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三期末複習選擇題及答案

  選擇題是地理試題中所佔題目比率最高的部分,所以在高二的期末複習中,這部分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由小編帶來的,題量不小,趕緊練習好對對答案吧。

  高二地理必修三期末複習選擇題:

>

  讀下圖,回答l---5題。

  1.該地區城市分佈的最主要區位因素是*** ***

  A.交通 B.水源 C.地形 D.軍事

  2.該地區的農業生產型別是*** ***

  A.商品穀物農業 B.大牧場放牧業

  C.河谷綠洲農業 D.企業化種植園農業

  3.該地區在農業發展過程中所帶來的最嚴重的生態問題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酸化 D.水資源遭受汙染

  4.該地區的農業發展方向應是*** ***

  A.大力發展瓜果、花卉等創匯農業 B.加大科技投入,發展優質長絨棉和彩色棉

  C.擴大草原面積,大力發展畜牧業 D.改良土壤,發展水稻種植業

  5.為充分利用資源優勢,該地區應重點發展的產業是*** ***

  A.石化工業 B.鋼鐵工業 C.製糖工業 D.紡織工業

  廣東省北部山區及粵東、粵西等地經濟發展比較緩慢,現將與珠江三角洲地區聯手,在當地劃出專用土地設立產業轉移園區。運用所學的知識回答6~7題:

  6.下列農業生產模式中,適宜當地發展的是*** ***

  A.大力發展糧食生產,提高複種指數B.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魚塘的立體農業佈局

  C.發展魚塘—臺田立體生產模式 D.大力發展天然橡膠、花卉、水果等高產值農產品生產

  讀我國兩個三角洲圖***下圖***,並回答7-8題

  7.關於兩個三角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圖是珠江三角洲 B.乙圖有京滬鐵路經過

  C. 甲乙兩地礦產資源豐富 D. 甲圖有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       8.利用各自優越的地理位置,兩地都發展了*** ***

  A.淡水養殖業 B.甘蔗種植業 C. 甜菜種植業 D.造紙和化工

  從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黃河下游時常出現季節性斷流,而且斷流天數和河段長度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高達60億元。據此回答9~11題。

  9.下列針對黃河下游斷流採取的正確措施是*** ***

  ①制定法規,不允許沿岸取用黃河水 ②加大資金投入,實施全流域人工降雨 ③實施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增強節水意識 ④南水北調,引長江人黃河,補充黃河水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綜合開發治理黃河的有效措施是*** ***

  ①中游種草植樹,控制水土流失 ②下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樞紐,實施水資源合理調配 ③開發中、下游水能資源 ④調整沿河地區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節水農業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有關區域及其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一個地區就是一個區域,各區域間沒有明顯的差異

  B.有人類居住的地方就是一個區域,認識了這裡的人們,也就知道了該區域的特點

  C.區域內部沒有明顯差異,因此,很難形成區域特點

  D.區域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指標劃分出來的

  12.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把許多微電子裝配工業遷到東南亞、墨西哥等地,因為*** ***

  ①充分利用當地廉價的勞動力 ②充分利用當地便宜的土地、住房 ③擴大市場,增加銷售額④傳播新技術、新工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20紀末至21世紀初,我國強調大力推動內地工業的發展,其主要考慮的是*** ***

  A.為了加強國防建設 B.為了縮小內地與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差距

  C.為了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 D.為了充分合理利用廣闊的土地。

  14.能夠為在無人區進行科學考察的科技工作者全天候提供本人具體地理位置的技術是*** ***

  A.RS技術 B.GIS技術 C.GPS技術D.GSM技術

  15.GPS衛星星座的工作衛星和在軌備用衛星分別是*** ***

  A.2 1顆和3顆 B.22顆和2顆 C.2 1顆和4顆 D.24顆和4顆

  讀圖2 回答16—18題.

>

  16.圖示地區可重點發展的經濟作物是*** ***

  A.天然橡膠 B.棉花 C.茶葉 D.甜菜

  17.與東北平原相比,該區農業生產的優勢條件是 *** ***

>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水源充足 D.熱量豐富

  18.該區國土整治所面臨的主要課題是*** ***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沙漠化 ③酸性土壤改良④鹽鹼地整治

  A.①②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圖2是某地區的地形圖,回答20—22題:

  19.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區相比,

  圖示平原地區成為商品糧基地的優勢條件是*** ***

  A.交通發達   B.單位面積產量高  C.水熱條件好 D.人均耕地面積廣

  20.城市P某傢俱廠生產的實木傢俱銷往全國許多地方。影響該廠佈局的主導因素是 *** ***

  A.原料產地 B.消費市場 C.廉價勞動力 D.高技術的研發人才

  21.我國政府下令停止開墾當地的沼澤地,主要原因是*** ***

  A.土壤十分貧瘠   B.開發的成本太高

  C.糧食過剩,價格下降  D.為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

  下圖為我國兩大淡水湖,據圖判斷並回答42~45題:

  22.甲湖是 ,乙湖是 。*** ***

  A.洞庭湖,太湖 B.太湖,巢湖 C.鄱陽湖,太湖 D.巢湖,洞庭湖

  23.甲湖湖面比上個世紀縮小近一半,其後果是 *** ***

  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B.導致湖濱土地沙化

  C.對湘江調節能力減弱 D.對長江調節能力減弱

  24.根據乙湖泊周邊地區生活,生產的特點,應主要防止湖水 *** ***

  A.富營養化 B.毒素增加 C.酸度增加 D.鹼度增加

  25.根據上題內容,治理乙湖汙染的綜合整治工程應採取的針對措施是 *** ***

  ①該湖流域內禁用含磷洗滌劑 ②建設汙水處理廠,實施無汙染達標排放

  ③減少網箱養殖面積 ④引水入湖,使湖水能不斷迴圈和流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

  26. 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該能源基地是

  A.水電站 B.油田

  C.天然氣田 D.煤礦

  27.實施南水北調工程的主要原因是

  ①華北平原供水極其緊張 ②因黃河水含沙量太大,不能用於生產和生活;③經濟和科技的發展為工程的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援;④長江流域水資源豐富有餘⑤主要為了減小長江的洪澇災害;⑥因我國的工、農業生產的重心將向北方轉移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③④ D.④⑤⑥

  28.對於三個經濟帶未來社會經濟發展方向的敘述正確的是

  A.東部地帶要進一步開發各種資源,為本區的經濟發展服務

  B.中部地帶要深化產業結構調整,著力發展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第一產業的發展應為前兩者讓路

  C.西部地帶的發展中搞好水利、交通、通訊、電網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所在

  D.東部地帶發展早,因此要把對於老工業企業的改造和轉型問題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

  29.20世紀60年代以來,我國石油、天然氣工業基地主要位於

  A.東北和西南 B.華北和西北 C.東北和華北 D.西南和華東

  30.將西部地區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途徑有

  ①西氣東輸 ②西電東送 ③移民墾荒 ④建立有色金屬基地

  ⑤ 建立以海鹽為原料的化工基地 ⑥ 大力發展旅遊業

  A.① ② ③ ⑥ B.② ④ ⑥ C.④ ⑤ ⑥ D.① ②

  31.對於山西省煤炭開採的綜合利用,描述正確的是*** ***

  A.繼續以煤炭開採為主的單一經濟結構,其餘產業起輔助作用

  B.提高煤炭利用技術,減少三廢危害,促進環境保護

  C.擴大煤炭開採量,輸出大量煤炭原材料

  D.大量對煤炭工業投資,減少對農業、輕工業和旅遊業的投入

  32.圖中“西氣東輸”線路穿越的省區中,涉及黃河流域的有

>

  A.寧、陝、晉、川、魯

  B.甘、寧、陝、晉、豫

  C.青、甘、寧、內蒙古、豫

  D.新、青、陝、晉、豫

  33.進一步增加能源外運能力,除鐵路建設外國家正在實施的工程是*** ***

  A.西氣東送工程 B.西電東送工程 C.引黃入晉工程 D.黃河整治工程

  3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流域的各組成部分之間聯絡密切 B.人類文明大多發源於大河流域

  C.對河流開發利用,只需要考慮河流的特點 D.田納西河是密西西比河水量最大的支流

  35.下列關於田納西河開發及產生影響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自19世紀後期,開始對流域內的資源進行大規模的掠奪式開發

  B.田納西河流域目前為美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年均收入僅為全國平均值的45%

  C.美國的老棉花帶與現在棉花帶分佈不一致

  D.本區生態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土地退化、植被破壞和環境汙染等方面

  36.關於田納西河流域綜合開發與整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已經完成梯級開發,共修建了9座大壩 B.流域根治了旱災

  C.全國最大的電力供應基地 D.田納西河兩岸形成一條“工業走廊”

  37.下列關於長江三角洲農業生產活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水田為主 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

  C.一年兩熟至三熟 D.西部降水較少,適宜發展畜牧業

  38.下列關於地理環境對其它生產活動影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長江三角洲的輕工業發展依託於當地發達的農業基礎

  B.長江三角洲發展重工業依託於當地豐富的礦產資源

  C.鬆嫩平原發展重化工業依託於當地豐富的石油資源和周圍地區的煤、鐵等資源

  D.長江三角洲商業貿易發達依託於優勢的地理位置

  39.有關區域及其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一個地區就是一個區域,各區域間沒有明顯的差異

  B.有人類居住的地方就是一個區域,認識了這裡的人們,也就知道了該區域的特點

  C.區域內部沒有明顯差異,因此,很難形成區域特點

  D.區域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指標劃分出來的

  40、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國土資源全面資料的技術是 *** ***

  A、遙感技術 B、地理資訊科技 C、全球定位技術 D、電子通訊技術

  4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GIS技術是地圖的延伸 B.RS技術是地圖的延伸

  C.GPS技術可為使用者提供精確的三維座標

  D.GIS技術可分析、處理RS技術及GPS技術提供的影象和資料

  42、地理資訊系統技術的簡要程式是*** ***

  A.資訊源→資料處理→資料庫→空間分析→表達

  B.資訊源→空間分析→資料處理→資料庫→表達

  C.資訊源→空間分析→資料庫→資料處理→表達

  D.資訊源→資料庫→資料處理→空間分析→表達

  43.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由東向西,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變化原因是*** ***

  A.水分差異 B.熱量差異 C.地形差異 D.人類耕作方式的不同

  44.下列有關荒漠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雨量的變化,對荒漠化的發生和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B.預防具有潛在荒漠化的土地是防治荒漠化的核心

  C.20世紀50年代以來,過度放牧和過度開墾是造成西北乾旱半乾旱荒漠化問題嚴重的原因

  D.近年來,隨著灌溉面積的增加,綠洲總體環境趨於轉好

  45.引起西部地區沙漠化程序速度快的自然原因是 *** ***

  A.西部地區的耕作與放牧的粗放 B.遠離海洋,降水少,風蝕嚴重

  C.西部地區易發生蟲害和鼠害 D.西部地區毀林和開墾草原現象嚴重

  46.森林被稱為“大自然的總排程室”,主要是因為森林具有 的作用。 *** ***

  ①調節氣候、穩定大氣成分 ②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③繁衍物種 ④維護生物多樣性

  ⑤淨化空氣、美化環境 ⑥吸菸除塵、防風固沙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⑤⑥

  47.熱帶雨林有別於其他生態系統優勢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光合作用強烈 B.土壤肥沃 C.生物生長迅速 D.生物迴圈旺盛

  48.下列關於亞馬孫開發計劃及其影響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人類的開發是導致雨林被毀的直接原因

  B.該區雨林破壞的背景是當地人口素質低下

  C.過度的焚耕開墾***遷移農業***是亞馬孫地區破壞雨林的唯一方式

  D.巴西政府正式公佈著名的亞馬孫流域大規模開發計劃是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

  49.下列關於山西省煤炭資源開發條件的說法正確的是 *** ***

  ①煤炭資源豐富 ②市場廣闊但交通落後 ③煤層氣儲量豐富

  ④位置適中 ⑤煤炭具有低灰、低硫、低磷、發熱量低的特點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50.“坑口”電站建設的意義作用不包括 *** ***

  A.減輕鐵路運輸壓力 B.改善能源工業結構 C.增加經濟產值 D.降低山西的環境汙染

  高二地理必修三期末複習選擇題答案:

  1—5、BCBBD 6—10、BDACD 11—15、DABCA 16—20、CDCDA 21—25、DADAA 26--30.BCDCD 31、B 32、B 33.B 34.D 35.B 36.B 37.D 38.B 39.D 40.A 41.B 42A 43.A 44.A 45.B 46.A 47.B 48.A 49.A 50.D

  以上是小編今天分享的全部內容,歡迎翻閱。

  高二地理必修三期末複習選擇題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