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相互作用單元檢測題答案

  世間萬物都有其相互作用的地方。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物理《相互作用》單元檢測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高一物理相互作用單元檢測題目及答案

  一、選擇題

  1.關於彈力的產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要兩物體接觸就一定產生彈力

  B.只要兩物體相互吸引就一定產生彈力

  C.只要物體發生形變就一定有彈力產生

  D.只有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才會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彈力作用

  解析:根據彈力的產生條件,接觸和發生彈性形變缺一不可.A、C都只是彈力產生條件的一個方面,而B只說是“有相互吸引”,只能證明有力存在,不一定產生彈力,故選D.

  答案:D

  2.***2009•海南單科***兩個大小分別為F1和F2***F2

  A.F1≤F≤F2          B .F1-F22≤F≤F1+F22

  C.F1-F2≤F≤F1+F2 D.F21-F22≤F2≤F21+F22

  解析:共點的兩個力合成,同向時最大為F1+F2,反向時最小為F1-F2.

  答案:C

  3.

  人站在自動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隨扶梯斜向上勻速運動,如右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人受到重力和支援力的作用

  B.人受到重力、支援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C.人受到的合力不為零

  D.人受到的合力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解析:人站在水平踏板上,隨扶梯向上勻速運動,二 者之間並無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故無摩擦力,選項B錯誤;人只受到重力和踏板支援力的作用,A正確;人做勻速運動,處於平衡狀態,受到的合力等於零,C、D錯誤 .

  答案:A

  4.一物體置於粗糙水平地面上,按圖所示不同的放法,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運動,設地面與物體各接觸面的動摩擦因數相等,則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關係是***  ***

  A.Ff甲>Ff乙>Ff丙       B.Ff乙>Ff甲>Ff丙

  C.Ff丙>Ff乙>Ff甲 D.Ff甲=Ff乙=Ff丙

  答案:D

  5.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需

  要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繫上兩根細繩,細繩的另一端都有繩套***如右圖所示***.實驗中需用兩個彈簧秤分別勾住繩套,並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某同學認為在此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項:

  A.兩根細繩必須等長

  B.橡皮條應與兩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

  C.在使用彈簧秤時要注意使彈簧秤與木板平面平行

  其中正確的是***  ***

  解析:該實驗驗證兩個分力的效果等效於其合力的效果,不必要求兩分力等大,故B錯;與兩繩長短無關,A錯;但需使兩分力與合力在同一平面內,故C正確.

  答案:C

  6.一根輕質彈簧一端固定,用大小為F1的力壓彈簧的另一端,平衡時長度為l1;改用大小為F2的力拉彈簧,平衡時長度為l2,彈簧的拉伸或壓縮均在彈性限度內.該彈簧的勁度係數為***  ***

  A.F2-F1l2-l1 B.F2+F1l2+l1

  C.F2+F1l2-l1 D.F2-F1l2+l1

  解析: 設彈簧的勁度係數為k,原長為l0,

  當用大小為F1的力壓彈簧時,由胡克定律得F1=k***l0-l1***①

  當用大小為F2的力拉彈簧時,由胡克定律得F2=k***l2-l0***②

  由①②解得k=F2+F1l2-l1,故C正確.

  答案:C

  7.

  如右圖所示,A、B兩物塊疊放在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物塊B所受的拉力F=25 N,則物塊A受到B的摩擦力為***  ***

  A.0 N B.大於0 N,小於25 N

  C.25 N D.都可能

  答案:A

  8.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一水平力F的作用,如右圖所示,現將作用力F保持大小不變,沿逆時針方向緩緩轉過180°,在轉動過程中,物體一直在向右運動,則在此過程中,物體對地面的正壓力FN和地面給物體的摩擦力Ff的變化情況是***  ***

  A.FN先變小後變大,Ff不變

  B.FN不變,Ff先變小後變大

  C.FN、Ff都先變大後變小

  D.FN、Ff都先變小後變大

  解析: 在轉動過程中,設作用力F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則F在豎直方向上的分力大小為F1=F•sin θ,在豎直方向上,FN=mg-Fsin θ,且隨F的旋轉,θ增大,FN先變小後變大,而物體相對地面滑動,物體與地面間存在滑動摩擦力,由公式Ff=μFN可知,Ff隨F的旋轉,也將先變小後變大,所以選項D正確.

  答案:D

  二、非選擇題

  9.如右圖

  所示,在一粗糙的水平面上有兩個 質量分別為m1和m2的木塊1和2,中間用一原長為L、勁度係數為k的輕彈簧相連,木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現用一水平力F向右拉木塊2,當兩木塊一起勻速運動時,兩木塊的距離為多少?

  解析:當兩木塊一起勻速運動時,對m1:kΔx=μm1g,所以彈簧伸長量Δx=μm1gk.此時兩木塊間的距離L′=L+Δx=L+μm1gk.

  答案:L+μm1gk

  10.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體操專案中,我國運動員李小鵬奪得男子雙槓冠軍.下圖是李小鵬在比賽中的英姿.已知李小鵬的體重為56 kg,如果李小鵬在雙槓上雙手倒立支撐時,兩手臂的夾角為60°,則兩手臂的支撐力多大?***g取10 m/s2***

  解析:當李小鵬用 一隻手支撐自己時,由二力平衡可知,手臂的作用力 為F=mg=56×10 N=560 N

  當李小鵬用兩隻手支撐自己時,兩手臂的作用力F1和F2的合力為F,如右圖所示,則有F=2F1cos 30°

  解得F1=F2cos 30°=5602×32 N≈323.3 N.

  答案:323.3 N

  11.畫出下圖中物體A的受力示意圖,並寫出力的名稱及施力物體.

  ***a***物體A靜止,接觸面粗糙;

  ***b***A沿粗糙斜面上行;

  ***c***A沿粗糙水平面滑行;

  ***d***接觸面光滑,A靜止.

  解析:如下圖所示

  12.如圖所示,一名騎獨輪車的雜技演員在空中鋼索上表演,如果演員和獨輪車的總質量為80 kg,兩側的 鋼索互成150°夾角,求鋼索所受拉力有多大?***cos 75°=0.259,g取10 N/kg***

  解析:鋼索上與車輪接觸的點受到獨輪車的壓力FN=mg=80×10 N=800 N,此力產生了沿鋼索對兩側鋼索的拉伸效果,將FN按此效果分解如圖所示,顯然F1=F2,由幾何關係得:

  F1=F2=FN2cos 75°=80020.259 N=1 544.4 N.

  答案:1 544.4 N

  ***B卷***

  一、選擇題

  1.下列計時資料,指時刻的是***  ***

  A.高考數學考試的時間是2 h

  B.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 0級強烈地震是在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

  C.人造衛星繞地球一圈的時間為1.4 h

  D.由青島開往通化的1406次列車在德州站停車3 min

  答案:B

  2.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係時,在彈性限度內,懸掛15 N重物時,彈簧長度為0.16 m;懸掛20 N重物時,彈簧長度為0.18 m,則彈簧的原長L原和勁度係數k分別為***  ***

  A.L原=0.02 m k=500 N/m

  B.L原=0.10 m k=500 N/m

  C.L原=0.02 m k=250 N/m

  D.L原=0.10 m k=250 N/m

  解析: F1=15 N,l1=0.16 mF2=20 N,l2=0.18 m――→ΔF=5 NΔl=0.02 mΔF=kΔl→k=ΔFΔl=250 N/mF1=k***l1-l0***,l0=0.10 m

  答案:D

  3.一物體做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2 m/s2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在最初4 s內的平均速度是***  ***

  A.16 m/s

  B.8 m/s

  C.2 m/s

  D.4 m/s

  解析: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在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於該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可知,最初4 s內的平均速度就等於2 s末的瞬時速度,即 v=v2=at=2×2 m/s=4 m/s,故應選D.

  答案:D

  4.如右圖所示,一個物體m放在斜面上,處於靜止狀態,則物體所受靜摩擦力***  ***

  A.方向沿斜面向上

  B.方向沿斜面向下

  C.大小等於零

  D.大小等於mgsin θ

  解析:物體在重力的作用下具有沿斜面向下運動的趨勢,所以物體所受靜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與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量mgsin θ大小相等.因此選項A、D正確.

  答案:AD

  5.

  甲、乙兩物體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6 s末在途中相遇.它們的速度圖象如右圖所示,可以確定***  ***

  A.t=0時甲在乙的前方27 m處

  B.t=0時乙在甲的前方27 m處

  C.6 s之後兩物體不會再相遇

  D.6 s之後兩物體還會再相遇

  解析:由圖象可知,0~6 s內,x甲=6×92 m=27 m,x乙=6×9 m=54 m,而在6 s末甲、乙正好相遇,說明是乙在追甲,Δx=x乙-x甲=27 m,A正確,B錯誤;當t>6 s後,因為v甲>v乙,所以乙不可能再追上甲,C正確,D錯誤.

  答案:AC

  6.如右圖所示,對靜止於水平地面上的重為G的木塊,施加一豎直向上的逐漸增大的力F,若F總小於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木塊對地面的壓力隨F增大而增大

  B.木塊對地面的壓力隨F增大而減小

  C.木塊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木塊的支援力是一對平衡力

  D.木塊對地面的壓力就是木塊的重力

  答案:B

  7.如右圖所示,木塊A放在平板車B上,隨平板車一起沿 水平面向右做勻速運動,則***  ***

  A.木塊A與平板車B之間有摩擦力,等於μmg***μ為B與A之間的動摩擦因數***

  B.木塊A與平板車B之間有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木塊A與平板車B之間有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木塊A與平板車B之間沒有摩擦力

  解析:木塊A隨平板車B以共同速度一起做勻速運動,受力平衡,如果木塊A受靜摩擦力作用,木塊A在水平方向受力不再平衡.因此,木塊A不受靜摩擦力作用,選項D正確.

  答案:D

  8.如右圖所示,一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個力即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塊處於靜止狀態,其中F1=10 N,F2=2 N.若撤去力F1,則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為***  ***

  A.10 N,方向向左

  B.6 N,方向向右

  C.2 N,方向向右

  D.零

  解析:可以先將F1,F2兩個力進行合成,合力為8 N,方向向右,木塊處於靜止狀態,所以木塊還受到向左的摩擦力8 N.撤去F1後,木塊受2 N的推力,方向向左, 所以木塊受2 N的摩擦力,方向向右,水平方向合力為零.故正確答案為D.

  答案:D

  9.如右圖所示是骨折病人的牽引裝置示意圖,繩的一端固定,繞過定滑輪和動滑輪後掛著一個重物,與動滑輪相連的帆布帶拉著病人的腳,整個裝置在同一豎直平面內.為了使腳所受的拉力增大,可採取的方法是***  ***

  A.只增加繩的長度      B.只增加重物的質量

  C.只將病人的腳向左移動 D.只將兩定滑輪的間距增大

  解析:若只增加重物的質量,則繩子拉力增大,腳所受的拉力增大,B選項正確;若只將病人的腳向左移動,則夾角θ會減小,繩子拉力的合力增大,腳所受的拉力增大,C選項正確;若只增加繩的長度,拉力不變,A選項錯誤;只將兩隻滑輪的距離增大,則夾角θ會增大,繩子拉力的合力減小,腳所受的拉力減小,D選項錯誤.

  答案:BC

  二、非選擇題

  10.用奈米技術處理過的材料叫奈米材料,其性質與處理前相比會發生很多變化,如機械效能會成倍地增加,對光的反射能力會變得非常低,熔點會大大降低, 甚至有特殊的磁性質.現有一種奈米合金絲,欲測定出其伸長量x與所受拉力F、長度L的關係.

  ***1***測量上述物理量需要的主要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等.

  ***2***若實驗中測量的資料如下表所示,根據這些資料請寫出x與F、L間的關係式:x=________.***若用到比例係數,可用k表示.假設實驗中合金絲直徑的變化可忽略***

  長度L/cm 伸長量x/cm 拉力F/N

  5.00 0.20 50.0

  5.00 0.40 100.0

  10.00 0.40 50.0

  ***3***在研究並得到上述關係的過程中,主要運用的科學研究方法是________***只需寫出一種***.

  ***4***若有一根由上述材料製成的粗細相同的合金絲的長度為20 cm,使用中要求其伸長量不能超過原長的百分之一,那麼這根合金絲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______N.

  解析: ***1***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2***由題目所給的資料分析可知:當力一定時,伸長量與長度成正比;當長度一定時,伸長量和力成正比,故x=kFL***取一組資料驗證,式中的k不為零***.

  ***3***研究伸長量與拉力、長度的關係時,可以先控制某一個量不變,如長度不變,再研究伸長量與拉力的關係,這種方法稱為控制變數法.這是物理實驗中的一個重要研究方法.

  ***4***代入表中資料把式中的k求出,得k=1 250,再代入已知資料,L=20 cm,x=L100=0.2 cm,可求得最大拉力F=12.5 N.

  答案: ***1***彈簧測力計、刻度尺 ***2***kFL ***3***控制變數法

  ***4***12.5

  11.某同學利用打點計時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係,所用 交流電的頻率為50 Hz,下圖為某次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的一部分,0、1、2、3、4、5、6、7為計數點,相鄰兩計數點間還有3個打點未畫出.從紙帶上測出x1=3.20 cm,x2=4.74 cm,x3=***0 cm,x4=8.02 cm,x5=9.64 cm,x6=11.28 cm,x7=12.84 cm.

  ***1***請通過計算 ,在下表空格內填入合適的資料***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計數點 1 2 3 4 5 6

  各計數點的速度/***m•s-1*** 0.50 0.70 0.90 1.10 1.51

  ***2***根據表中資料,在所給的座標系中作出v-t圖象***以0計數點作為計時起點***;由圖象可得,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 小為________m/s2.

  解析: ***1***5點的速度利用平均速度替代,即v=x5+x62T,這裡T=0.08 s,代入資料算得v5=1.31 m/s.

  ***2***描點畫圖象,由速度圖象找到斜率即為加速度.

  a=2.5 m/s2.

  答案: ***1***1.31 ***2***圖象略 2.4~2.6 m/s2

  12.拱券結構是古代人們解決建築跨度的有效方法,像歐洲古羅馬的萬神廟、我國古代的趙州橋***如下圖甲***都是拱券結構的典型建築.拱券結構的特點是利用石塊的楔形結構,將受到的重力和壓力分解為向兩邊的壓力,最後由拱券兩端的基石來承受.

  現有六塊大小、形狀、質量都相等的楔塊組成一個半圓形實驗拱券***每塊楔塊對應的圓心角為30°***,如圖乙所示.如果每個楔塊的質量m=3 kg,則:

  ***1***六塊楔塊組成的拱券對一邊支撐物的壓力是多大?

  ***2***如果在中間兩個楔塊上加一個向下的50 N的壓力F,那麼其一邊相鄰的支撐物給予楔塊的支援力是多大?***g取9.8 N/kg***

  解析:

  ***1***六塊楔塊受到的總重力

  G=6mg=17*** N,

  由平衡條件知拱券對一邊支撐物的壓力為G2,即88.2 N.

  ***2***以中間兩楔塊為研究物件,其受力如圖所示,F1與F2分別垂直於所對應的半徑,則F1和F2間夾角為120°,由對稱性可知F1=F2,由互成120°角相等的兩個力合成的特點知F1=F2=2mg+F=108.8 N.

  答案:***1***88.2 N ***2***108.8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