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化學考試反思範文

  反思是一個不斷檢討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一個重要過程,這也是提高高一化學考試成績最好的方法 。它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高一化學考試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化學考試反思篇一

  這次月考是高一 學生自開學後的第一次考試,在研究了學生的答題情況以後,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反思:

  試卷分析:

  本次試卷出題主要以考察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為主旨,所以沒有設立難題,偏題,怪題,實驗題以書本實驗為主,沒有能力提升的題目,計算題無複雜計算。

  二、問題反映:

  ①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從考試題來看,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很不牢固,很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似是而非,以為自己掌握了,其實沒有,最終導致很多基礎的知識點丟分較多,比如選擇題1.13.15考查的是最基本的儀器的正確使用以及物質的量的計算,由於基礎知識沒有記熟,導致正確率不太高。

  ②回答問題不規範:學生在答題過程中,明顯的不夠規範準確,主要針對實驗題25題第二問:設計區分水層與有機溶劑層的簡便方法。大部分同學都回答不規範或者表述不準確而導致失分。

  ③分析問題不夠透徹:在試卷中,學生考慮問題不仔細,因此對很多題目的理解不透徹。如第23題按分子數大小排列順序,結果大部分學生分析不透徹,算錯結果,理解錯題意,導致丟分較多。

  ④粗心大意:這是個普遍問題,在普通班尤其嚴重。如22題“求雙原子分子的原子總數”,許多同學求分子數或者漏看“雙原子”以為是單原子分子而算錯結果,丟分嚴重。

  通過以上對學生的分析,我認識到,在下一階段的教學中,必須進一步強化基礎知識,同時針對學生進行一系列的規範化訓練和適應性訓練,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學生失分,最終促進學生在總複習中進一步提高。

  高一化學考試反思篇二

  時光飛逝,轉眼間半學期的教學工作結束了。2015—2016學年上半學年,我擔任高一年三個班的化學教學工作,我在教學上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加上全省高中新課改,這迫使我更認真的去思考如何才能搞好課堂設計和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半學期以來,本著對學生負責、對自己負責的心態,我認真地備課,注重瞭解學生的聽課感受,根據學生的反映,不斷去調整自己的課堂設計;除此之外,我還經常跟同事共同商討,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課堂組織能力。具體來講,有以下兩點心得體會:

  一、課堂45分鐘是教與學最重要的環節

  一堂課能否上好,關鍵在於教師的準備是否充分,也就是備課是否充分。教師只有認真做好備課工作,才能較好的組織課堂教學。就備課而言,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鑽研教材

  鑽研教材包括鑽研新課程標準、化學課本等。仔細鑽研新課程標準讓我更明確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所在,使自己在課堂教學中做到層次分明。認真鑽研課本則能更清晰的為學生講解知識點,做到有條有理,層次分明,從而使學生更容易掌握好所學的內容。

  2、做好聽課總結

  作為一名比較年輕教師,有的僅僅是理論知識,欠缺的是教學經驗。針對這一點,我儘可能去聽課,課後認真總結他們上課的優點和不足,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半學期以來,發現聽課後認真總結,對自己的備課、上課有很大的幫助。 3、深入瞭解學生

  只有瞭解學生,教學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瞭解學生包括很多方面,如學生對原有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等。例如,講到《物質的量》的有關計算時,我發現學生連一個氧原子有幾個電子都不知道,原以為是學生對電子數和核電荷數的關係這一知識點掌握得不好;經過了解,才知道初中化學並不要求學生掌握常見元素的原子序數。這就能夠做到及時補缺、補漏,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將兩個知識點聯絡起來。 4、注重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一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特別是在高中化學中,有許多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應該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學裝置,該學生更多的“事實”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例如,為了說明鈉不能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銅來,我在課堂上演示這個實驗,讓他們發現把鈉放入硫酸銅溶液中的現象是有氣體放出和有藍色絮狀沉澱生成,從而得出結論:鈉不能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銅來。這樣既使學生走出鈉可以置換出任何金屬的誤區,又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5、豐富教學形式

  隨著教學形式的不斷豐富,課堂教學早已不再侷限於常規的“黑板教學”,以多媒體教學為代表的各科教學形式極大發展。我緊緊抓住這一變化,積極探索多形式的教學並取得較好的效果。例如,在講授《氣體摩爾體積》時,我提早準備,製作了一個比較精良的多媒體課件,實施後發現,採取多媒體教學的優點是:學生的興趣和對知識點的感性認識大大增強,進而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也大大提高。

  二、 課前課後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每當我輪值晚自習時,我不是簡單地在教室閒逛,而是充分利用師生短暫的共處時間,解答學生的各種疑難。在輔導過程中,一旦發現有某個問題被集中地提出,我就會馬上反省自己的課堂教學是否有哪個知識點教授得不夠清晰,並在下次課堂上進行改進後的講解。實踐證明,這樣很好地實現了教師和學生、課前和課後的互動。在教學工作中我會經常遇到各種疑難,除了自己解決,我還主動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請教,以求不斷進步。但是,我不僅要認識到自己的進步,更要發現自己的不足,我一定得在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中更加努力,加強優勢,改進不足,力爭有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