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化學方程式及反應現象

  化學方程式,也稱為化學反應方程式,是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1.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分別滴入澄清石灰水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分別為:

  CO32-+Ca2+=CaCO3↓;

  HCO3-+Ca2++OH-=CaCO3↓+H2O 。

  兩溶液中只有Na2CO3 可以使CaCl2溶液出現白色沉澱,離子方程式為:CO32-+Ca2+=CaCO3↓。

  2. 氟氣是淺黃綠色;氯氣是黃綠色;液溴是深紅棕色;固態碘是紫黑色。常用的有機萃取劑四氯化碳無色,密度比水大;苯也是無色液體,密度比水小。液溴常用水封存,液溴層是在最下層。

  3. 聞未知氣體氣味,方法是:

  用手在瓶口輕輕扇動,僅使極小量的氣體飄入鼻孔。

  4. 銅絲紅熱後伸進氯氣瓶中:銅絲劇烈燃燒,發紅發熱,同時生成棕色煙;加少量水,溶液藍綠色,方程式:Cu+Cl2點燃==== CuCl2。鐵絲紅熱後也可以在氯氣中劇烈燃燒,方程式:2Fe+3Cl2點燃==== 2FeCl3。高壓乾燥的大量氯氣用鋼瓶儲存,因為常溫下乾燥氯氣不與鐵反應。

  5. 氫氣與氯氣混合後見強光爆炸,但H2也可以在Cl2中安靜燃燒,在集氣瓶口出現大量酸霧,火焰是蒼白色,方程式:H2+Cl2點燃==== 2HCl。

  6. 實驗室製取氯氣的方程式:MnO2+4HCl***濃*** △==== MnCl2+Cl2↑+2H2O ;氯氣在水中的溶解度***常溫常壓***是1:2;氯氣溶於水後大部分仍以氯分子的形式存在,小部分與水反應:Cl2+H2O=HCl+HClO;生成的次氯酸不穩定,見光或受熱分解:2HClO見光==== 2HCl+O2↑;所以,久置的氯水其實就是稀鹽酸。

  7. 實驗室常用新制的氯水代替氯氣發生很多反應,新制氯水中含有的分子有下列三種Cl2、HClO、H2O;含有的離子主要有下列三種H+、Cl-、ClO-,另外還有OH-。

  8. 氯水顯的顏色是由於其中含有氯分子的緣故;氯水可以表現出很強的氧化性,如把碘離子、亞鐵離子氧化成碘單質和鐵離子,這是由於其中含有Cl2的緣故。氯水可以表現出漂白性,是由於其中含有HClO的緣故。氯水顯酸性,是由於其中含有H+的緣故。往氯水中投入一勺鎂粉,有關的兩個化學方程式:Mg+2HCl=MgCl2+H2↑;Mg+Cl2=MgCl2。

  ***二***

  1. 指紋實驗有二個方案。

***1***用手***要是油膩不夠,可以在頭髮上再磨擦幾下***指在白紙上摁按一下,然後將白紙條放在較稀的碘蒸氣中1分鐘,取出後可以清楚看到白紙上出現指紋。這是因為碘蒸氣溶解於指紋裡的油脂中的緣故。此實驗可以證明碘單質易溶於油脂中。***2***在手指摁按過的白紙上噴撒少量AgNO3溶液***此時現象不明顯***,然後再把白紙條放在光線下,可以看到黑色的指紋。此中的二個方程式:

  Ag++Cl-=AgCl↓;

  2AgCl見光==== 2Ag+Cl2↑。

  2. 氟氣與氫氣在冷暗處混合即爆炸;溴蒸氣加熱到500℃時也可以與氫氣反應。碘要在不斷加熱的條件下才可以與氫氣反應,同時,生成的碘化氫發生分解,這是一個可逆反應,其方程式:H2+I2 2HI。

  3. 鹵族元素,按非金屬性從強到弱的順序,可排列為F>Cl>Br>I;它們的單質的氧化性的強弱順序是F2>Cl2>Br2>I2 ;

  ***1***把氯水分別滴入到溴化鈉、碘化鈉溶液中,現象是分別出現溴水的橙色和碘水的黃色;有關的兩個離子方程式分別為

  CI2 +2Br-=2CI-+Br2;

  CI2+2I-=2CI-+I2;

  ***2***把溴水滴入到碘化鈉溶液中,出現碘水的黃色,加入四氯化碳後振盪靜置,油層在試管的下層,呈紫紅色;

  ***3***滷離子的還原性從強到弱的順序是I->Br->CI->F-。可見,非金屬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則其單質的氧化性越強而其陰離子的還原性越弱。如果已知A-和B-兩種陰離子的還原性強弱是A->B-,則可推知A、B兩元素的非金屬性是B>A。

  4. 氯離子、溴離子、碘離子都可與硝酸銀溶液反應,形成的三種沉澱的顏色分別是:白色、淡黃色、黃色;這三種沉澱都不溶於稀硝酸。三種鹵化銀不溶物都有感光性,例如AgBr可作為照相膠捲的底片塗層;AgI常用來人工降雨。溴化銀見光分解的方程式:2AgBr見光==== 2Ag+Br2。

  5. 鈉、鎂、鋁形成的最高價氧化物水化物中,NaOH是強鹼;Mg***OH***2是中強鹼,不溶於水;AI***OH***3是兩性氫氧化物,也不溶於水。

  ***1***向MgCl2、AICl3兩溶液中分別滴入少量NaOH溶液,都出現白色沉澱,兩個離子方程式分別為:

  Mg2++2OH-=Mg***OH***2↓;

  AI3++3OH-=AI***OH***3↓。

  ***2***在兩支白色沉澱中再分別滴入NaOH溶液,一支白色沉澱消失,離子方程式:AI***OH***3+OH-=AIO2-+2H2O;。從這裡可以看出,在MgCl2 溶液中加入過量NaOH溶液,可以把Mg2+全部沉澱;但在AICl3 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無論是少了還是多了,都不能把AI3+全部沉澱。

  6. 為把試管中的AI3+全部沉澱,可以在此中加入過量的氨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AI3++3NH3?H2O=AI***OH***3↓+3NH4+;

  AI***OH***3不溶於弱鹼,不溶於水,可溶於強酸和強鹼。

  7. 如果把幾滴NaOH溶液滴入到AICl3溶液中,現象是出現白色沉澱;如果把幾滴AICl3溶液滴入到NaOH溶液中,現象是出現白色沉澱隨即消失;所以,通過不同的加入順序,可以不用其餘試劑,鑑別NaOH和AICl3溶液。

  8. 氧化鋁是兩性氧化物,它與鹽酸、氫氧化鈉兩溶液分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AI2O3+6H+=2AI3++3H2O;

  AI2O3+2OH-=2AIO2-+H2O。

  ***三***

  1. 新切的鈉有銀白色光澤,但很快發暗;方程式:4Na+O2=2Na2O;該產物不穩定。鈉在空氣中燃燒時,發出黃色的火焰;同時生成淡黃色的固體,方程式:2Na+O2點燃==== Na2O2。鋰燃燒方程式:4Li+O2點燃==== 2Li2O;鉀燃燒方程式:K+O2點燃==== KO2。

  2. 鈉與氧氣在不點火時平穩反應,硫的化學性質不如氧氣活潑,將鈉粒與硫粉混合時爆炸,方程式:2Na+S=Na2S

  3. 鈉與水劇烈反應後滴有酚酞的水變成紅色,方程式:2Na+2H2O=2NaOH+H2↑;鉀與水反應更劇烈,甚至爆炸,為了安全,常在小燒杯上蓋一塊小玻璃片。

  4. 過氧化鈉粉末用脫脂棉包住,①滴幾滴水,脫脂棉燃燒;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②用玻璃管吹氣,脫脂棉也燃燒;有關的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這兩個反應都是放熱反應,使脫脂棉達到著火點。在過氧化鈉與水或CO2反應生成O2的兩個反應中,為生成1mol O2,需要的Na2O2的物質的量都為2mol,同時需要的H2O或CO2的物質的量都為2mol。

  5. 純鹼的化學式是Na2CO3 ,它不帶結晶水,又俗名蘇打。碳酸鈉晶體化學式是Na2CO3?10H2O,在空氣中不穩定,容易失去結晶水,風化,最後的產物是粉末狀,叫無水碳酸鈉。鈉、氧化鈉、過氧化鈉、氫氧化鈉等在空氣中露置的最後產物都是無水碳酸鈉。

  6.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兩種固體物質都可以與鹽酸反應放出氣體,有關離子方程式分別為:CO32-+2H+=H2O+CO2↑;HCO3-+H+=H2O+CO2↑;其中,以碳酸氫鈉與鹽酸的反應速度更快;如果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質量相同,當它們完全反應時消耗的鹽酸以碳酸鈉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