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描寫新年的作文

  我們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不僅有許多的傳統文化,還有許多的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重陽節……這些節日都是富有情感和色彩的。當然,在這些節日裡我還是最喜歡春節。你們是不是也一樣?下面是春節作文,歡迎參閱。

  1

  今年的春節我是在外婆家過的,外婆家的習俗跟這裡可不一樣。

  除夕時,每家每戶都忙著貼春聯、買菸花爆竹。大年廿十九的時候要舉行謝年儀式:一張桌子上面擺放著一個大盆,裡面有豬頭、雞、還插著三隻筷子、菜刀。另外還有八個盤子、兩個杯子,兩根蠟燭。盤子裡裝著蘋果、橘子、饅頭、錢、米、茶葉,杯裡裝著酒。大家洗乾淨臉和手。外公點上香,然後大家開始許願。最後燒元寶、紙錢,祈求上天保佑來年幸福安康。

  除夕的晚上,煙花爆竹的聲音無處不在,我在美麗的煙花、響亮的爆竹聲中又長大了一歲,真是“爆竹聲中一歲除”呀!

  2

  盼星星,盼月亮,啊呀!還有一天就要過年啦!我高興的不得了,一想到美味的佳餚,一想到厚厚的紅包心裡非常激動呀!

  一覺醒來,只覺得今天的早晨的空氣是那麼新鮮,太陽是那麼的嫵媚,照著我的臉,我第一次感覺太陽是那麼明亮,是那麼溫暖,我今天可不打算睡懶覺咯。我一骨碌地翻身下床,飛快地穿上嶄新的的棉襖和漂亮的棉褲。那天早上我是多麼興奮啊!我跑到掛鐘面前,希望時間能過快點,我隨意撥動了下時針,又跑到樓下“瘋”去了。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果然沒讓我失望。

  隨著一陣又一陣的鞭炮響後,我的耳朵禁不住這樣的噪音了,但是我興奮得已經抑制住了我的耳朵的痛楚了。

  美麗的煙花在天空中構成了一幅又一幅的美麗畫卷,顏色不一,造型不一,聲音不同......

  哇!好多菜呀!欣賞完美麗的煙花叫呀,喊呀!消耗了我許多體力,我這時食慾大增,哇!菜可真多呀!:有燒雞,灌肉腸、對蝦、毛蟹、狗肉,羊肉......簡直就是“滿漢全席”,我一隻手把雞大腿擰下來,另一隻手,拿一隻體型龐大,體質健壯的大蟹,已經被我“狠毒”的招數給“五馬分屍”了。桌上五顏六色,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在我眼前晃著彷彿在說:“我是人間的極品,你是三生有幸,遇見我。”

  我不禁佩服我老爸那高超手藝,接下來就是分壓歲錢咯!

  姑姑、姑父、爺爺、奶奶、大舅、姨媽!我賣力地叫喚著,我叫一聲,一個紅包就遞過來了,我剋制住內心的的興奮,小心翼翼地接來......

  過年可真好啊!

  3

  春節的前一天是除夕,也就是大年三十。關於除夕有這麼一個傳說:古時候有一個怪物叫“夕”,每一年的歲末它就會來害人。後來,人們知道夕最怕聲響和紅光。於是到了那天,大家就點燃鞭炮,門上貼上了春聯,把夕給嚇跑了。就這樣人們為了紀念這一天,把大年三十定為除夕日。

  現在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貼春聯,放鞭炮,開開心心地過除夕。

  這一天,我家也一樣。全家人可忙了:爸爸和爺爺忙著佈置房間,媽媽和奶奶忙著準備晚餐,我和姐姐忙著放鞭炮。

  到了晚上,全家圍著圓桌開開心心地吃起了團圓飯。看,大圓桌上擺滿了豐盛的美味佳餚:有紅紅的大龍蝦,有香噴噴的紅燒肉,有色澤鮮豔的蔬菜等,最引人注目的是桌子中間的熱騰騰的餃子,看得我口水直流。我們把菜吃得乾乾淨淨。尤其是爸爸,他的肚子已經圓溜溜了,他還要吃。吃完飯,我們還拿到了大人們分給的壓歲錢。

  吃完飯,大家就一起放煙花。看,一朵朵五顏六色的“鮮花”飛到了夜空中,這些顏色可美了!紅的似火、白的像雪、粉的如霞……姿態也很吸引人,有的如金花四濺,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似孔雀開屏……真是姿態萬千呀!望著五彩繽紛的煙花,我們都笑開了懷。

  多麼美好的除夕之夜啊!多麼令人憧憬啊!

  4

  春節快到了,家家戶戶都在辦年貨、燒菜餚,準備過一個愉快的春節。

  除夕的早上,我還沒起床,就聽到樓下鬧哄哄的。我連忙起床下去看個究竟:大人們正在忙裡忙外地洗東西,幾個孩子在院子裡滑板車。看到父母這麼辛苦,我趕緊跑去幫媽媽洗菜、倒垃圾。

  裝上一盆水,我把剝好的一片一片小青菜在臉盆裡洗了一遍。髒啊!這青菜看起來很乾淨,其實真沒想到有這麼髒。然後我又換上一盆清水,一片一片地洗。這樣重複洗了三遍,才把菜洗好。洗青菜真不容易啊,我覺得母親真辛苦。

  吃過豐盛的午餐,我就和爸爸一起貼新年對聯。爸爸貼,我幫拿對聯,並看是否貼正了。忙完後,我們又去超市採購。

  時間一會兒就過去了,晚餐吃過餃子,我和幾個小朋友到院子裡放煙花。我們放了“太空人”、“龍蛋”、“小地雷”等。有的在地上成蝴蝶狀打轉,有的像火箭一樣直衝上天,還有的像“天女散花”一樣滿天飛,五顏六色,美麗極了。

  春節晚會真精彩!我最喜歡的是趙本山演的節目。

  除夕,真好。

  5

  我喜歡春節,在那歡樂的節日裡,可以放絢麗多彩的煙花,那煙花象小小的流星,象含笑一現得曼陀羅,象怒放的玫瑰……

  讓我給你說說放煙花的樂趣吧!先小心翼翼的點燃火柴,然後燃著煙花,迅速地扔出去,只聽見一聲巨響,煙花“嗖”地飛上了天,象火箭似得飛向了太空。哈哈……太有趣了,趕緊再放個噴泉煙花,點著火後飛快地跑走,站定,看著那煙花天女散花似的在空中噴著絢麗的火焰。哈哈……,我們的笑聲在空中和火藥的香氣一塊盪漾著……

  你或許還不知道春節的來歷吧,別急,我給你講講就是。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於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迴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複一遍。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雲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後,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執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臺和漏壺亭。並希望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建立曆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有一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著一首詩: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知道萬年建立曆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我喜歡這個可以打雪仗,放煙花,和小朋友們無拘無束玩耍的美麗節日,小朋友,你喜歡嗎?