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小知識點

  生物的學習會讓你發現更多有趣的知識。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空氣負離子和人體健康早在1931年,德國一位醫生就研究發現:把自己關在一間密閉的研究室,當室內空氣負離子的濃度高時,就感到心情舒適、精神振奮;當室內空氣正離子濃度高時,則感到胸悶頭昏、煩躁不安。這一發現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自此以後的半個多世紀,許多國家積極研究有關負離子與人體健康、醫療保健等方面的課題,取得了許多可喜的進展。

  負離子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表現在諸多方面。首先空氣負離子有著重要的生物效應。它能自接作用於人的中樞神經和血液迴圈之中,有效改善人腦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調節神經機能,消除人體疲勞。其次負離子能抑制細菌、病毒生長。實驗顯示病毒必須帶負電荷才能攻擊活細胞,如果活細胞也帶上負電荷,那麼,彼此間的相萬斥力將使病毒喪失對細胞的攻擊力。第三,負離子具有極強的集塵作用。空氣負離子很容易吸附到煙霧、粉塵等懸浮粒子上與帶正電的粒子產生中和作用,使之沉澱降落,收到消煙除塵、清新空氣之功效。所以空氣負離子已經被人們美譽為“空氣維生素”、“長壽素”。

  既然空氣負離子如此神奇,你一定會問空氣負離子是什麼樣的物質,它從何而來?負離子顧名思義是指帶負電荷的粒子及其群體***離子團***。在自然環境中負離子形成的原因很多。如植物光合作用時一氧化碳轉化成氧氣過程中產生負離子;陽光中的紅外線分解空氣離子形成負離子;因空氣氣壓或水壓作用於空氣或水中的水分子使其發生破裂而分解產生負離子;土壤中放射性物質和空中閃電等也可以產生大量負離子。所以海濱、森林、瀑布、公園等環境中的空氣負離子濃度每立方厘米可達數千至數萬個,雷雨後空氣負離子濃度也會明顯增加。

  而在交通繁忙的城區、汙染嚴重的工業區或人口稠密的地方、通風不良的室內,空氣中的負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僅有數十個。而且負離子的壽命短暫,一般為幾秒鐘到幾分鐘。可想而知生活在這些環境中人們的精神面貌與身體狀況將會如何。那麼能否人工產生負離子來改善空氣,增進人體健康呢?負離子發生器就解決了這一難題。

  負離子發生器不僅能促使空氣離子化產生大量離子,而且能把產生的正離子吸收掉只放出負離子。國內生產的空氣負離子器產生的負離子濃度可高達每立方厘米600-3500萬個,在20m2的房間內平均濃度高達每立方厘米3000-20000個。目前市場上有一種集水霧、燈光照明於幾一體的負氧離子工藝燈具,它不僅能產生夢幻般的飄逸水霧,而且能產生大量的負氧離子。它的原理是通過高頻振盪***無需加熱或任何化學劑***將水拋離水面而產生飄逸的水霧,並釋放出負氧離子。釋放出來的負氧離子可使得房間氧離子的濃度高於一般空氣中的幾十倍,從而有效地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提高空氣溼度它對現代空調病、面板過敏、流行感冒及哮喘病能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除此之外各式各樣的負離子產品也應運而生負離子治療儀、負離子空調、負離子纖維織物、負離子燙髮等都廣泛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青睞。
 

  ***二***

  碳迴圈

  我們知道,碳元素是生物體的主要組成元素之一。在自然界中,碳元素以單質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單質有金剛石和石墨,化合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鹽和有機化合物。碳是地球上擁有化合物數量最多的元素,在生活中大都能經常接觸到,其中我們最熟悉的是二氧化碳,它主要存在於空氣中,含量約佔空氣體積的0.03%,如果沒有補充,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在25—30年的時間內就會全部被植物用盡。然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始終基本保持平衡,這就是碳迴圈的作用。

  ***一***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產生

  1、生物的呼吸作用→二氧化碳

  包括動植物的呼吸和微生物對動植物遺體及糞便中有機物的分解,從而不斷向空氣中釋放二氧化碳,據估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有90%是由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產生的。

  2、化石燃料及其製品的燃燒與火山爆發→二氧化碳

  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主要是動植物遺體長期壓在地下,未被微生物全部分解,就可能通過一系列化學變化而形成。它們的燃燒和火山爆發都能使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層。

  ***二***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消費利用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據估計,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每年的光合作用能將750億噸的碳轉化為糖類化合物。綠色植物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消費者。
 

  ***三***

  無土栽培是近百年來新發展起來的一種栽培技術,使用天然基質***如碎秸稈、鋸末、草炭、砂等***或人工基質***如岩棉、珍珠岩等***代替土壤,甚至不使用任何基質,運用營養液直接浸、噴植物根部,又稱之為營養液栽培。

  1.無土栽培的優點

  ***1***無土栽培作物生長快、生育期短,可實現作物的早熟高產,全年都可以栽培。

  ***2***它不使用有機肥,無臭味,不生雜質,不汙染環境,也不被環境所汙染,生產的產品新鮮、品質優良。

  ***3***勞動強度小,水肥用量降低。無土栽培無需傳統耕作中的中耕、除草、土壤消毒、追肥等煩瑣環節,單位勞動力管理的規模可大大增加,勞動強度明顯下降。營養液栽培的水肥供應一般採用微管道灌溉系統,較易實行定點、區域性化,可明顯降低水肥的浪費。試驗證明可比土壤栽培節水3~7倍,肥料利用率提高20%~30%。

  ***4***節約土地,不受環境制約,可在沙漠、戈壁、海島等不毛之地進行種植,甚至在宇宙飛船和潛艇中,都能種植植物。在家庭、辦公室可利用窗臺、陽臺、走廊、屋頂及其空閒地栽種植物,這不僅可以創造經濟效益,還可以美化環境、淨化空氣。

  ***5***病蟲害明顯減少。無土栽培可防止因土傳病原傳播的多種惡性病害的發生,切斷了一個較重要的病蟲害傳播渠道;另外,由於人為改善了根際微環境,促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了自身的抗病能力,避免了土壤栽培中因多年鹽分積累和連作導致的土壤鹽漬化及重茬減產現象。同時,基質的消毒同土壤消毒相比更經濟、方便。

  ***6***便於工廠化生產。無土栽培充分顯示出農業可以像工業生產一樣,機械化、自動化生產作物,完全由人工控制植物生長。現在世界上已有全自動化無土栽培設施和立體化無土栽培工廠。

  2.無土栽培的型別

  無土栽培根據所用基質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型別,可分為水培、沙培等。

  3.無土栽培的技術基礎

  培養液的成分、濃度、配製和調節,是無土栽培的重要技術基礎。

  營養液應具備以下三個特點:

  ***1***包括所有的必需的礦質元素,對某些植物還可以增加有關的元素,例如禾本科植物的營養液中可以加入適量的Si。

  ***2***是均衡的營養液,也就是礦質元素之間要有適宜的濃度比例。

  ***3***具有適宜的pH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