和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習文化知識最重要的階段。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希望對你有用!

  篇1

  這個星期我發現在學習的時候時間利用效率不高,狀態也不好,導致我的作業雖然很少,但是每天晚上都要學習到很晚。而在學習的時候總是莫名奇妙的走神。有時甚至是寫著寫著就開始發呆,想一些不切實際的事。

  我也總是不知道要主動的學習,只有老師或父母要求才會去學課外的東西。另外晚上的時間安排的不好,總是幹一件事,過一會就不耐煩了,不能持之以恆的幹下去。就這樣,我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很多時間。

  現代化的程序是人外在工具的程序,而我國先賢不提倡新的修煉外加於物。要向內求索,故提出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的理論。

  精神狀態是一個人學習、工作的最基本需要的東西,有了好的精神狀態才能獲得好的學習效率。擁有了一個主動的態度十分重要,可以說:“天才,就是主動性的爆發。”遇到了每一件事決不退縮,積極的去做,就是一件主動的態度。主動可以使你比別人多許多做事的時間。可以比別人多做許多需要做的事情。你得到的練習越多,就會越得到老師的關注。

  進取可以讓你不停的向上,防止人變得墮落。向上看,至少能夠不往下走。

  奮鬥也是我們所說的努力。那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學習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題,就不惜一切代價攻克它。為了學習,廢寢忘食一點也不是難事,只要你有興趣。

  態度是實力的前提,有良好的態度才能得到自信。

  而我,在學習時始終沒有一個好的精神狀態,以至於我的學習效率一直不高。所以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要始終有一個好的態度和狀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自己的目標而奮鬥吧!

  篇2

  我是一名應屆的初三畢業生,回顧過去這不平凡的一年,我認為儘早制訂好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並付諸於行動,從淺入深、由易至難、從熟到精、成竹在胸,才能在中考中穩定地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取得較理想的成績。

  需考的六門學科每門都很重要,不能因分值的高低而重“大三”,輕“小三”,要同等看待。而制訂複習計劃首先要清楚地瞭解自己學習的現狀———既明白自己擅長的是什麼,不擅長的是什麼。擅長的地方要繼續保持,並時常再鞏固一下做到熟能生巧。不擅長的則一個地方都不可以漏掉,要全部都記下來,然後根據這些整理出來的條目一條一條解決,抓緊時間一點一點認真仔細地把這些“硬骨頭”消化掉。把不會的變為擅長的,做到能靈活運用,不出任何差錯。

  語文是一門人文性和思想性相結合的學科,非常重要,而其重頭戲當然就是作文了。寫作文除了要把題目審清,此外材料也是關鍵。而這就在於對生活的仔細觀察和平日的積累。能不能發現生活中別人發現不了的一些小事,能不能運用到作文中去,寫出別人沒有想到的、全新的內容,就可大大提高文章的得分率。當然,就算寫老材料,可以在舊中出新,寫出真情實感、讓人感動,文筆老練,也不失為一篇成功的作文。我認為,平時還可以看一些好的作文選,並不是當故事書看,而是瞧一瞧別人的材料,別人的寫作方法,寫作特色、佈局等,是如何把一件平凡的事講述得生動有趣的,是如何讓語句更緊湊、立意更高遠的,是如何將主題加以深化的。這樣做一下參考,把平時發生在自己身上或身邊的事多留心一下,多準備一些,臨場就不會覺得無事可寫而慌亂了。接著便是閱讀理解。閱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成的,需要日久的積累和點滴的匯聚。平時每次做完了練習對完了答案,應該認真去體會,深入地瞭解什麼樣的問題應該怎樣回答,掌握好一些解題技巧,聯絡全文、綜合分析總結概括,解讀作者寫作意圖,逐步提升自己的閱讀水平,這樣,抓住了文章的中心,題目也就一道道迎刃而解了。最後剩下的古文則完全要靠下苦工夫了。平時要多背多默,做到一字不漏、一字不添、一字不錯,一分不失。解釋也要字字落實,可以用一本本子做一下整理,多影印幾份,每天堅持做一些。到考試前便已爛熟於胸,只要再看看每篇古文的文學常識,瞭解其中心思想,不必再多花時間去背啊默了。

  解數理化的題目除了要心細,概念也很重要。我把中學裡所有有關的概念全部整理出來一一背熟。我認為這樣對解題會更有幫助。特別是化學,也經常會出一些概念性的題目。至於數學,我認為平時做練習時可自己總結出一些規律、公式***如RT三角形內切圓半徑為a+b-c/2***。這樣在做一些題目時便可省下很多時間,比別人就快得多了。還有就是要有一點鑽研精神,我以前數學最後一道12分的題目總是做不全,但我並不放棄,認真努力地去想,多挑一些這種題目去練,這樣才會做到不失一分。

  英語單詞非常重要,我每兩天背一頁考綱後面的單詞,其實裡面大多數都是曾背過的,並不難。每天的量也不多,但一定要做到牢記。平時也要多讀一些英語書籍。這裡,我強調一個“讀”字。讀的多了,自然而然就會有語感,會有一種感覺,特別是做第二部分選擇題時,有時有的題目吃不準,就讀讀看感覺一下,說不定答案就會出來了。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方法,我認為很有用。但多讀,肯定是不會錯的。當然了,語法也相當重要,一定要弄得明明白白,記得清清楚楚才行,否則很難把題目做對。

  至於政治,就只有一個祕訣了,那就是一個字,“熟”。雖然現在已經取消了閉卷,全都採用開卷的方式。但還是應該對書、對考綱非常熟悉,仍然要做到一看到題目就知道其是在考綱上的第幾頁。只有夠快、夠熟練,才能得高分。

  說了那麼多,其實這些都是我在初三這整個一年中的一些學習方法和心得體會。我相信,每一個初三生,只要願意去努力,願意去拼搏、奮鬥,肯下苦工夫,時時刻刻抓緊時間,就一定會事半功倍,考進理想的學校。

  篇3

  面臨初三,我們必須正視我們的學習,才能夠在決定命運的第一個十字路口中脫穎而出,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方法比智商更為重要,下面是我的幾點建議,作為參考:

  英語我們知道要學好一門語言,單是有幾個詞彙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當然,我們要重視詞彙的積累,畢竟這是基礎,由此,我們要在記憶詞彙的基礎上,適當地延伸----詞彙的用法、同義、反義、搭配等,這是第一。第二應把握好知識的度,不應過分追求其系統性,切忌過細過偏,應根據自己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和運用能力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一些搭配、時態的轉換等,有的放矢地進行學習,調整好學習重點的位置,該時態放搭配,取捨有度。第三加強寫作訓練,以及書面表達能力,是聽說讀寫中的重要一著,因此我們必須在平時的練習中注意培養,諸如複合句、倒裝句、強調句等,以在訓練中不斷提高文章的檔次,但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而應從第一步著手準備訓練。從基本詞彙到五種基本句型,力求表達通順、地道、平易、得體,在此基礎上訓練較難詞彙和語法結構。至於記憶,像李陽瘋狂英語那樣大聲地有意識朗讀,一天讀上它十來遍,其效果會比你死記硬背要好得多。第四,要加強對語篇、語境、語義的領悟水平,在平時的訓練中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思維能力,以及對語篇的理解能力,將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巧落實到語篇上。

  語文其不過是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培養幾種能力:①語言知識和表達能力,其可以在漢語知識的掌握上制定和老師專題同步的計劃,全面瞭解命題特點,熟練答題技巧,堅持多積累多訓練的原則。②文學鑑賞的能力,知道各種文體的特點,如記敘文的六要素,議論文的論點,論據論證等;瞭解文學常識,如各文學流派及文學名家的概況;最後應注意非重點課文的作者概況。③文言文的學習,應注意幾條原則:熟讀抓重點選篇目,方法靈活計劃性強,精選試題重點訓練。④現代文閱讀原則:答案不在你的腦子裡,只在原文中;分點解析,歸納綜合,練精中考題,精練普通題。⑤作文原則:文體講究,感情真實,實而不華,注意積累材料。

  政治學習過程中應遵循的原則:①直觀知識點學習,提高理解能力。②做到知識系統性、條理性,對考試有一定幫助。③關於地區性時事材料的知識聯絡,提高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積極關注國內外形勢的發展,初三政治應注重對今年中考論述題的分析、練習。

  至於文科的學習,應注重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選擇適合自身能力的參考書,參考書應注意要詳盡解答、題型豐富,切忌書多無法學,參考書只是輔助作用,不能代替教科書,基礎在內,延伸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