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的選擇題的得分的技巧介紹

  選擇題是每個科目都有的題目,選擇題的做題也是有技巧的,下面的小編將為大家帶來高中地理的選擇題的得分的技巧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地理的選擇題的得分的技巧

  1、直選法

  心理學上認為識記過的知識重現在人們面前時,人們能明確地把它們再認再現出來。高考地理根據題幹要求,通過對各個選項進行分析,可以直接判斷出答案,這種方式就叫直選法。

  2、排除法

  排除法是考試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解題方法。一般有兩種情況:

  ***1***排錯法。即按照題目要求排除錯誤的選項,這裡的“錯”是指表述錯誤的選項,或是指與高考地理題幹意思不符合的選項,即選項本身表達的觀點沒有錯誤,而在題幹設定的情境下不符合題幹意思。

  ***2***排異法。即按照題幹要求排除說法正確的選項,這裡的“正”是指說法正確的選項,這主要是針對要求選出說法錯誤、不準確或不符合事實的一項的高考地理選擇題。要做好這類試題首先要仔細審題,切記粗心大意。因為在這類試題中,說法正確的選項反倒是不符合題幹要求的,是“錯誤”的選項

  3、代入法

  對於高考地理計算型選擇題或者地理事物關聯型選擇題,有時解答比較麻煩,就可以採用代入法,將四個選項帶入題目或者圖中進行逐一驗證,最後得出答案。

  4、圖解法

  對於地理學科中的無圖考圖題,圖解法是最好的解題方法。圖解法能將一些解題過程中的思考過程用簡單的圖示顯示出來,能幫助我們在答題時理清思路,高考時避免過失性丟分。尤其在解答地理時空分佈、運動規律等方面的試題時,能大大提高答題的速度和準確率。

  5、輔助線法

  對於考查等值線圖的高考地理選擇題,解答時採用輔助線法有助於快速準確地得出答案。特別是在等值線圖上確定寒流和暖流、低壓槽和高壓脊、山谷和山脊、海岸線兩側氣壓和溫度的差異、等壓面上下的氣壓差異等,通過新增輔助線可使比較模糊的圖是資訊趨向明朗化、簡單化。

  6、推理法

  ***1***數值範圍推理法:根據已知條件無法判讀出地理事物的準確資料,但可推斷其可能存在的數值範圍,從而得出結論。

  ***2***因果聯絡推理法:根據地理地理事象之間的因果聯絡,通過由因導果或由果溯因來進行推斷的思維方法。

  7、優選法

  在解答高考地理選擇題時,有時候會感覺題目提供的四個選項都符合題幹要求,這類試題的題幹中往往有“最”“主導”“主要”“第一”“核心”“間接”“根本”等關鍵字眼,對於這類試題,就應該採取優選法進行取捨。

  8、計演算法

  在高考地理選擇題中,有的試題需要根據題幹提供的條件,通過計算推匯出答案。這種型別的試題考查的內容主要有區時、地方時和晝夜長短計算,正午太陽高度角、太陽能熱水器的擺放角度和樓間距的計算,但地理計算重在考查方法、規律的掌握情況,計算過程相對簡單。

  9、排序法

  高考地理選擇題中經常出現按時間組合、空間組合、時空組合的題目,這類題目相對來說有一定的難度。解答此類題的基礎是掌握基本原理和規律。解題時應根據事物的發展規律和分佈規律,自己先試著排序,再按題幹要求與備選項進行對照,如果二者相符則為答案。

  10、比較法

  有些高考地理選擇題的四個選項與題意都有不同程度的內在聯絡,解答此類選擇題時,不能只是確定選項的對與錯,而應對各個選項進行比較分析,判斷各個選項與題幹關係的緊密程度。比較法與優選法是有很大區別的,解答的關鍵是要看清題意,仔細比較選項與題乾的關係。

  高一的必修二的地理的知識點

  1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一***

  1、我國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發育。20世紀以來,中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遍佈除貴州、浙江兩省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

  2、中國地震活動頻度高、強度大、震源淺,分佈廣,是一個震災嚴重的國家。1900年以來,中國死於地震的人數達55萬之多,佔全球地震死亡人數的53%;1949年以來,100多次破

  3、破壞性地震襲擊了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涉及東部地區14個省份,造成27萬餘人喪生,佔全國各類災害死亡人數的54%,地震成災面積達30多萬平方公里,房屋倒塌達700萬間。地震及其他自然災害的嚴重性構成中國的基本國情之一。

  4、我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佈在五個地區的23條地震帶上。

  這五個地區是:

  ①臺灣省及其附近海域;

  ②西南地區,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雲南中西部;

  ③西北地區,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天山南北麓;

  ④華北地區,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

  ⑤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等地。我國的臺灣省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西藏、新疆、雲南、四川、青海等省區位於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上,其他省區處於相關的地震帶上。中國地震帶的分佈是制定中國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的重要依據。

  2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二***

  1、群島是彼此距離很近的許多島嶼的合稱。群島也有大小之分,在許多在群島中往往也包含著許多小群島,如馬來群島就包括菲律賓群島、大巽他群島、小巽他群島、東南群島、西南群島、馬魯古群島等。若島嶼的排列成線形或弧形,習慣上又稱為“列島”,如我國的長山列島、澎湖列島等。

  2、世界上主要的群島有50多個,分佈在四個大洋中。太平洋海域中群島最多,有19個;大西洋有17個,印度洋有9個,北冰洋海域中有5個。世界上最大的一個群島是位於西太平洋海域原馬來群島,整個群島有大小島嶼2萬多個,分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來、汶萊、菲律賓、東帝汶等國。東西寬4500千米,南北長3500千米,總面積240.7萬平方千米。島上山嶺多,地形崎嶇;地殼不穩定,常有地震火山爆發。海峽較多,是東南亞到世界各地的重要通道。

  3、除馬來群島外世界上較大的群島有:位於北美洲北部的北冰洋海域的加拿大北極群島,面積130萬平方千米;位於太平洋西部海域的日本列島,面積37.75萬平方千米;位於大西洋東北部的不列顛九島,面積32.5萬平方千米;位於太平洋西南部的菲律賓群島,面積29.97萬平方千米;位於大西洋西北部的西印度群島,面積24萬平方千米。

  4、世界上最小的群島是位於南太平洋薩摩亞群島北部的托克勞群島。它由3個珊瑚環礁組成,面積僅有10平方千米,可以稱得上是“袖珍群島”了。

  5、我國的主要群島有長山群島***又稱長山列島***、舟山群島、廟島群島、膨湖列島,以及南海海域中的東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島。其中舟山群島面積最大,由大小600多個島嶼組成。舟山群島附近,是我國最大的漁場。

  3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三***

  1.經度的遞變:向東度數增大為東經度,向西度數增大為西經度。

  2.緯度的遞變:向北度數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增大為南緯度。

  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互相平行的圓,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由此往兩極逐漸縮短。

  4.經線的形狀和長度:所有經線都是交於南北極點的半圓,長度都相等。

  5.東西經的判斷:沿著自轉方向增大的是東經,減小的是西經。

  6.南北緯的判斷:度數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7.東西半球的劃分:20°W往東至160°E為東半球,20°W往西至160°E為西半球。

  8.東西方向的判斷:劣弧定律***例如東經80°在東經1°的東面,在西經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與圖示範圍:相同圖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範圍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範圍愈大。

  10.地圖上方向的確定:一般情況,“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

  經緯網地圖,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11.等值線的疏密:同一幅圖中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等壓線越密,風力越大;等溫線越密,溫差越大

  12.等高線的凸向與地形: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谷,向低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脊。

  13.等高線的凸向與河流:等高線凸出方向與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溫線的凸向與洋流:等溫線凸出方向與洋流流向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