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必修二名句默寫總結

  高一語文教學是高三複習的基礎,唯有夯實閱讀積累之基礎方能真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供您閱讀。

  

  ***一***《赤壁賦》

  1.寫江上水汽瀰漫,江水無邊無際和遠方天際相接的句子是: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2.概括了曹操軍隊在攻破荊州順流而下的軍容盛狀的句子是:舳艫千里,旌旗蔽空。

  3.敘寫江水流逝卻始終長流不息,月亮盈虧卻無所增減的哲理的句子: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4.用高超的手法描寫動人的音樂: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5.蘇軾在《赤壁賦》中慨嘆“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6.寫清風明月為吾享用的句子: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7.寫清風與明月可盡情享用,無人禁止,無窮無盡的句子: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9.寫希望與神仙相交,與明月同在的句子: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10.寫月亮升起後,對遊人依依眷戀,脈脈含情,實則是遊人對明月的喜愛的句子: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

  11.寫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飄蕩,似乎是在浩蕩的宇宙間乘風飛行,飄飄忽忽升入仙境裡去的句子: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12.寫作者引吭高歌,吟誦古代詠月的詩歌,召喚月亮飛行的句子: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13.描繪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體現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14.寫客人簫聲之悲傷幽怨的句子: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15.用蛟龍嫠婦聽簫聲的感受來突出簫聲的悲涼與幽怨的句子: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16.以月亮作比,描寫世間萬物變化的規律的句子是: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17.從不變的角度,描述人與萬物的關係: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18.文中告訴我們別人的東西雖小也不能佔有: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19.寫作者盪漾江中,與麋鹿為伴的句子是: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

  20.寫作者與友人於扁舟舉杯共飲的句子是: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

  21.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感嘆我們個人在天地間生命的短暫和個體的渺小的句子: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22.描寫詩人行舟的感覺,像身上長上了翅膀: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23.詩人在飲酒後,唱出對遠在天邊的女子的思念: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二***《詩經·衛風·氓》

  1.寫女子在無奈下與男子約定婚期的句子是: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2.用動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愛情的句子是:于嗟鳩兮,無食桑葚。

  3.寫女子家人對其不理解的句子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4.與“青梅竹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5.寫女子不願同氓終老的句子是:及爾偕老,老使我怨。

  6.通過寫桑葉凋落喻指女子年華逝去的一句是: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7.寫女子在斷牆上眺望心上人,見到心上人後前後行為差異的句子是:不見覆關,泣涕漣漣;既見覆關,載笑載言。

  8.寫女子回憶小時候與氓嬉戲玩耍的快樂場景的是: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9.寫女子為人婦後早晚辛苦勞動的句子是: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寫男子變化無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10.女子總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經驗的句子:“于嗟女兮,無與士耽!”

  11.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決心的句子:“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3.表明文中女子熱情、溫柔的句子:既見覆關,載笑載言。

  ***三***《離騷》

  1.《離騷》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懷,對廣大勞動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語句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2.《離騷》中寫自己雖崇尚美德約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貶黜的兩句:

  餘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3.“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詩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寫自己對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4.《離騷》中用香草做比喻說明自己遭貶黜是因為德行高尚的兩句:既替餘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5.詩人怨恨楚懷王昏聵糊塗,輕信謠言的語句是:怨靈脩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 。

  6.《離騷》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對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兩句:

  怨靈脩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

  7.《離騷》中表明自己因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誹謗的兩句:眾女嫉餘之蛾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

  8.《離騷》中表明自己所處的社會本來就是善於投機取巧,違背規矩的現狀的兩句:

  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

  9.《離騷》中表明當時社會中的人們違背準則,把苟合取悅別人奉為信條的兩句:

  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10.《離騷》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亂社會中煩悶失意,走投無路的兩句:

  忳鬱邑餘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11.《離騷》中表明作者寧可死去,也不會和世俗小人一樣媚俗取巧的兩句:

  寧溘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為此態也。

  12.《離騷》中用大鳥和小鳥不合群來比喻說明自己絕不隨波逐流的兩句: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13.《離騷》中用方圓不相合說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兩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14.《離騷》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賢為榜樣的兩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聖賢,寧死不失正義***:“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

  15.《離騷》中屈原委婉表達自己後悔選擇做官,想要歸隱的兩句: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16.《離騷》中屈原表達趁著迷途未遠,趕緊回到正路的兩句: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

  17.《離騷》中屈原通過自己退隱後騎馬到達長滿蘭草的水邊和長滿椒樹的山崗表明自己從朝廷隱退為了修養自己的兩句:步餘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18.《離騷》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責,不如隱退的兩句: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

  19.《離騷》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養自己的兩句: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20.《離騷》中屈原表明即使沒有人瞭解自己也無所謂,只要自己內心買好就可以的兩句話:不吾知其亦已兮,苟餘情其信芳。

  21.《離騷》中屈原通過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帶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潔的兩句:

  高餘冠之岌岌兮,長餘佩之陸離。

  22.《離騷》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樂趣,而他窮其一生追求美政的兩句:

  民生各有所樂兮,餘獨好修以為常。

  23.《離騷》中用反問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會改變自己志向的兩句: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

  24.《離騷》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帶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純潔的品質沒有虧損的兩句:

  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25.表現詩人憂國憂民、熱愛祖國的詩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26.表現詩人堅持真理、獻身理想的詩句: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27.表現詩人嫉惡如仇、不同流合汙的詩句:寧溘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為此態也。

  28.表現詩人剛正不阿、一身正氣的詩句: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

  29.表現詩人潔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詩句:民生各有所樂兮,餘獨好修以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