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學學習方法與技巧

  高三化學複習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科學地安排複習時間,恰當的運用有效的複習方法,正確處理好課本、教學大綱、習題、模擬題之間的相互關係,才能提高複習效率,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高三化學學習方法與技巧,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一

  化學課的學習主要有以下幾個階段:***1***課前習;***2***聽課;***3***複習;***4***完成作業等幾個階段。

  預習階段:概括起來就是“讀、劃、寫、記”。

  “ 讀”,要有課前預讀的習慣,能根據預習提綱帶著問題讀懂課文,歸納含義;“劃”,要劃出重點、要點、關鍵詞、句。在課本上圈圈點點。“寫”,把自己的想法、疑點寫下來,帶著想不通的,不理解的問題去聽課,“記”,要把重要的概念、定義、性質、用途、製法多讀幾遍,記在腦子裡。古人說,疑者看到無疑,其益猶淺,無疑者看到有疑,其學方進。

  教師要教給學生怎樣發現問題,怎樣提出問題,不斷解決問題,認識能力就會提高,在預習中不僅要求學生能回答老師提出問題,能質疑問題,而且要指導學生逐步學會確定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安排學習過程,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聽課階段:

  課堂聽講,在中學時代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因為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啟發學生的思維,系統地講解化學概念和規律,指導學生或演示實驗、組織討論、探索新知識,解答疑難問題,點撥思路,糾正錯誤,並在科學方法的運用上作出規範。因此在課堂上學生一定專心聽講,開動腦筋,在老師的誘導下,對所學知識深入理解。同時還要學習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方法,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少走彎路。

  學生在課堂上聽講,還要做到邊聽、邊想、邊記。主要精力放在聽和講上,必要時也可標標,劃劃或寫寫。

  1 聽好課的三要素:***1***恭聽:上課聽講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嚴肅的學習態度,全神貫注,做到眼、耳、手、腦並用,自覺遵守課堂紀律,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聽講的效率。***2***思維:聽課時要積極開動腦筋思維,注意聽老師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解題的規範要求。思索老師從現象、事實到結論的分析、歸納得到結論的過程,或演繹、推理的過程,以及說理論證過程或操作過程、裝置原理。其關鍵是要發展思維能力,理解所學的內容,而不是隻記結論。***3***記憶:思維的同時也在進行記憶。記憶要及時,並注意反覆鞏固,記憶也要講究方法。

  2 聽講的方法:聽講方法主要包括檢查複習、講授新課和總結鞏固這三個環節的學習。和其它學科一樣,聽化學課應全神貫注,做到眼到、心到***即思想集中***、耳到和手到,關鍵是心到,即開動腦筋,積極思維,想懂所學內容,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這四到各有其特點。對於眼到,除以演示實驗等直觀教學看得全面外,重要的是在教師指導下,分清主次現象,能迅速捕捉一瞬即逝或現象不夠突出和不夠明顯,而又屬於反映物質及其變化的本質屬性的現象。這就要求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時要記住這些現象。不論好看有趣與否,都有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學習態度,自覺提高和發展觀察能力。關於耳到、心到,著重點是開動思維器官,聽清和思索教師從現象、事實到結論的分析、歸納得出結論的過程,或演繹推理過程,以及說理、論證過程和操作及裝置的原理等,也就是那些屬於理解的內容。切實克服和改變不注意聽和想的過程,而只記住結論的不正確的學習方法。耳到、心到的關鍵是發展思維能力,理解所學的內容。當然,在此前提下該記住的內容,還是要記住的。手到,主要的是按要求和規範,認真進行實驗操作,掌握實驗技能。至於筆記,要學會記要點、記提綱,不要因記筆記而影響看、聽和想。在檢查複習時,要認真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注意聽同學的回答,看同學的操作。不要因沒有檢查到自己而不認真想、不注意聽和看。當同學的回答、操作與自己的認識不一樣時,更要想一想有無道理。總結鞏固階段,主要是會小結歸納,使一堂課所學的內容在頭腦中條理分明有個系統,同時回憶看或所做的實驗。

  複習階段:

  複習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教學環節之一,是學生進一步獲得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學程式。在複習過程中,要針對知識、技能上存在的問題,根據大綱要求和教材的重點,對知識進行整理,使分散的知識點串成線成網,使之系統化,結構化。

  1 複習的種類:複習的種類、方法各一,但複習的種類,大致可分為新課中的複習、階段複習和學年總複習三種。***1***新課中的複習:這種複習是把新課有聯絡的已學知識在新課教學中進行復習。目的是“溫故知新”。從已知引出未知,由舊匯出新,降低新課的教學難度。這可採用課前提問,或邊講新內容邊複習舊知識的方法。***2***階段複習。這種複習一般分為單元複習、每章複習和學期複習。①單元複習就是馬每章按內容劃分為幾個單元,每一單元講完後複習一次。如第一章可分為一至三節和四至八節兩個單元。②每章複習是在上完了一章內容後進行的。它的作用是把整章進行歸納、綜合並進行一次小測試。其方法可根據每章後面的“內容提要”有所側重地進行,並結合學生實際,做每章後面的複習題或選做適量的課外練習題進行消化、鞏固。③學期複習是在學期期未考試前集中兩週時間,把一學期學過的知識進行一次綜合複習。通過複習及學期考試檢查,將暴露出來的問題通過寒暑假作業彌補,為學習後面的知識打好基礎。以上各階段複習,按課本的順序進行為宣。這樣可以充分發揮課本的作用,便於學生掌握。***3***學年總複習。它是在上完全冊教材後進行的,不受章節或階段知識的限制。通過總複習,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比較系統化、條理化,有較好的綜合運用的能力。學年總複習一般可分為系統複習和綜合訓練兩個階段。

  2 複習的基本步驟:***1***在每次複習前必須要有計劃做好複習準備。例如,一個晚上自學兩小時,就應根據一天學習的學科和學科的性質,做科學安排,即內容相似的不要前後相連複習,應間隔複習。這是因為從心理學上講,相似的學科相連複習往往引起干擾,降低複習效果。***2***複習時最好先回憶,或根據聽課所記要點,進行回憶當天學習了哪些內容,主要教材是什麼,進行了哪些實驗,等等。然後再複習課文。在這個時候,可根據回憶,有困難或不明確的地方多複習,理解了沒有問題的少複習,這樣既可節省時間,而且可集中力量來弄通困難教材,掌握重點。最後,再合上書本思考一遍,特別要明確教材的重點、難點部分,然後才做作業。***3***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因此,在複習時,要十分注意這一特點。對每一項實驗,必須注意它的變化、現象,儀器裝置、操作手續,從現象到本質去認識它、理解它。同時,在複習時必須對所做過的實驗已觀察到的變化,從現象到本質地進行回憶、複習,並且還要注意實驗裝置及操作手續。

  3 複習的操作方法:複習是對知識的識記、掌握、鞏固、深化、提高和遷移的過程。通過複習進行總結,歸納章節內容,列出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絡,有助於知識的條理化、系統化,有助於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及綜合能力的提高。根據不同的內容,可選擇不同的方法:

  ***1***例項法:對物質的性質、製法、存在、用途必須有機地聯絡起來進行復習。通過例項,認識物質的製法、用途、存在決定於它的性質,它們之間是有機的內在聯絡的。因此,在複習某一物質的性質的同時,應根據此性質認識它的製法與用途,聯絡它的存在。同樣,複習用途與製法,也必須充分了解它們所根據的是該物質的哪些性質。如複習銨鹽與鹼反應放出氨氣的特性時,便應注意聯絡氨的實驗室製法。因為氨的實驗室製法,就是根據銨鹽這一特性。

  ***2***對比法:化學知識點之間存在異同,複習時若能進行一些對比分析,可加深理解和記憶。元素間、化合物間、同族元素與異族元素間,以及一些概念不同,複習時均可進行對比。對比的方法不僅加深、擴大、鞏固新舊知識,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分析、綜合及概括能力的過程。如物質的溶解度和溶液的百分比濃度,可以從定義、條件、範圍、計算公式等方面來對比分析,找到聯絡與區別,以便靈活運用。

  ***3***聯想法:複習時要善於將前後知識進行聯想,使之系統化如複習H2的性質時,可聯想到H2的製法、用途,有關的實驗現象、裝置,注意事項等。聯想法是複習化學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4***歸納法:歸納是一種重要的複習方法,它把零散的知識,複雜的內容整理成提綱或圖表。如氧化物、酸、鹼、鹽之間,通過學習就可摸索出它們相互間的轉化規律,歸納成圖表,成為全章及全書的知識概括和小結。

  ***5***聯絡實際法:要反覆通過例項,聯絡實際,究竟聯絡什麼和如何聯絡,逐步學會聯絡實際。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聯絡實際的重要方面,按上面所述,重視複習實驗,對生產和社會主義建設,對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和現象,要結合教學加以聯絡,使學生逐步學會聯絡。

  完成作業:

  化學學科的課後作業及解題過程也有其自己的規律:***1***認真審題,明確要求。首先要認真理解題意,弄清題目給出什麼條件,需要回答什麼問題,也就是明確已知和求解。***2***回憶知識點,確定解題方案。在審清題意的基礎上,回憶有關的化學概念,基本理論,計算公式等化學知識,設計一條解題途徑,制訂出解題的方案。***3***正確解題,完美答案。把解題的思路一步步表達出來,注意解題的規範性和完整性。解題結束時,要注意反覆檢查,以提高解題的正確率。***4***展開思路尋找規律。這是最後一環,也是大多數學生最容易忽視而至關重要的一個步驟。一道題目做完以後,要結合己做好的題目聯絡前後的思路,從中悟出帶規律性的東西來,就會事半功倍。反之就是做無數道練習題,也達不到鞏固知識、訓練技巧、提高能力的目的。

  化學學習的過程是由一系列階段組成的,階段與階段之間,既有聯絡又有區別,學生在學習時應掌握好各階段和各層次間的協調,只有這樣才能學好化學,用好書本知識,才能更好地理論聯絡實際,將化學學習好,為我所用。

  二

  一.預習

  在課堂的各個教學環節中,預習是聽好一節課的基礎。為了訓練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以適應當今高考試題對學生能力的要求。在複習每一個課題的時候,必須重溫和預習課本中的部分,弄懂課本中提供的概念、實驗及原理、知識和方法,例題的求解過程。在解題時,如遇到障礙,應該具備優先向課本請教的意識,通過課本來查明知識和方法上的缺陷。而高考化學實驗題幾乎都來源於課本上的學生演示實驗,複習中只要將十幾個典型實驗原理弄清,反覆拆開重組,會大有所獲。當然,預習和重溫課本不是要對課本知識死記硬背,而是要以課本為複習過程的支撐點,我堅持引導學生認真預習,從而找出自己學習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環節。在預習時,重點引導學生對章節知識、單元知識及綜合知識的重點、難點、疑點做到心中有數。哪些知識是通過預習就可以解決,還有哪些知識自己理解上還有困難,主要通過認真聽老師的講解才能解決,以便做到有目的、有計劃地聽課,提高複習質量。,例如,高三學生都容易犯這樣的錯誤,高三一進入複習學生就把教材丟在一邊,根本不看課本,就看我們手中所發的資料,因為在每章每節之前都有知識點的總結和歸納,但這些總結歸納並不是很全面,還存在很多遺漏,所以,我們必須把教材和資料充分結合起來,這樣第一輪下來才不會留死角。我的具體做法為:在複習每章每節之前,我都下發預習提綱和知識網路圖,知識點主要是通過填空的形式讓學生在課前完成,這樣既有利於學生注重基礎,又有利於學生回顧教材,進而達到落實雙基的目的。

  二.精講

  由於複習時間緊、任務重,因此,教師無論是在講複習課,還是在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都要做到有目標的精講。學生一看就懂的問題,不宜講來講去,而是給學生講方法、講原理、講技巧、講關鍵、講思路、講規律,做到舉一反三、畫龍點睛。因此課堂講授要精要、精到。精要是指講清重點、難點、易混點,講清知識體系,對沒有命中的目標再射一箭,讓知識之樹在學生心中紮根,否則,不僅增加學生負擔,而且會影響複習進度和課堂容量.精到,就是要講授到位,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前聯後展。但講也有尺度,講得太透,會使學生不勞而獲,造成思維惰性,引不起思維的波瀾,只是風吹水面,不留痕跡。要通過講,啟迪學生思維,不能讓學生摘不到果子,但也不提倡學生不跳就摘到果子,要讓學生跳一跳,甚至跳幾跳才能摘到果子.

  三.精練

  課後練習是高考複習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要求學生做一定量的題目,以提高解題速度和鞏固基礎知識,無疑是必要的。但如果整天沉溺於題海,做了大量的題目,但大多數是生吞活剝,連爬帶滾勉強做過去,那麼即使以後遇到同樣的問題,仍然可能做不出來。題海戰術不能提高學生的能力,只能使許多學生“消化不良”,產生厭學情緒。因此首先要跳出“題海”,認真篩選習題,在“巧”字上下工夫,做到多中求少,少中求優。既要重視知識深度和知識體系,又要注重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全”、“細”程度;既有典型性、針對性、層次性,又要具有啟發性、時代性,符合高考命題趨勢和題型變化。力求做到答一疑會一類,明一知百,練一題習一法,舉一反三,從而努力幫助學生走出題海。精心選編習題,防止選編習題的隨意性,選題要注意基礎性、典型性、針對性、綜合性,兼顧題量、難易和方法的訓練。老師應清楚哪些題是全體學生必須拿到分的,哪些題是大部分學生經過努力能拿到分的,哪些題是個別學生能拿到的。做到各盡所能,各得其所。雖然我們手中的複習資料及練習題都很多,但是不能被這些資料所束縛,對習題應該有所取捨,對習題進行精選,一套題能解決的問題不做多套,但是適當的鞏固練習還是必要的,因為高考不是隻考一科,我們還要照顧其他科的時間分配,所以我們要得是作題的效率而不是作題的數量,這樣才能有利於學生整體成績的提高。

  四.點評

  針對學生掌握知識程度及對課堂生成的問題及時解決。在課堂上,我採取邊點邊評,隨點隨評,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每一堂課都能澄清對某個問題的認識,每一堂課讓學生都有所收穫,從而使學生的問題越來越少,知識積累越來越多,能力就會越來越強,複習效果就越來越好。進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輪複習主要是專題與大量練習相結合,去年我校訂了二輪資料,上面專題非常詳細具體,我們就以這本資料進行專題複習。同時配合學校進行綜合練習。

  這學期複習計劃與安排

  1.第一階段複習的指導思想是“重在基礎,吃透教材”。

  時間:從9月初至第二年的3月中旬

  注意問題:

  ***1***適當降低知識難度,結合《考試大綱》的要求,落實課本,突出章節過關。

  ***2***淡化“熱點”,不以“熱點”知識代替教材組織教學。

  ***3***注意以“點”帶“線”,以“點”帶“面”。注重對知識的歸納和總結。

  ***4***訓練時以基礎題和中等題為主***注意引用高考題***。試題設計和評價要突出基礎性、層次性、典型性、針對性、時間性和規範性。

  方法:按教材順序逐章逐節進行復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突出“精講”與“精練”。幫助學生完善知識結構和鞏固“雙基”。

  2.第二階段複習的指導思想是“突出重點,精選習題,培養能力”

  時間:3月中旬至5月初

  注意問題:

  ***1***注意幫助學生進一步構建立體知識結構,不能以練習代講。

  ***2***在總結性複習的基礎上注意結合考綱進一步落實課本“重點知識”。

  ***3***設計好針對性訓練題,以“中等難度”的訓練題為主,但應兼顧基礎題。***這裡所指的“難度”綜合意義上的難度,不是偏題和怪題。***

  方法:按五大塊進行專題複習: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機化學、化學實驗等。

  3.第三階段複習指導思想是以培養綜合能力和應試能力為主。

  時間:5月上旬到5月25日左右

  注意問題:

  複習過程中要結合《考試大綱》讓學生重新“認識”和“落實”課本知識,即要指導學生重新回到課本進行落實、總結、歸納和提高。要知道教學是以“本”為主,以“綱”為導,以“練”為輔。

  方法:以試題為載體,重在查漏補缺。以訓練為主,以培養學生良好心態和解題速度為目標。每週一套訓練題,一套適用性測試題,訓練以交流試卷試題和外地資訊編制的一些查漏補缺試題為主。

  4.最後階段主要是留些時間讓學生看教材、筆記、改錯本,並做做高考題,6月2號左右還有一次適應性考試。

  三

  一、構建網路,夯實雙基

  化學學科的特點是碎、散、多、雜,難記易忘。複習時,要注意指導學生總結歸納,構建網路,找出規律,力求做到"記住-理解-會用"。高三化學複習內容可分為一般知識和重點知識,複習中必須根據大綱和考綱,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進行準確定位,以提高複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既要全面複習,不留死角,更要突出重點。指導學生歸納結總時,對不同的內容可採取不同的方式:

  1、課堂引導歸納

  對於中學化學的主幹知識和重點內容,如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電化學、物質結構、化學反應速率及化學平衡、電解質溶液、有機化學、化學實驗等,課堂上教師應引導和啟發學生共同討論,尋找規律,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通過網路的建立,揭示概念之間的關係,找到相關概念之間的區別與聯絡,有重點有針對性地複習,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真正得到感悟、並學會遷移,最終達到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